双面胶观后感
《双面胶》之所以没有像《蜗居》那样火,我觉得是这个名字取的不好。除此之外,都好。我这小半辈子了也没有完整的看过几部电视连续剧,优优的三部曲我却都看了。能对《双面胶》产生共鸣的最好要具备以下生活经历:出身于乡下或者边远小城镇;通过自己奋斗娶了一个大城市女孩为老婆并在这个城市成家。若再有在上海生活经历的就更好了,这样的话只要你能在电视剧开始之后五分钟没换台,那我基本就能保证胡丽娟妈妈的典型上海形象让你换不了台了。我就是这样,偶尔在某卫视瞟了一眼,胡丽娟妈妈在淮海路上那一通砖头扔下来,前后不过两分钟我就被搞定了,马上出去买了碟子回来一口气看完,当然,盗版的。
忍不住还是想说说上海人。但忽然又考虑到自己目前还在人家这一亩三分地上混饭吃,还是算了吧,此处省略3000字。但夸夸总可以吧!丽娟妈和丽娟爸演的那真叫一个好!一点也不夸张、不做作,本色啊!也真敢演,优优的东西好就好在这,真实。
再说说婚姻。纵观我们脚下这块沉淀了几千年文化的土地,我觉得婚姻中最重要的条件不是我爱你或者你爱我,是门当户对。王子就应该配公主,如果不是,那就是童话。这样的童话之所以几百年来在全世界传诵不衰最起码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这种事情在全世界都是很罕见的;第二,门当户对的重要性。要说剧中的胡丽娟不爱李亚平或者李亚平不爱胡丽娟,打死我我也不相信,两个这么相爱的人,最后都有孩子了还闹的大打出手甚至分居两地,为什么呢?我觉得这是一个人本性的问题,没有谁对谁错,都对,但放在一起就不行。有些东西从我们一出生开始随着我们所在的生活环境就溶进了我们的血液里,比如人生观,比如价值观。我相信这些东西后天可以重塑,但本性已经无法改变。因为可以重塑,所以结合,因为无法改变,所以分开。这种事不仅仅是他俩才有的现象。这也是我看这个电视剧最纠结的地方: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我太了解李亚平的所想所为了,但现在的我却因为在城市生活的太久,所以从理智上来说,我更支持胡丽娟。胡丽娟作为一个城市媳妇的典型代表,在现在我老家人的印象中,也只是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反面人物,但可悲的是,作为曾经他们的一员,我已经完全接受并站在了胡丽娟的这一边了。
关于婆媳关系。我从电视剧以及生活中总结了以下两点,可以说是血的教训,我把它当做我婚姻生活的高压线,警戒等级高于出轨,绝不违背,违背者轻则家庭不和大吵三优九小吵天天有,重则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有可能。第一:媳妇和婆婆不要生活在同一个屋子里。对不起,四室两厅也不行,哪怕是玉喜姐所说的“别野”也不行。他们只要在一起就一定会掐起来,就跟一群猴子里只能有一个猴王一样,没有原因,甚至她亲妈都不行,总之,这个窝里就只能有两个或者再多一个孩子,其他谁都不行,就这样,谁不信谁试试,谁试谁倒霉。第二,如果婆媳斗法起来,孝顺的儿子注意了,最后倒霉的一定是婆婆。直至婆婆消失为止。《双面胶》大结局最后一句话:三天以后李亚平和胡丽娟一起送走了他的妈妈。我现在还在纳闷:李亚平的爸爸患癌症的时候已经把老家的房子卖了,他爸爸也死了,姐姐、姐夫双双下岗,还欠了二十万块钱的债,而胡丽娟之所以在一年以后来看他妈妈,就是因为知道他妈妈病的快不行了,送?往哪里送??我的理解只能是往他爸爸那里送。
不客气点讲,李亚平的爸爸妈妈基本上可以说是死在胡丽娟的手里。从这一点上来讲,胡丽娟挨了李亚平两顿暴打我觉得一点都不亏。该打,换了我也要打。但反过来说,从客观上来讲(我现在的价值观),我觉得胡丽娟从始至终都是占着理的,只是有时候太过激了点,合理不合情而已。(汗一个,我这是典型的“小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反面形象啊) 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关于父母。第一,要孝顺他们。这是做人的根本,不能附带任何条件的。我最反感那种直到父母不行了才在那呼天抢地貌似孝顺的人。我觉得贵在平时,贵在有恒。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同,有时间的就多花点时间陪一陪是孝顺,没时间的就不要吝惜多给点钱物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安享晚年也是一种孝顺,不要想着跟谁比,自己就是自己,俗话说货比货得扔,人比人要死,咱有多大力就出多大力就可以了。这些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做给自己良心看的,我的目标就是当有一天我送走他们的时候,他们是微笑的,我也是微笑的。要不然怎么办呢?当大人的不都盼着孩子好吗?孩子大了也要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了啊!比如李亚平的爸爸,我就觉得李亚平在这件事上做的非常失败。都癌症晚期了,还要倾家荡产砸锅卖铁去争取!就算他没有被谭教授(我一直觉得他还是蜗居里那个搞拆迁的暴发户)坑了,有意义吗?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自己还有一个家啊,活着的还要不要过了?如果在平时就对他爸够好的话,到了这一步,完全就可以坦然的进行保守治疗,然后告诉老人家:想吃啥就买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比花在医院被人坑强?第二,让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理想:等哪天我怎样怎样了,我一定要把父母接到身边让他们享福什么的。我以前也是,但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生长和生活的规律和习惯,人也一样,他们在他们熟悉的环境里已经习惯了,那里就是他们终老的地方,他们要过的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或许单调了些,或许脏乱了些,但那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应去的归宿,他们的命。存在即为合理,那么多与他们同样的人都能存在了,他们同样也能存在,由于我们的存在也会过的很好,但我认为不应该因为我们跳出了那个圈子而让他们也被动的被改变,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或者我觉得《王贵与安娜》里面的王贵爸爸就比较好,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到儿子那里住上一段时间陪陪孙子,等感觉到大限快到了就赶紧回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落叶归根。将来我就会这样,几个老的我要负责养老送终,孩子我要负责抚养成人,混的怎样那是他自己的事。我就对我的老太婆负责,陪着我的老太婆慢慢回忆我们年轻时候的日子,比如今天写这篇日志时的情景,说到这我就来气,这个懒蛋居然大清早趁我还在睡觉的时候偷偷撇开我从上海自己溜回家了!在家干嘛呢?打电话一问,竟然美滋滋的告诉我她自己一个人做了红烧肉基围虾一大桌子好吃的在家享用呢!
无论是被人挂念,还是心里有个人挂念着,都是很幸福的事。但愿将来我走在老太婆的前面,让她来挂念我,我可不愿意挂念她,她走的第二天我就要去找她,我还要和她再过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