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我来到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E速事业部北京分部工作,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工作。
第一周的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不同的,每一天都有新东西,都需要我用心去学习,当完成一项工作的时候都好有成就感,这感觉是从没体会过的。总的来说很好,因为我很喜欢这份的工作。下面就来具体汇报一下我第一周的收获。收获最大的就是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因为我去实习的第一天北区和东区的两个主管就来给我们讲两个片区的流程,当时听的我是一团雾水,在那之前我只了解中外运速递是做快递的,也是物流,对于快递的整个操作流程一无所知,所以在听两位主管介绍的时候脑袋一直在飞速的旋转,还跟不上节奏,因为连派件和取件是怎么回事都要使劲的分析,这些名词对于我来说都很陌生很专业,不过还好当时有录音,会后我和一起实习的同事就反复的听录音整理材料,才渐渐明白了一些东西,后来我们又在有经验的师傅帮助和指导下开始画流程图,觉得很有意思,而且做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所以我们是一边向片区的同事们询问一边来写的,自己亲身来做这件事才明白原来快递的流程还满复杂的,实际的操作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书本上学到的物流跟工作中接触的物流真的有很大的差距,终于体会了一些前辈们为什么会说“做物流很苦”这句话了,那些在一线奔波着的工作人员真的很辛苦,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他们只有加班加点的工作,有很多现实问题和障碍摆在面前,使得真实的工作没办法理想化,理论和实践有很大差距。
第二周我开始接触中外运速递二期标准站的一些数据采集的东西。师傅先给我看了以前采集的表,告诉我每一项数据的含义以及从何获得,比较准确,我一一记录之后开始反复琢磨,看看有没有更好的途径采集这些数据,因为下周我就要去片区实习了,我想通过一线的亲身经历,再加上理论支持,我会收获更多的东西,同时也会发现更多的问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来缓解提派员们的工作强度,同时减轻主管们的压力。
2008年1月21号我正式到北区报到,开始了在这里的工作。我的任务是对地服日志,取件信息,提派员离开集散点时间,通勤车时间四个表的数据采集,理论上经过在海昌两周的培训学习我明白一个个数据应如何获得,再加上和这边以前负责的同事进行了一翻交流后就更清楚了,从周二便开始独立工作了。
亲自做起数据采集的工作还真的不容易,很多数据采集起来都不像我想的那样简单,提派员们已经习惯了现行的流程和管理手段,比较排斥新东西,但以前他们采集的方法存在着问题,因为人员紧缺,工作比较繁重,时间精力有限,他们并不能十分准确的采集数据,所以我专门负责这个工作后,就开始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高效率的工作。
首先对于提派员离开集散点的时间,开始是准备让提派员在扫描单号后往电脑里输入一个时间,但他们早晨时间紧迫,仓库地方小,提派员拿着扫描枪有时拉得很远去扫件,扫完后直接就走了,根本连确认的时间都没有,更不用说再让他们回去电脑那找自己名字输时间了,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个签到的时间表,刘主管嘱咐大家离开找我签到,每天早上我就站在门口,他们走的时候就把名字告诉我,我在对应的位置记录时间,我想先这样做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慢慢习惯了,以后再考虑让他们自己签。
其次是地服日志里的问题件,漏件的记录,之前他们没有人统计,这边的分拣每天都负责收问题件,而且在提派员离开集散点后他都要整理仓库里快件,所以我做了一张表给他,让他帮忙记录相关数据,开始我还不太放心,怕他报的不准确,他记录后我都去核查一遍,几天都没有问题,所以就解决了这个数据采集的问题。另一个就是取件停站数的采集最为困难,让提派员在取件记录单上添写发件人详细信息,不太现实,经过与调度,绩效员的反复讨论,最终决定这个数据由公司的EMIS系统里的出港详细信息里筛选北区提派员派的件,在通过筛选发件人信息算出停站数,虽然有些麻烦,但数据相对会准确很多,再没有更好解决办法之前,只能这样采集。
数据上的问题基本是这样的,最后再说一说一周以来北区反映的问题。分拣员提出希望咱们公司的系统可以增加一项功能就是异常环节的信息可以批量导入,现在他们只能一个号一个号的导入很慢,所以期待着系统能够改善一下。财务对于发票问题,说虽然不可能让提派员带手撕发票了,但希望总部可以权利下放一下,在片区可以由财务直接处理,打印发票给提派员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派送效率。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