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陈 敏 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常常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潜能。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动手操作、逻辑思文、创造性思文等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加强并改进实验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实施新课程后,教学目标趋于多元性,实验教学方式也由原来的按部就班的统一程序化的教学转为自主开放的形式。要求学生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和方法,大力提倡实验中的合作和交流。这样对我们年轻教师,尤其是我这种刚任科学课的老师来说,要上好实验课,便成了一大考验。下面仅就自己一个多学期以来的实验教学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实验的计划性、目的性不明确
学生们对实验课很感兴趣,上课前总是有同学来问:今天有实验吗?课堂上,也总是对实验器材爱不释手。可在实际教学中,你往往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仅仅来源于好玩,而不是真正的探究。出现了大家对为什么做实验,怎么做实验的问题不感兴趣的尴尬场面。比如在研究怎么让方糖溶解得更快时,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去放糖、搅拌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个个忙得是不亦乐乎,但是最后竟还不清楚开展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玩得高兴、热闹,到小组汇报时,居然很多同学说不清楚,真正的收获很少。
2、课堂秩序不理想,管理不到位
一直以来,课堂秩序都是让我校科学老师们头疼的问题。本来我校的班额就比较大,优七十个同学在一起,就是语文、数学等动手抄作较少的课堂上,老师组织教学都很费劲,更别说是实验课了。实验课上,大家要操作、叙述、争论、记录。我们也不可能将学生的探究思文过分地约束,过分严厉地要求学生不准做这做那。这样既可能影响实验探究的气氛,妨碍学生的自主活动,也让整个课堂死气沉沉,索然无味。因此,要想再保证秩序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同事们都戏称我们科学课堂像赶集。
3、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习实效性差
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一般都是以组为单位,分组实验是采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合作的目的是在实验时互相交流,互补长短,互相监督,共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可由于设施有限,加之学生较多,每组的组员就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做到人人参与还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有的小组突出个人中心主义,实验由少数同学包办,有的同学又坐视不管,俨然一副旁观者的样子。还有的小组成员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甚至有的小组成员之间借此机会,谈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因此,小组学习有点流于形式,没有取得更好的实效性。
4、缺乏课外探究的热情,延伸实验难以完成
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数目有限,而科学探究活动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很多科学实验活动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得以解决,需要课外继续探究。可是学生却很少有这样的习惯。往往离开课堂后就不再去做了。如:我在执教《温度和温度计》一课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延伸作业,要求学生在教室或家里连续测量一个星期的温度,并把测得的数据绘制成温度统计表。一个星期后,我去调查学生课外探究的情况,结果令人震惊,全班优十多位学生只有几位同学去测量了,并做了记录,而大部分同学,别说连续测量一周做记录,就连测量一天的温度也没有去做。像这样的情形还有很多,大多数同学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汇报时,也就是“人云亦云”,至于探究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