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偷树读后感
《豌豆偷树》是一篇很难得的好小说,它的情节并不离奇,但故事本身却洞彻人性善恶,它的人物也并不复杂,但落笔间却写尽了世俗的无奈。我喜欢这篇小说,喜欢到要情不自禁去连读三遍的程度。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吸引了我,如果还能有词语去形容我的感受,那大概就是“震撼”吧。
小说的形式很普通,也很老套,是以一个农村教师日记的形式展开的,背景放在80年代,和那个时代一样,这位老师贫穷却高尚,最终为救学生而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如果单纯是这个主线,可能故事会因太过主旋律而略显俗套,但它恰恰不是,小说更多的是在为我们讲述一个关于贫穷的故事。贫穷的环境、贫穷的人、贫穷的关系、贫穷的内心,穷得让人发冷,冷得让人窒息。
老校长曾经是一个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踌躇满志的有为青年,接受过现代文明教育的洗礼而满含村人眼中的“矫情”,然而他没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最终为贫穷所累,成了生活的傀儡,直到那象征着他年轻有为的驼色围巾成了孩子的尿布,一个曾经的热血青年彻底沦落为虚伪、世俗、无奈、庸庸碌碌的村人。
小说的主人公正是接起老校长的旗子的人,面对学生,他有着老校长当初一样的热血,也同样甘为人梯宁愿学生出人头地,但他同样摆脱不了贫穷对他的嘲弄,当为了一块月饼而囊中羞涩时,当为了一条太平洋床单而捉襟见肘时,他饱受的是村人的嘲笑,一个男人,尚不能修身齐家,更何谈理想和抱负?
贫穷让他没有将来,尽管只是村庄的一个小小的社会关系,也处处弥漫着金钱的味道,而相比较财富,能够支持他的精神力量太过单薄了,所以他无法挽救学生内心的冷漠。因为那是经历了太多现实的结果。
幸好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中国贫穷的地方并不是没有,或许那个地方的教育也正在遭遇着同样的尴尬,希望工程的阳光还不能普照在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即使能够照到那个角落,也未必能够解冻孩子们日渐冷漠的心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希望不让教育口号成为空谈,即使只能尽一点微薄之力,也是一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