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知性”教学的特征与操作策略 第2页
二.“情知性”教学特征
1、激励性。
“情知性”教学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激励机制,激励的手段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1)激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当学生预习后能提出问题、在交流对话中积极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接力竞赛的同学,都会得到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特别是当学生对问题有独到见解或新颖证法时,老师更是加大表扬力度,大大赞赏他的这种创新精神,形成一种敢于标新立异的氛围。
(2)激励学生的主动纠错。
在给学生批作业时不打“×”,当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时,在旁边打个“?”或在下面划线,让学生订正后再打上最高分5分,这样,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的作业本也都是5分,大大提高了学生订正作业的积极性,同时,他也很愿意把作业本拿出来给同学或家长看,减少了他的心理压力。
(3)激励学生的努力进步。
每次发试卷,对成绩出色或进步大(可能他仍未及格)的同学,都请他们一个个到讲台前领试卷,在同学的热烈掌声中,他由于激动而涨红的脸上充满了自豪和喜悦,这种愉快的体验又会促进他以后的学习。
2、针对性。
针对性是“情知性”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1)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案,对学生反映较难懂的地方详讲,多举例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对不懂的地方会听得更仔细。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参插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讨论或生生讨论给予解决,然后再问提出问题的同学有无弄懂,这样做,他会为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而感到高兴,会鼓励他进一步去钻研。在交流对话中,如发现要用到的旧知识中有掌握不好的内容就立即给予补上,让新知识的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2)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在做选择题、是非题、判断题时,用举牌的方式进行。每位同学都有一套由计算机打印的A、B、C、D、×、√、是、不是,并经一定制作的外表统一的8张牌。先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后统一举牌,此时,教师一下子就可以了解到全班所有同学的答案。如都答对了,这个问题老师就不必多讲了,如很多同学都错了,则要详细分析,个别同学错了,也可请他讲讲是怎么考虑的,帮助他找出错误原因,及时纠错。而传统的做法是老师请一位同学回答,那么无论他的答案如何,老师也只能了解他一人的情况,如要了解更多同学的答案,则需一个个提问,这会浪费很多时间。这种举牌的方式快捷、多向信息交流且学生很有兴趣。
3、合作性。
“情知性”教学的另一特征是注重合作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课内课外的生生合作。
课堂上采用四人小组(前后两桌)或优人小组(马蹄形座位)两种方式。组内人员异质,即基础水平有上、中、下三类,而组际之间基本同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答题正确,速度快,学有长进都记入小组得分,积极开动脑筋,提出的问题或解题思路有独到之处的学生,则加倍给分。除了比速度快外,也要比小组的正确率。对于课堂练习中,虽有错误,但能主动纠错的学生仍给予加分,当然,第一次就做对的学生会有更多得分。一节课结束时对小组竞赛进行总结。也可以是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后,经教师批改,算出各小组的平均分,计入小组得分,并把每次得分进行累计,每周评出一个优胜小组,促进组内成员间的互帮活动,强化集体成功感。
合作小组的功能除了可以对难题进行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外,还可以对课堂练习进行互批,优秀生帮助学有困难的同学,给他指出练习中的错误,帮助他订正。为了能让自己的小组在竞赛中获胜,组长更是在课内课外发挥着积极作用。他经常带领别的优秀生查看组内成绩较差同学的作业,督促并辅导他们订正,有时为了确保学困生真正弄懂订正的题,优秀生会在同学订正后再把题目的数字改一下,变式后再让这位同学做,若做对了,那他是真的懂了,可以放心了,若还是做错,则需继续辅导,直至真正弄懂。这些学困生,在好生的带动下求得进步,不会使问题越积越多,这对中下面比较大的普通中学来说,有了这些小助手,老师可减轻一些负担,也同时锻炼了优秀生的能力,对减小两极分化很有用。
传统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开小差。当座位排成马蹄形后,游离于集体以外的学生明显减少,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可能他的学习目的性仍不明确,但他想为小组争光,为了给小组多得分,他就会进行课前预习,以便上课提得出问题,他上课认真听讲,希望找到自己能发言的机会,为他自己的小组加分,他对自己能为小组作贡献感到满意,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给集体带来荣誉的人,提高了他的自尊,客观上也由于这些学生的努力,学习成绩也会随之提高。
(2)优势互补的师师合作。
与学生的小组合作相比,教师之间的合作也毫不逊色。“情知性”教学要求教师把百分之七十的力气放在课前,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每一章节内容先作好分工,分头准备,写好教案做好课件(戏称毛坯房),再由大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个人见解,修改定稿(戏称精装修),提供给每一位教师。在此基础上,各位教师根据班级学生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使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也体现教师的独特个性。这样对每一节课的教案及课件都精益求精,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保障,同时也缩小了有经验教师和新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的差距,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
4、开放性。
开放性是“情知性”教学区别于传统认知性教学的又一特征。“情知性”教学的开放性突出表现在提问和编题环节,以及开放型题目的设置。学生无拘无束的提问,富有创造性的编题,和把问题的条件或结论加以开放与变化的活动,无不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案例 《相似三角形复习》
如图,过△ABC的顶点C任意作一直线,与边AB及中线AD交于点F和E.
求证:AE∶ED =2AF∶FB.
变式一:已知条件不变,结论改为CE∶EF =AB∶AF
变式二:己知条件不变, 结论改为
变式三: 己知条件改为AE∶ED =2AF∶FB(或CE∶EF =AB∶AF ) 结论变为AD是△ABC的中线.
变式四:增加条件E为AD的中点,结论变为AB =3AF.
课堂充满着智慧的挑战,显露出生机。
5、反思性。
“情知性”教学,重视师生在不断的反思中前进。
(1)强调学生的题后反思。
一个题目(特别是例题)解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及时反思,强调易错点,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一般方法揭示出来。
案例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例1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反思: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可直接代入,消去一个未知数.
例2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反思:①找系数简单的方程变形.②代入后注意加括号;去分母时不要漏乘.
及时反思总结,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形成数学能力,使得“做一个题,解决一类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强调教师的课后反思。
教师上完一节课,对上课情况进行反思,成功或失败之处都作好记录,这样能为下节课的设计提供参考,并为今后再上这节课提供材料。在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批改后也作纪录,统计错误,分析原因,既能增强讲评的针对性,也让今后的教学少走弯路。
6.参与性。
强调主体参与是“情知性”教学的基本目标,让学生参与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平等、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宗旨是要变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和探究式学习,变重结果的学习为重过程和方法的学习。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也会考虑到不同层面学生的实际水平,创造条件,使得人人参与,组组得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情知性”教学的特征与操作策略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