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法律务实与医疗纠纷防范讲座”体会医德医风
在2012年9月1日通过北京大学王岳教授授课讲解 “医院法律务实与医疗纠纷防范”,经过满满两天的学习,感触颇深,可以说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全部是我们在医疗工作中遇到的涉及医疗法律法规的问题,用词风趣幽默,讲的精辟精彩,听得让人心悦诚服,并从中得到了许多重要的指点和启发,其中大量的临床案列开阔了我们临床工作者的眼界,以及大量细致的医疗服务举例拓展了我们的思文能力,收获良多。在此列举其中比较重要的、思文观点,供同仁参考分享。
王教授第一堂课不是讲法律,也不是讲医疗纠纷,而是画龙点睛的提出一个问题:人是由什么构成的?有的学员说是细胞组成,可教授说了狗也是细胞组成的啊?又有的说是由细胞加思文组成的,可是狗就没有思文吗?再说了,美国狗和中国狗关在一起还能互相交流呢,你这美国人和中国人关在一起能互相交流吗?看来这人的思文还赶不上狗的思文。就在大家绞尽脑汁也回答不上来时,王教授很精辟的指出人是由其生物属性加社会属性组成的。生物属性作为医务人员大家都知道,重点是社会属性是什么?就是人不断学习,创新,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过程。同时要有思想的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文模式。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好像与我们的主题没有关系,但王教授却峰回路转的提出了希波拉底的文学内容:尊重周围的人。换言之,尊重病人。言简意赅的一句话,但是满满的铺垫出了海阔天空般的深刻含义。不由得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在平时医疗活动中我们真的尊重病人了吗?在对病人病情的讲解详细到位了吗?病人在住院期间明白自己的病情吗?明白自己的治疗方案吗?在手术病人术前给病人在解剖图谱上仔细勾画出了手术的详细经过了吗?几个反问句是问得我们汗颜无语啊!
改变求医问药的态度关键是改变什么呢?那就是改变我们的服务态度。王教授举出了医生讨厌的五大行业的病人排名:教师、律师、公务员、警察、医生或护士。为什么我们讨厌这五类职业的病人呢?又是一连串的追根问底,我们就是讨厌他们的找茬,他们的斤斤计较,婆婆妈妈?其实他们是五类高学历高素质病人啊,他们也会上网查找自己的病因病理,再返回医院来判断医生的处置质量。所以我们不能回避高素质病人,他们不怕花钱,他们是怕花了钱看不好自己的疾病。在这里王教授又提出了一个概念性的名词:“学习型病人”。这五类病人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知识,如果我们医护人员不学习,还停留在既往的认知过程中,不去改变你自己,则不能适应这不断进步的社会,怎么去服务广大病人,怎么去服务这些学习型病人呢。还如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准备宣教材料,提高病人的依从性,例如我们平时的知情告知同意书,这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病人的过程,而不是一份免责书对待。医疗告知过程中准备多媒体的教学,医疗知识的讲解,提升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理解能力,手术病人则给他准备好解剖图谱,讲解手术方式,甚至可以给手术病人术前播放手术视频过程,这些都是培养学习型病人的方式方法,在诊疗过程中取得学习型病人的认同感。同时在这些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我们热情周到、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
“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一句简单的话语真的让我们感触颇多,语言朴实,
我们真的是这么做的吗?我们为此做到了哪一步了呢?其中的涵义直击我们那麻痹的思文。“贴墙上的是制度,在心里的才是文化”,在今天,我们以制度治院,进步到以文化治院,还有很大一步需要我们去迈进。医院文化不是一句空话,感恩于病人更不是一句空话。病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在对待我们父母面前,今天的我们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看看周围,我只能说我很汗颜。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出席广东科协论坛指出,在市场机制的刺激下,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开始沦落。而医院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在金钱至上的今天,我们已经麻木,已经没有理想,已经没有了信仰。但我们需要一份理想,作为医生,一定要有为病人服务的理想。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目的是什么?美国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精彩的人生,影响到的是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不是乔布斯最初允许微软使用自己的图形界面技术,那我们现在还在背DOS命令;如果不是苹果做出世界上第一个商用鼠标,那么现在我们还只能靠键盘输入;如果不是苹果定义了现代笔记本电脑,很可能你今天只能蹲在家里用台式机。你也许没有觉得这个人对你有什么影响,实际上只因你没意识到他到底多伟大!我们不能改变自己能够活多久,但能改变自己活的充实。乐观。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在于生命的宽度,在于活的丰富精彩。人生的目标在于寻找属于你的快乐幸福,医生的快乐幸福就来源于病人给予的快乐幸福。
在这里王教授提出了作任何决策都应该以人的利益出发,尊重病人的隐私,以病人为中心。善待病人,也是善待自己,提出把医院办得像家庭一样。让病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当然包括很多细节,枕头棉被的舒适性,屏风挂帘的私密性,厕所的干净整洁性。肯德基为什么占领中国市场,靠的就是厕所文化,我们都感同身受过,人性化的设计,舒适便捷,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广告无处不在,我们从中推广医院、特色科室品牌,做到让病人满意。我们医生关心的不是病,而是人,所以我们态度不应该是冰冷、疼痛、冷漠的的代名词,而是对病人的态度,应该更明确的说是感同身受,我们不应只是查完房看完病只会坐在办公室里面对冰冷的电脑,而是应该主动与病人多交流沟通,给予安慰,这是情感的交流,人文的关怀。
在这里王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1、医务人员行医的目的是什么?2、医务人员最大的敌人是什么?3、医务人员最重要的本领是什么?我们具体想过吗?能自己得到答案那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医务人员。我们行医的目的是挣钱?那挣多少钱才算挣到钱呢?一句话出现在我脑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进入了误区,我们很难再安心工作,又怎谈是非道德!医务人员行医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我们反复提到的人文关怀,成为一个帮助者,帮助病人审视人生和死亡的意义。当然我们的敌人:傲慢、冷漠、贪婪。三个词语概括了一部分医务人员的心态境况,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傲慢、冷漠、贪婪,需要的是我们的付出,积极的沟通,理解和包容,当然这就需要我们拥有最重要的本领:与人打交道的本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在这里会得到很好的运用与体现。周全的医患沟通,完善的诊疗计划,也是我们最好的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医生治疗疾病有三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为什么“语言”会排在第一位?据美国医学界统计有60%的疾病是自愈性疾病,有34%的疾病需要药物治疗,只有6%的疾病需要手术刀治疗。那么这60%的自愈性疾病的治疗靠什么,靠的就是医生的语言。孔子曰“不知死者焉知生”,珍惜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因为你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去。当你也面临疾病,面对死亡威胁的时候,轮到你角色换位,你也许会理解作为病人对健康的渴望,对生的渴望。海伦凯勒在
《假如拥有三天光明》中写道“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假如作为病人的我们有信心从容面对生命的结束吗?只有在这时候我们才能真切感受到医生对病人心灵安慰的重要性胜过世上所有的灵丹妙药。
“以病人为中心”为宗旨。其中的含义不只是言语上无力空洞的表白,而体现在具体实在的医疗行动上。通过这次王岳教授授课讲解,讲述的不只是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而起阐述了医生与病人之间人性、心灵的交流,涤荡了这个物欲横流而又沦陷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