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如何备好一节语文课 第4页 活用教材有一位特级教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教师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教材仅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媒介和物质载体,它不是教学的"惟一",而是"为我所用"的"半成品"。因此,新时期的教师只有将教材不断地变更与发展,让教材"活"起来、"动"起来,才能使教学生机勃勃,常教常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草船借箭》一课的公开教学中,一反抓课文关键词“神机妙算”切入教学的常规做法,仅扣文中描写诸葛亮的一个“笑”字,就让学生在探究文本的同时获得了对诸葛亮之笑立体丰富的感受,也使这一笑成为 “自信的笑、鄙视的笑、幽默的笑、胜利的笑”等凝聚成的隽永深刻的“千古绝笑”,且透过这个“笑”字让学生体会到了诸葛亮超人的才智、非凡的胆魄,使文本之魂烙之于学生的心灵。
由此可见,充分挖掘教材精华,潜心捕捉教材灵魂,才能使教材展示其生命魅力,才能让教材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让学生吸取更多教材以外的知识及人文素养。显然,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充当教材的“复印者”,必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课标的框架内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重组、优化。
正所谓台上一分种,台下十年功。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和保证。我觉得要备好一节语文课,必须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研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1、把课文熟读成诵,熟记于心
备课前,先不要看教参,静下心来,认真地读课文,反复地读课文,像教学生读书一样,划词语、划句子、作批注,整体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直到能流利的诵读课文,这是个基本的道理。诵读课文就是为了透彻理解教材。通过熟读成诵,老师把作者写作的情感,把课文的重、难点,把课文的表达方法摸个一清二楚。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我们才能对课文有较深刻的感悟,对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甚至文章的主旨才能弄明白,一遍遍的诵读中,对课文中许多不起眼的词句中蕴含的微妙常常忽然顿悟,教学设计的灵感也常常会不期而至。于永正老师在某地执教《第一次拥抱母亲》时,头天晚上11点钟了,他还在房间里捧着书,一遍一遍地朗读。第二天的课堂于是有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甚至有的学生感动的热泪盈眶。王松舟老师备《草船借箭》,一口气读了13遍,才终于有了自己的感觉,精妙的教学设计才呼之欲出。贾志敏老师的学生要讲《开国大典》,希望贾老师对教学设计提供帮助。贾老师问学生的第一句话是“课文背会了吗?背会了再找我。”人民日报社服社长、著名作家梁衡曾介绍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大量阅读还不够,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是背书。要背下来才能把众多的资源转化成自身的营养。”另外,把课文熟记于心也有利于更好的驾驭课堂。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浅谈新课程下如何备好一节语文课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