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国内外当前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及自己的见解等,字数不少于1000字,并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因素给组织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引发了组织结构的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企业重组、组织再造的浪潮蜂拥而至,大量的组织开始缩减层级、裁员等,组织扁平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组织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所有这些变化都给组织激励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实现战略目标,激励理论也得到了新的发展,这就使得激励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
1、关于组织承诺与激励机制研究的现状
(1)组织承诺研究的现状
组织承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Becker(1960)提出。他将承诺定义为由单方投入(side— bet)产生的文持“活动一致性”的倾向。在组织中,这种单方投入可以指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如:福利、精力、已经掌握的只能用于特定组织的技能等。他认为组织承诺是员工随着其对组织的“单方投入”的增加而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的一种心理现象。 此后,组织承诺的概念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学者们根据各自的研究对它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组织承诺的三因素模型
加拿大学者Meyer与Allen对以前诸多研究者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回顾,并在自己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组织承诺的三因素模型 (Meyer & Allen,1991)。他们将组织承诺定义为“体现员工和组织之间关系的一种心理状态,隐含了员工对于是否继续留在该组织的决定”。三个因素分别为:
感情承诺(affective commitment),指员工对组织的感情依赖、认同和投入,员工对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忠诚和努力工作,主要是由于对组织有深厚的感情,而非物质利益;
继续承诺(continuance commitment),指员工对离开组织所带来的损失的认知,
规范承诺(normative commitment),反映的是员工对继续留在组织的义务感,它是员工由于受到了长期社会影响形成的社会责任而留在组织内的承诺。
是员工为了不失去多年投入所换来的待遇而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内的一种承诺;
有关中国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的研究
Meyer与Allen的三因素组织承诺模型的提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目前西方广为接受的组织承诺概念。然而作为工作态度之一的组织承诺,必然受到组织成员所处的组织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已有学者研究证实文化社会化是组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织承诺的前因变量(Clugston,2000)。一些跨文化的研究也显示出由于文化的影响,不同国家之间组织承诺的内涵可能并不一致。
为此,我国学者凌文辁、张治灿、方俐洛(1998,2000,2001)等人对国内企业员工的组织承诺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他们采用访谈、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和结构化问卷调查等方法,编制了“中国员工组织承诺问卷”,探索中国企业员工的承诺结构。研究发现,中国员工组织承诺的结构模型中包含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经济承诺和机会承诺等五个因素组成。
中国企业员工的组织承诺结构中与西方同样具有感情承诺因子和规范承诺因子,其含义也是与Meyer和Allen的模型中一致的。经济承诺和机会承诺的意义也体现在了三因素承诺模型中的继续承诺因子中。然而,理想承诺这一因子却是西方的模型中未涉及到的。
(2)激励机制研究的现状
有关激励的理论研究比较多,差不多所有的激励理论,都透着一个共同的基本原理,人们愿意做那些能够从中得到报偿的事情。总的来看,现在的激励理论包括两种形式,即满足/内容理论和过程理论,又大概可分为五大类:需要理论,强化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强调的是什么因素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来提高工作效率,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金钱是否能够激励员工付出更多的努力。过程型激励理论强调的是员工如何被激励去努力工作的。
最具代表性的弗洛姆(V. H. Vroom)的“期望理论”认为,一个目标对人的激励程度受两个因素影响: 一是目标效价,指人对实现该目标有多大价值的主观判断。如果实现该目标对人来说,很有价值,人的积极性就高;反之,积极性则低。 二是期望值,指人对实现该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只有人认为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很大,才会去努力争取实现,从而在较高程度上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如果人认为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很小,甚至完全没有可能,目标激励作用则小,以至完全没有。
在弗洛姆之后,美国管理学家E.洛克(E. A. Locke)和休斯(C. L. Huse)等
人又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因素:
(1)目标难度。目标应该具有较高难度,那种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目标缺乏挑战性,不能调动起人的奋发精神,因而激励作用不大。当然,高不可攀的目标也会使人望而生畏,从而失去激励作用。因此,应把目标控制在就有较大难度,又不超出人的承受能力这一水平上。
(2)目标的明确性。目标应明确、具体,诸如”尽量干好”、”努力工作”等笼统空泛、抽象性的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不大。而能够观察和测量的具体目标,可以使人明确奋斗方向,并明确了自己的差距,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激励作用。 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