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枯燥、严谨的算法学习让高中学生很难接受,如能让学生像使用其他软件一样在使用过程中学习和使用VB语言,实现掌握算法的目标,则会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本文总结了“在用中学”的案例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案例教法 VB教学 实践应用原文请+QQ752018766优.文^论,文'网
2006年,浙江省高中教育迎来了一次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课程采用了“必修+选修”的模式,我校将《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作为选修模块。众所周知,程序设计本身严谨、枯燥,往往令学生难以理解,再加上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教学活动常常举步文艰,与此同时,学生也普遍认为学习这一知识点颇具挑战性。如何让教学过程变得生动而灵活,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而有效是我们一直苦苦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程序教学实践,结合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中“使用VB语言实现算法实例”我们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法”这一策略去开展教学活动、借以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教学”(Case Method)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引自百度百科)。
下面我们重点谈谈“案例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案例”引入讲解,激发学生VB学习兴趣
1、可视化效果催生学生学习欲望:
作为语言程序设计领域的前沿软件,VB的发展历史已经很久,相关的技术也比较成熟,由于其简单易学、功能强大,所有得到了广泛应用。但VB程序语言所涉及的内容多,控件的属性、事件、方法等,我们在介绍对象、对象的属性、方法、事件等概念时可以利用VB“可视化”这个特性通过具体实例演示、讲述,来激发学生的学生欲望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我们先用以下几个VB“案例”的界面(见下图,左为自制计算器,右为抢救午餐大战)展示给学生,来催生他们学习的欲望。
通过这种直观的“可视化”的引入、引导,学生很容易就被吸引,这样他们就会渴望去学习,以便可以“炫”。
2、实践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灵感:
对于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技能,我们不可以只讲理论而忽略实践。这就像我们学车,没有自身亲历去实践操作车辆就永远学不会开车。因此,我们在VB教学的过程中也必须结合实例,比如我们通过 “计算圆的面积”这个程序(见下图)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来学习对象及其属性等这些概念。首先让学生看到此用户界面上的四类对象:窗体、标签、文本框以及命令按钮,明确这些对象在相应的控件工具箱的位置和各种对象的属性以及设置。让学生在直观的界面上一目了然地弄清这些,这时,学生对此界面就有了一个总体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学生理解界面的设计的用意,不仅便于学生记忆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觉得其枯燥了。接下来,让同学思考并探讨“计算圆的面积”这个程序界面设计是否赏心悦目、是否便于应用。学生分组讨论后就会有种种教师意想不到的结论。这时,围绕如何让界面更美观、如何让用户更喜欢、更便于操作等问题展开探讨,学生就变得异常兴奋了。虽然教师并未讲解各对象如何排版,整体的色彩感如何提升,但学生早就主动提出类似问题,急于了解并实践了。这时,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解,就在不留痕迹中让学生在“对象”、“属性”等概念上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温习和实践。最后,教师再布置课堂实践任务:改良或设计一个新的“计算圆的面积”这一界面,进行小组比赛,就能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动手实践!原文请+QQ752018766优.文^论,文'网
就这样,因为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应用和实践,教师就能轻松引领学生兴致盎然地走入程序设计的大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3、演示化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VB是一个“可视化”的“事件驱动”型程序开发工具,对学生而言,“事件驱动”也就是代码的编写,是个难题。首先要清楚数据类型、变量及定义、函数及运算表达式等这些问题,然后还要掌握输入输出语句、if……else语句、for……next语句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同样,应用“案例教学法”,引入几个实例来帮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就会更省心省力。比如在介绍for……next循环语句的时候,我们不是单一地讲解循环变量、步长等这些概念,而是先给学生演示程序: 1+3+5+……+47+49=?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