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生活价值观现状研究及其启示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作为长期从事青年价值观问题的研究者,一年多来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问卷、访谈、深入大学生实际生活调研等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对天津部分高校青年学生的生活状态、价值追求与行为选择等综合领域进行了深入考察与探究。这一有益的师生共同参与的研究与实践,拉近了同学与老师间的沟通距离,也让真实的“90后”大学生展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把研究对象的重点放在2008年入校的本科生及2009级新生。实际被调研学生人数1 500余人,其中参与问卷调查1 200人(收回有效试卷1 147份),来自城镇的学生占62.1%,农村学生占37.9%;男生占58.9%,女生占41.1%。被调研学生中1990年或之后出生的比例占90.1%,因此,用“90后”来概括具有一定代表意义。
一、关于学习与生活状态
1.学习、社会活动及二者间的权重。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大二学生来说,好奇、梦想与现实集于一身,如何看待大学生活?如何处理好学业与其他方面的关系?他们对此有其自己的理解和期待。而学习与社会活动间的最佳权重系数应该是多少?许多同学都认为很难给出答案。
对于大学学习的期待,54.2%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应刻苦努力,争取好成绩,提高专业文化素质;21.1%的同学认为各门功课能考试及格即可,不必跟自己太较劲;有24.1%的同学认为自己是凭兴趣学,跟着感觉走,在他们看来,学习应是一种感性、也很自我的事情;也有0.6%的同学对学习感到非常厌烦。
对于课程学习之外的社会活动,同学们有两种不同的认识取向:一种认为,大学生应尽快增长书本之外的能力,成为“社会人”,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多参加活动,接触社会,积累各种人生经验,课程学习倒是次要的,差不多就行;另一种则强调大学课程学习及专业文化素质的重要,学生应以学业为重中之重,而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则次之,有精力或感兴趣再去关注。两种不同的认识取向导致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理解和安排有所不同。
调研中发现,有45.5%的同学把时间和精力多数用于专业或其他课程学习,少数用于社会活动,而47.5%的同学是较少时间用于课程学习,多数用于社会活动或娱乐;其中也有1.2%的同学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来学习,还有5.8%的同学把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勤工助学。总体而言,近50%的同学重视课程学习,同时会兼顾一些自认为必要的社会活动,以锻炼学习之外的能力;也有近50%的同学认为上大学之后,培养课程学习之外的能力更重要,因此他们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或娱乐。“书呆子”型的大学生不被同学们认可已成不争的事实;但不太重视学业的大学生也自有他们的困惑与苦恼,那就是学业成绩往往不尽如意,甚至出现补考,在家长或老师面前底气不足,但在他们看来,重视与人交往、沟通,多参加活动,接触社会,积累各种经验也比较重要。如何处理好学习与社会活动以及其他方面的关系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2.现实与困惑
关于“您认为当前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同学们回答中比例最高的问题是“未来目标不明确”,其次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61.1%的同学用“茫然”或“盲目”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现状,51.8%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大学生活与自己想象中的有很大差距;也有34.7%的同学认为虽然有差距,但差距不大;39.3%的同学谈到自己对目前的大学生活没感觉或不满意。
谈到对本科4年(或4年以上)大学生活的设想及规划,25.6%的同学表示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已有整体的规划,有62.8%的同学想过这方面的问题但没有做具体规划,也有7.9%的同学不想对大学生活进行规划,认为凡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事顺其自然就好。事实上许多大学生对当前的现实生活及未来的发展目标,认识不明晰,方向不确定,似乎处在徘徊与选择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将之归结为大学生角色转换中的适应反应,此时其生活理念及价值观也处于变化的可塑性阶段。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青年学生,原有的“考上大学”的生活目标已经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尚未建立;自己想象中的理想化的大学或大学生活与实际体验到的有距离,由此产生失落感。
二、关于理想、责任与道德问题
1.人生理想与目标趋于务实,体现自我,重视精神世界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77.4%的同学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人生,也有17.74%的同学认为“满足于过得去”更加符合实际。54.2%的同学认为人生的理想与目标使生活能过得充实、幸福;12.3%的同学认为其人生目标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有11.2%的同学选择以“财富”作为其人生目标,并希望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46.3%的同学认为人生的最大快乐是发展自我,实现梦想;19.1%的同学认为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是最大的快乐,13.0%的同学认为人生的最大快乐来自于“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有12.6%的人认为“享受生活”是人生的快乐。关于人生的理想与追求,绝大多数大学生更看重精神世界的满足,而不是“一切向钱看”。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在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对社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