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改进科学练习教学
[内容提要]学习包括“学”和“习”两部分,“学”是指获得有关的认识,“习”则是指练习、实践。早在2500多年以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很好地提示了练习在学习中的意义。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还是检查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良好途径。提倡转变学习方式,不应该否定、削弱练习对学生发展的作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面对新的要求,科学教师已经尝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重新认识练习的作用,努力改进练习教学的设计。
<关键词>练习、改进、人文性、自主学习、兴趣、实践性、整体性
那么在新课程下如何改进练习教学的设计呢?
一、重新认识练习的教育意义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练习的教育意义在于:
1.练习能够巩固学习成果
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具有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双基”是不够的。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所谓基础还应该包括基本的观念、方法、能力、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知识,增强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使课堂的知识消化、吸收并得到巩固,同时,练习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学生哪些部分没有掌握好,哪些部分根本没有弄清楚,都可以在练习中得到体现,对学生有提醒和促进的作用,而且合理的练习设计对学生的基本概念、方法、能力、情感、态度的形成等可以起到作用。例如在上了溶解度这一新课后可做选择题: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0克水溶解20克某物质刚好饱和,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B)20℃时,100克水中溶解20℃了10克某物质,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克(C)20℃时,50克水最多可溶解18克食盐,则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8克(D)20℃时,32克KNO3需要100克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则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2克。通过此练习可以让学生巩固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只有在同时满足“温、饱、 剂、 质”这四个要素时,才是溶解度。
2.练习能够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的作用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即把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所以各类练习题也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一些实践性练习,以及跟实际情境有密切联系的练习,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例如学了汽化这一节课后,可以用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来解释晒衣服为什么总是挂在衣架上展开且挂在向阳有风的地方。由此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能够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有的练习注意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到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信心。
4.练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练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领会、掌握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例如探究题:“是什么将蝴蝶引到花上来的?”让学生建立假设、如何设计实验、检验假设等科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练习过程也是新的学习过程
好的练习能够在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习惯,能使练习成为继续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就是说,把练习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之一,而不是把它当做应试、升学的“敲门砖”。
二、传统练习教学的一些弊病
现在特别提出要重视练习教学,并不是说以前没有练习教学或者不重视练习教学,而是因为传统的练习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具体地讲,问题在于:
1.传统的练习比例失调,结构不合理,缺乏人文性
在传统的练习中,知识和技能训练题分量很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练习题更少,有的几近于没有,使孩子们一看就产生沉重感、紧张感,这样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记忆性内容的练习题太多,令学生感到困难、厌烦的计算题也更多,而学生喜欢的实验题却很少;实践性的练习题更少,几乎全部是书面练习,反映科学学科特点不够,提供生动情境的题目很少,绝大多数是抽象的“纯粹科学”问题,综合性的练习很少,制约学习水平的提高。
2.传统的练习拔苗助长,脱离学生基础
在传统的练习教学中,由于旧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对初中科学任务、性质、以及练习的要求和难度缺乏整体的认识和把握,而对学生的各种学习准备,例如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水平、掌握程度、接受程度等,又缺乏分析研究,片面强调一步到位,在学习刚开始就让学生做考题、竞赛题等,脱离学生的基础。
3.传统的练习搞题海战术,降低学习效率及积极性
在传统的练习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多做练习总是没错,担心练习布置少了,学生在自己学科投入的时间少,就不重视自己的学科,因此就滥印、滥发练习。如果每个老师都这样做,学生的负担可想而知。长此以往,一方面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会使教师的精力放在解题、讲题上,没有时间精批细改,更谈不上面批面改,练习的教学效率就低,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传统的练习教学越俎代庖,忽略学生思文
在传统的练习教学中,一些老师认为只有把解题过程全部讲清讲透,让学生记住才能使他们学会;也有一些老师认为引导学生思考时间不允许,还不如自己直接讲解来得方便,因此练习讲评课中往往没有提问,没有停顿,老师一讲到底。这样的灌输式讲评会让学生掉进老师事先设定的思路框框中,难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文,更谈不上自主思文、创新思文,老师成了传输知识的“媒介”,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
5.传统的练习各自为战,缺乏整体性
传统的练习题,往往是为了考查某个知识点而设置的,一道练习题就是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对其他知识缺乏应有的联系。许多练习加起来也不过是各个知识点机械、孤立地拼组,难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如何搞好练习设计
练习设计要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要尊重学生选择,包括选择难易,选择完成时间,选择练习数量,选择批改。练习内容选材要从课本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移,设计的题目考虑学生是否需要,学生是否可能,学生是否乐意等因素。练习设计要有学生参与(如编制测验性练习等),设计主体将从单一教师向学生或家长共同参与转变。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强调层次性,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此,设计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练习的探究性
初中科学探究性练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合作讨论为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促进科学素养的提高。学生在探究练习过程中,由于其知识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的区别,每位学生对所见所闻都会有不同的所感所思,每位学习伙伴的探究积累就是一种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独特的学习资源相互交流,就会达到“资源共享”的优化组合效果。
例如 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题
本探究活动的任务是:通过实验了解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要求每2人为一个研究小组,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来进行。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将食盐的质量取定为5克,将水的体积取定为20毫升,食盐一次性放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