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与大众沟通的最好方式是通过大众传媒的把关人发出信息。这就需要企业与这些传统媒体的把关人保持长期有效的沟通,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报道兴趣点,然后,企业有选择、有重点地在合适的时间节点提供给他们相关的信息。这样可以达到高效传播的效果。
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因为网络的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把关人的概念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被大大弱化。但是,把关人角色的弱化不等于传播过程中没有关键节点,事实上,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有一个更为重要但相对隐蔽的节点,那就是被称为意见领袖的那些在网络中具有很强号召力,同时也具有一定隐蔽性的某一领域的资深人士。
网络媒体的意见领袖不是自封的,也不是评聘的,而是在网络这个汪洋大海中被众多网民发现并追捧而成的。因为这个原因,今天的意见领袖不一定明天还是,同样,今天默默无闻的人也许明天就是万千粉丝追捧的对象。对于企业品牌形象和对外传播的管理者而言,及时准确地发现并把握这些意见领袖的传播规律,以及他们意见的扩散路径,对于及时有效地传播自身信息和品牌形象,预防某些不确定的传播危机发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是,意见领袖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让人无法像对待传统媒体的记者、主持人那样保持稳定且畅通的交流,掌握他们的动态并有效影响他们的方法,就是保持对网络舆情的监测与评估,从而分辨出不同传播者和相关信息的网络传播价值。
怎样评估不同媒体的传播效果
曾经有一家处于上升期的企业老总告诉我,他们非常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每年都有上千万元的投入,可是让他心里没谱的是:这样的投入究竟给企业的品牌价值带来了什么?
如果是为了促销,那么,企业可以把销量作为检测传播效果的指标,根据销量变化的大小判断传播目标是否实现,以及花这么多钱在信息传播上是否值得。
而对于品牌传播来说,它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品牌传播与品牌影响力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推断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有效。但是,这样的长期观察和比较,并不是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可以完成的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它需要对于品牌影响力变化的指标有专业的认知,对这些指标的获得有明晰的可以量化的手段。因此,这样的工作只能由专业的人员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才能够完成。舆情监测和专业的公众调查就是这些手段中的较为有效的两种。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一个竞争性的市场而言,更让企业管理者揪心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就会出现有可能对企业品牌产生致命伤害的舆情。换言之,对于企业品牌传播效果而言,既要有对传播正面效果的测量,又要有对负面效果的警惕。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负面效果的警惕有时更为重要,因为,正面效果的差别只是度的差别,而负面效果的差别有时会产生致命的质的反应。
总之,在全媒体环境下,企业的媒体战略要改变过去只与传统媒体打交道的习惯思文,既要整体把握新媒体生态下的传播合力,又要有对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之间传播规律差别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跟踪测量和评估传播效果,并随时调整自己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预防并有效应对消极传播结果的出现。倘能如此,便是全媒体环境下不可多得的传媒“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