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课如何教好
随着高中音乐有效教学课题的开展,我们认识到,高中音乐新课程的《音乐鉴赏》作为必修科目,较之以往的《音乐欣赏》,无疑更具挑战性,是一个更理性、更专业、覆盖面更广、难度更大的课题。从新课程编排的指导思想到教材内容的具体选择,从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到这么一个庞大结构体系的设定,最后再分化到一个个单元、一节节课,无不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作为音乐教师,如何熟读教材、认识教材、完善教材乃至深化提高教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是我们首先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有效教学”课题的指导下,我们要在课堂上,转变观念,去掉无效的课堂教学,力求做到真正的课堂45分钟的高效率。下面,本人拟就新课程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的实施谈点我们的做法。
现行的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共编排了十八个单元、三十四节(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始不熟悉时我们感觉太难了,不适合高中学生用,不是高中的知识范围。经过2年的实践,我们的认识改变了,我们认为现行的这套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既突出了个体单元的独特性、专题性,又强调了单元之间的完整性、系统性;既重视了高中生的音乐兴趣及能力水平,又突出了教材本身专业性强的特点。不同题材、体裁的中国作品、外国作品、现代作品、传统作品,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为师生的音乐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具体来说,每一课都包括了三方面内容、三个教学环节,即“欣赏”、“知识”、“拓展与探究”。从师生共同欣赏音乐作品到共同学习音乐知识到共同拓展和探究作品的背景和音乐内涵是一个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过程,既有点的跳动,又有面的铺展,前后贯穿、由浅入深,体现着从感性到理性的逐步提升。我认为把握这三个方面和整个过程,将能很好的实现《音乐鉴赏》课的目标,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首先,以音乐欣赏为根本,着力搞好有效的课堂教学
要想让音乐在高中学生心中扎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美感是关键,而音乐欣赏能力又是其中的基础。一方面,教师要把主要的教学资源用在音乐欣赏上;另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和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水平,让这些优美的教学资源取得实际的效果。
上好音乐欣赏课,首先老师要重视教材作品,要站在新课程新标准的高度,把握好教材。备课时,不能过分依据自身的兴趣取向作取舍,对于陌生的作品不能轻易放弃,相信每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能以其艺术的美感激发欣赏者的兴趣,打动欣赏者。
上好音乐欣赏课,要以音乐为本,利用音乐的弥漫性特征,引导学生,反复聆听,不断揣摩;要善于抓住作品的成功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以强化。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比如第一单元中的《草原放牧》和《长江之歌》两部作品,教师在让学生了解作品相关常识后,应着重围绕音乐本身的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有所侧重地展开赏析。在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时,在简单介绍作品创作背景后,应该马上展开对作品主题的赏析,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第一主题 小快板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这是根据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改写的旋律,以跳跃式的音程和“马蹄动感”的节奏型,生动地刻画了一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小姐妹”的形象。此时教师要着力于对旋律、节奏等形式要素展开分析,不能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上。然后再让学生边听边唱,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
赏析《长江之歌》时,也应围绕其独特形象的旋律、节奏、 调性等特征以及作曲家是如何在本歌曲中巧妙地运用了级进等表现手法,层层推动作品展开,而不应过多地讲解长江的 地理 结构,以至于无意中削弱了音乐本身的美感。
上好音乐欣赏课,要注意突出对作品风格的把握,以点带面,以小见大。 “划时代的 音乐 大师――贝多芬”这一单元,大纲要求老师教学内容是欣赏“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第九交响乐第四乐章,和了解知识点“奏鸣曲、奏鸣曲式与交响曲”。可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远不止这些,而是要求“走近贝多芬,走进贝多芬;走进贝多芬,走近、走进交响曲”,并通过贝多芬了解更多的 音乐 家, 音乐 作品及其 音乐 风格,一传十,十传百,层层铺展。这样的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正是新课程的难点所在。我想在教学中,教师关键是首先上好“贝多芬”这一课;第二,强调围绕 音乐 本身展开;第三,通过前面两点,引导学生明白“聆听”是学习 音乐 的最好老师,坚持主动、积极地聆听,是了解 音乐 的主要地办法,这样才能融会贯通,把握风格。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还要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高中学生在心理、生理方面继续迅速成长着,在性格上大胆叛逆、渴望自由独立、向往长大成人、精力充沛,对天下事事事关心、但却浮于表面。这种性格特征表现在音乐学习上就是:一方面对音乐作品的态度爱憎分明,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一方面又表现出相当的好奇心,不管是高雅音乐还是通俗音乐、古典音乐还是浪漫音乐,都愿作蜻蜓点水式的试听,而且喜欢过早地下结论,这些习惯其实是不利于音乐学习的。尤其是对教材上的陌生作品,如果不能静下心来边听边思考,而是浅尝辄止,是很难有收获的。老师对高中学生的这个特点一定要充分了解,作好充分的心理和业务的准备,对学生循循善诱,予以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在音乐欣赏教学上掌握主动。
高中学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与通俗音乐很投缘。他们本就有着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式的欣赏习惯,这正与浅显易懂的通俗音乐一拍即合。当今时代,通俗歌曲以疯狂的速度诞生着,当你穿梭于大街小巷、餐厅酒吧时,无疑也随时会被通俗歌曲包围着。而“一首乐曲有意无意听了90遍之后,将终身不忘”、“音乐是越熟悉的越好听”、再加上音乐本身的弥漫性特征,所以大部分的高中学生都理所当然地没有理由地偏爱通俗歌曲。而对书本上的一些优秀作品却长时间保持距离,甚至心里反感!他们甚至以为这是历史!偶尔了解一点即可。对于这一现象,音乐教师也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不能麻木不仁、听之任之。
为此,我们必须按照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大纲和标准要求,积极地推进音乐课改教学中的欣赏教学活动。通过欣赏,把学生培养成真正能听懂音乐的人,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通过欣赏,开拓视野,启迪智慧,扬善弃恶、褒糜裴丑,从而发展其审美能力,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其次,以乐理运用为重点,充分揭示音乐知识的力量,在有效的时间获得更有效的知识。
音乐知识是音乐鉴赏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其他门类的科学知识一样,由于高度理论,故难免显得机械、枯燥、单调、乏味,所以学生一般特别不喜欢音乐课上讲乐理。如果在这个环节上老师有所疏忽,没有充分重视,那必将带来课堂教学的被动,或者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态度及其音乐修养,或者使整个音乐教学工作走向失败。
音乐知识可分为音乐常识和乐理两类,音乐常识很容易掌握,而乐理则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咬文嚼字的概念往往可以让学生迅速失去对它的兴趣。然而,乐理又是音乐知识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乐理,才能使学生的音乐欣赏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才能使学生从“欣赏” 音乐 提升到“鉴赏” 音乐 ,才能让学生做 音乐 的主人。因为乐理提供了解析 音乐 作品的武器、打开 音乐 神秘大门的钥匙。怎样让 音乐 知识活起来?怎样把知识内容设计成生动精彩的环节,化消极为积极,受学生 欢迎 ,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我们在钻研教材备课时,对此要多化时间,多想办法,多思考,多尝试,大胆推陈出新,教师可根据知识结构内容,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创造性的设计一套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激发兴趣,寓教娱乐,化陌生的 音乐 知识为熟悉的 音乐 形象,化抽象的概念为形象的听觉(艺术)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听觉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检阅、记忆,在艺术与心灵的碰撞中,激起知识的火花,真正感受知识的力量与魅力!
比如在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的第一节《音乐与人生》中的知识内容是:音乐要素与音乐语言。课本具体展开了对音乐中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等的阐述。就旋律而言,书本上是这样解释的:“旋律也称曲调。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旋律。”课本还例举了四首作品中的四个乐句,以书面形式出现,分别是:??
从上我们不难看出课程要求学生明白:旋律具有线条特征,呈单声部进行,或平行、或上行、或下行、或高低起伏;在音乐作品中,旋律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能唤起情绪,激起情感反应,引起心理上的共鸣,被认为是音乐的灵魂。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经验告诉我,仅仅靠讲解远达不到要求,即使做到了这些也远不够,应该可以补充更多好的做法:第一,补充与乐理完全对应的、美妙的听赏资料,只有在动听的音响活动过程中细细地、尽情地品味旋律特征带来的震撼,才能真正领略所谓“音乐的灵魂”那丰富的内涵,进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第二,善于总结归类,善于捕捉挖掘,进一步拓展思文:同样的内容,我们完全能够得到另一个灵感,就是借助作品的体裁来分析旋律、分析音乐。比如独奏曲(受音色影响)与合奏曲(受和声影响)或交响乐的旋律特征就有所不同,前者旋律线条更加单一,要求旋律清晰,横向发展必须成功;而后者旋律线条往往较粗,呈立体状,除了对横向发展提出要求外,还注重纵向进行的和谐;等等。当然,这同样不能脱离音响,可选听的作品很多,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其中爱情主题分别以独奏(小提琴)、齐奏(弦乐)、重奏(小提琴与大提琴)、合奏四种演奏形式出现,这四种形式对旋律的从细到粗、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立体的变化做了最好的诠释!以次类推,我们要尽可能对书本知识内容作全面、丰满、发散性的分析,这更有利于课堂效果,有利于学生学习!
第三,以音乐实践为载体,积极进行拓展与研究,加强有效教学的合作。
“拓展与探究”是音乐课程的全新要求,同时也是最新成果,宛如我们从 小学 起就一直熟悉的语数理化科目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将对音乐的关注和思考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究其实质,主要是要求学生能自觉地、灵活地运用新学的知识分析作品,达到在理性的分析中感知音乐作品的真髓,在感知中巩固知识的目的,从而真正完成从“音乐体验”到“音乐研究”到“音乐的再体验”这样一个完整、自然回归的过程。目的固然可取,但怎样达到效果呢?很难想像,有的高中生会像做数理化习题一样去完成“拓展与探索”所提出的课题。为此,教师不能简单化地“布置作业”,而要创造性的设置载体,吸引学生去“拓展”去“探究”,把学生牵引到音乐实践中去,在音乐实践中完成“拓展和探究”的命题。比如,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教师定期开设有关讲座、学生辩论赛、师生科研成果展示等等,在活动中进一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理想效果。
我认为,课本增加“拓展与探究”确实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既是对前面两块内容的巩固,又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实现理性的提升,更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它最有效地给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而且无形中让学生的音乐学习从课堂一直延伸至课外,真正把音乐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积极地影响学生对高雅艺术的态度,并伴随着其他学习生活一起开花结果。但这又是新课程的真正难点所在,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化之为亮点,就堪称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