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师资培训的现状
摘要:“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本文就我县师资培训工作现状、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教师、师资、培训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师资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未来,近几年来,我县以教育部《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我省《关于组织实施新一轮以基础教育课程为核心内容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意见》为依据,以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能力为目的,以集中培训和分散研修相结合为基本培训形式,较好的开展了我县的中小学师资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培训实践充分证实了中小学师资培训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培训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或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培训现状、取得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等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培训的现状
1.有了良好的培训保障
为了保证教师的师资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国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政策法规。如:教育部于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三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7号》(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总则中明确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应当采取措施,依法保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明确指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注重质量和实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每五年为一个培训周期。”我省人民政府令第3号发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同时,发挥中小学校对本校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作用”,特别是政府令要求各地应当按教师工资总额的2%和城乡教育费附加的10%安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继续教育经费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专款专用。特别是专款专用这一政策,犹如师资培训的护航,确保了我县新一轮的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2.强化了培训的管理制度
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县教师进修学校坚持遵照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精神,强化了培训的管理制度。一是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的规划与实施方案;二是严格按照上级指示执行培训课程计划(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选定);三是执行了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经考试合格后,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颁发省人事部门印制的继续教育证书。继续教育证书作为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的必备条件);四是量化考勤。根据我们县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受训者的考勤制度,依据省人民政府令中规定“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所在学校应督促其改正,并视情节予以批评教育,直至行政处分”精神,坚持了量化考勤。严格的管理制度较好的保证培训高质量完成。
3.优化了培训体系的建设
在近一个阶段,我们教师进修学校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具体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培训任务,在实施培训中,加强了培训体系的建设。一是建立培训中小学教师的领导机构,强化了培训领导组织建设。由县教育局业务局长直接负责师资培训,由我校行政首长亲自组管,建立了具有管理培训工作的领导组织;二是依据国家省市关于中小学师资培训方案结合我县师资的现状制定出我县的师资培训规划以及实施方案的措施;三是充实了培训者的力量,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学校根据实际需要,从教学第一线有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中选拔配备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
4.拓宽了师资培训的渠道
在新一轮的师资培训中,我们县教师进修学校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拓宽了培训的渠道,特别是转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县的培训目标明确,采取了集中与分散、自学与自练、个人与团队、以会促训、以赛促练等培训方式,在2009年底,使每一位教师接受培训达到了240学时,在培训中实施了“乡村教师培养计划”,突出了“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落实了“农村教师学历培训计划”,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 ,启动了“远程教育计划”等多渠道实施培训,使广大教师在受训中,在思想觉悟、师德修养、教育理论、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以及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培训中取得的成绩
1.以训练为基础,强化理论水平。我县新一轮的培训工作,结合我县师资实际,以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为重点,加强对教学理念的学习与理解的课程培训,不断的提高受训者的综合能力。在培训中我们改变了过去那种培训者台上认认真真地讲或念,受训者台下辛辛苦苦的听或记,类似于我们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填鸭式”的培训,转变为以训练代讲解。具体做法是:训练教师写教学后记、案例分析、课后反思等;组织观摩他人的教学成果、课例展示、课例研讨等,在交流与探讨中了解最新的教育观念、教改信息,倡议广大教师在认真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摘录有关内容,并结合工作实际加以理解和运用,写出自己的随感、反思,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以练兵为主线,提高综合素质。在我们地区(省市县)内,新一轮的师资培训是以岗位大练兵为主线,岗位大练兵的活动原则是全员性、校本性、实践性、实用性、层次性;岗位大练兵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基础,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水平为目标,以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为标志,认真总结各校多年来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的成功经验,努力为新课程改革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齐齐哈尔市普通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训练方案》);大练兵活动内容是:教学基本功(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和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准备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训练的途径及方法:岗位大练兵活动要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开展,离不开课堂教学,离不开学校和教研组常规活动,要与教师日常工作机密结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我们进修学校在活动中经常下基层学校加强检查与指导,在大练兵的不同阶段,采用现场会,学校训练成果展示会、竞赛等方式,展示训练成果,鼓励先进,推广成功经验,激励教师成长进步。
3.以自学反思为主体,力求理论融于实践。在师资培训中我们教师进修学校极力倡导教师树立终身的学习理念,以自学为主,做学习型的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任课学科的课标及教材,学会反思,促使教师自主反思,掌握反思的技能,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勇于张扬自己的亮点,敢于剖析的不足,在一次次的自我肯定与否定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水平,达到自修自省、自尊自信、自主自动,努力构建一种自我学习的氛围,使受训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指导他们将学习获得的新理念新技能用到课堂教学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创设新的教学模式并收到一定实效。
4.以岗位、问题、需求为基点,促进中小学师资水平的均衡、持续、稳步提高
在培训中以岗位代训,以问题为依托,以需求为焦点,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工作。我们县在培训工作做到区别对待,改变过去的那种“一刀切”的培训方式。对新任教师的培训突出了常规教学的训练,侧重把握学科课程标准、熟悉教材、掌握职业基本技能,使教学逐步走向规范;对一般教师则侧重于研究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能够独立的设计教学流程,使教学逐步走向定格训练;对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侧重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和教学风格的培养与提升的训练,这样以岗位按不同层次的训练,做到了目的性强,收效也很乐观。
5. 提升了专业引领的能力
在中小师资培训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教师更是受益者。一是我们参加了培训者的培训,既丰富了理论知识,又得到了专家名师的指点,受益匪浅。仅以我本人为例,在2008年和2009年两次参加我们省的培训者培训高级研修班的学习,通过学习对师资培训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进一步端正了从事培训工作的态度,深深地认识到在培训的这条道路上,任重而道远,而自己要学习的事情,要努力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通过培训也使自己对所要走的道路充满了信心与希望。二是通过培训学习拓展了今后开展工作的思文,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及时把学到的观念方法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三是在培训中锻炼了自己,学会了反思自己。身为师资培训者,理当审时度势,对师资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就我们县的小学教师现状来说,教师的课程理念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向着纵深方向发展,特别是农村部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技能急需提高,“什么样的培训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观念转变和能力提升”,只有立足于实际,针对受训者的实际情况,自觉的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培训者的引领作用。
三、培训中存在的不足
1、重视了规划,忽视了建设。在师资培训中极其重视培训中的各项规划,比如培训的时间规划、培训的内容规划、培训的形式规划等等,然而却忽视了培训基地的建设。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对培训基地也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基地要有更高的水准,要有一定的文化氛围,要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等。从目前来看:一是对培训基地设施统筹规划的少,从了解的情况来说,县级的进修学校校舍多数是很破旧的,甚至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校舍,只能在某一学校的某几个教室中办公,我们学校还好,有自己的校舍,但是内部设施很简单,小教室的座椅都是七十年代,没有多媒体教室,来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感觉我们的办公设施太简陋,一些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培训的需求;二是培训的师资数量不足,在开展学科工作很困难,专业引领的作用严重受限。
2、重视了普遍,忽视了特殊。在培训的对象上看,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都是突出了普遍参与。比如,在“十五”期间我县在XX培训班中规定:“参加人员——所有教师”,“日程安排——上午专家讲座,下午课例研讨”等等,就这个例来说,从人员到内容,从规划到措施,都是面对整体的统一的要求,却忽视特殊个体的存在,比如,有些年龄较大的老教师与新任课的年轻教师,他们同坐在一个培训班里,需求会是一样的吗?培训会有实效吗?这种只重视普遍的参与,不考虑特殊,势必会造成部分人(特殊)满足不了需求,因此而厌学或者恐学。
3、重视了供给,忽视了需求。在培训的时候,我们总是设想了很多,例如:准备了理论讲座、专家报告、学科课标、教材讲解、课例研讨、课后反思等等,都是强迫为受训者准备的,没有根据受训者的所需而备,作为一名培训者,深有感触,每次在培训前或者培训中想到都是我该如何的去准备,对受训者的了解不够深入,为此,作为培训人员,在培训前就必须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学校,认真调查研究,了解目前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了解一线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的疑难困惑,能依据受训者的实际情况,自觉地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培训真正的满足受训者的需求。
4、重视了过程,忽视了结果。应该肯定是我们每次培训的过程都是循序渐进地,内容都是充实的,管理是严谨的,形式是空前的。在培训的过程中,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引路;既有名师点拨,又有同伴互动,然而我们却忽视了培训的结果。反思我们过去每次培训,规划中侧重于培训的过程,没有规划出培训后受训者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缺少对教师继续教育成长的评价体系,实践证明教师的素质同样需要评价和考核。这种形式的培训,只是重视了培训中的过程性,忽视了培训的宗旨,失去了长久的效应,一次培训各方面都要有很大的耗费,付出是大的,结果是未知的。记得在二00七年的暑期,我们用一个半的时间深入到十个乡进行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在培训中对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有专家讲座,还有课例等,当时反馈是培训很符合教师实际,培训的过程很完整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是顶着酷暑,冒着大雨巡回各乡,培训的结果怎样哪,有多少人是按培训中的要求去做的,做的结果怎样,都是未知的。因为我们没有培训后期的相应的评价管理,导致培训只是重视了培训的过程,忽略了培训的结果。
总之,做了几年教师培训工作,对培训工作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特别是通过远程培训学习,对中小学师资培训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师资水平的高低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小学师资培训刻不容缓,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如何让培训工作更有效、更实效是我们今后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要强化培训后的反思,力争使我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有效、有力,使培训贴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实际,使培训能真正满足中小学教师的有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