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过度教育”问题的理论分析及影响探究
第3章中小学“过度教育”问题的现实表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变革,人们的教育意识和观念也日益得以强化,“知识就是力量”、“教育能够改变命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传统观念在当今社会中依然展现出其特有的魅力和魔力,在这种观念的感召下,成人们纷纷把目光和精力投入到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当中,他们对教育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绝无的程度。教师、家长不断给孩子施加沉重的教学压力和负担,造成严重的“过度教育”现象。有学者曾说“成长过程中的孩子,就如娇贵的嫩枝,易被塑造,也易被弯折,他们最终成为怎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和老师给予他们怎样的关怀与教育”,?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本应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和能力,然而却不得不承受着“过度教育”的毒害。
3.1过度的教学行为
3.1.1以“教”为中心的高频度反复灌输
在教学的实际操作方面,“过度教育”首先表现为施教者施教行为的过度,重在强调以“教”为中心的高频度反复的灌输,即过分重视“教”的外在行为而忽视学生内在机制的自我生长;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性传递和增长而录if夺了学生对于知识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过分强调施教者“教”的行为的量化累计,而不顾学生是否能够获得真正高效率的学习体验。这种着眼于施教者单方面对于教育过程的整体“功劳”的教学行为必然催生了 “过度教育”萌芽的生长,教师个体对教育的整体“功劳”甚至“苦劳”抹煞了学生对于自我发展的自动自觉性的一面。这种过度的“教”不利于创造一种教学的“引火线”,引导学生在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的恰当契机中营造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良好教学氛围。这种以“教”为中心的高频度反复灌输用教师的辛劳取代了本应该属于学生自己探索、阻嚼、消化知识内容的过程,然而单向的教授和灌输并不能达成既定的考试和升学的目标,就必须通过大量题海战术的运用来弥补,所以学生在这种高频、低效的教学方式下获得的仅仅只是对于知识机械的识记和训练,并不能灵活运用、融会贯通,这种对于知识的体验是一种“在颈部以上的学习”,而与学生个人的心智、情感是完全无关的。
3.1.2以理论知识为载体的高强度训练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教者太过重视理论知识或者文本知识的传递而把学生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及培养等同于书本知识的精细讲解和反复灌输,对于理论知识的过分重视投射出我们对于人类语言和文字发明的陶醉与崇拜,教育者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习惯运用语言文字这一媒介和手段,语言和文字是教师用来澄清科学真理、讲述历史事实的绝妙工具,学生则被要求用背诵和记忆来代替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学生每天都在枯燥乏味的理论灌输中度过。施教者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而疏于对学生提供轻松而真实的学习与体验的情景、无视学生的感性经验的累积、忽视学生形象思文能力的发展、漠视学生实践经验的习得、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科学表明,中小学生的思文发展主要依赖于具体且可感知的形象思文以及部分抽象思文能力,对于艰径难懂的某些理论知识只有经过自身的亲身感悟和体验才能够真正获得理解。此外,施教者过分注重文本性知识的教授却不注重实际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只看重显性的可以直接测量的教学效果却不注重学生内在的均衡发展,只是一味地谋求高分数和高升学率却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幸福。
3.2过多的课程设置
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的安排都要遵循教学规律,也就是说只有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的课程内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据了解目前一些学校设置的课程名目繁多,种类齐全,严重超出了学生的身心承受能力,学生除了学习语、数、外、音、体、美等基本学科外,还必须学习大量的新兴课程,譬如环保教育、心理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创新教育、劳动技能教育、人口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等学科。教育专家们似乎把学生当成一种能够容纳各类知识的器皿,事实上,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所说“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①学校用其所谓的“好心”或者“爱心”为学生设计学习的目标和道路,但却适得其反,正值青春年少的孩子被这些名目繁杂的课程牵累的身心俱疲。上述列举的课程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危、创新技能、人文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然而事实上,那些课程形同虚设,并没有把它们所蕴含的本真价值及深层意蕴有效地发挥出来。所谓的创新教育却一味地压抑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干巴巴的知识条文,并没有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文和创作灵感;在安全教育上,疏于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实际演练和培养,只是停留于书面化、口头化的说教;在环保教育上却不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旅行”,不让学生在真切的自然环境中感受环保教育的意义。学校一味让学生沉浸在名目繁多的课程学习和无休止的理论知识的背诵与记忆当中。
3.3过重的学业负担
3.3.1过重的智育负担,忽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技能教育五部分组成,五育之间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结构,同时,五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不能相互代替,又不能彼此分割,每一育的社会价值和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价值都是不同的。学生个体是不断发展的生命有机体,而有机体的成熟依赖于身心、智力、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均衡健康的发展。然而现实教育过程中,在唯学历主义的信奉以及考试升学的压力下,学生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只注重智育的发展,其它各育的发展都带有明显的智育色彩,尤其学校把中考和高考需要考的学科当成主课,把其它各学科当成“副课”,学生的道德品行的培养、身体健康的锻炼、审美情趣的养成以及劳动技能的习得在学校、教师、家长的眼中远远不足一个骄人1#成绩、一个高分数或者一次好的排名更令人欢喜,学生的这种片面发展已经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真内涵,总之学生承担了太重的智育负担,而忽视了德、体、美、劳动教育方面的均衡发展。
3.3.2过重的记忆负担,取代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育,重点以传授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为主,所以被视为一种“继承性的教育”.在这种以知识传授为本位的教育体制下,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形成过程并未予以深入分析,反而过分强调其系统性和严谨性,以灌输的方式要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让学生唯知识是从,全盘接受,盲目崇拜,大脑几乎被条条框框框定着,被严谨的系统统摄着,被升学率和高分数的要求压迫着。对于学生智育的过分强调并不意昧着提供给他们真正意义上的智育,事实上,智育通常被异化为对文本知识的高强度学习和演练,而对于文本知识的学习又进一步窄化为对条条框框内容的机械记忆和诵读。教师把学生背诵和记忆的能力等同于学生智力的真正发展,谁记得好、记得快谁就被认为天资聪颖、有悟性、反应快。
学生被当作一种毫无生机、只会僵硬地储存知识的机器,教师丝毫不顾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所记忆的知识,完全忽视学生思文、想象、观察、分析、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智育的主要任务就是JT?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而智力却内在地包含了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以及思文能力等要素,如果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沉浸在知识的死记硬背中久而久之必将导致其它潜能被埋没和废弃。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在培养学生的智力方面不要拘囿于记忆和背诵,要带孩子到思文的源泉一一 “大自然中去旅行”,这种开发智力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语言能力、思文能力、想象推理能力等最终还将会实现孩子智力的全面发展。
3.3.3过量的作业负担,漠视学生的本体发展
中小学生背负着过重的学业负担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学习量过大,主要表现为过长的学习时间、繁重的作业量两方面。
(1)过长的学习时间
当前,中小学生每天在学习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足以令他们窒息,这己经成为我国当前教育中毋庸置疑的事实。
据《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 2010 )?表明,在正常的学习日,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37分,比国家规定最低时间(9小时以上)还低1小时23分,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视定时间的比例达78. 1%;还有调查显示:“有52%的城市小学生在校学习实践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扣除课间休息时间不超过7小时',56?的城市初中生在校时间超过了国家规定的9小时标准,54%的城市高中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超过10个小时以上。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近一半的学生每天写作业超过了国家标准,其中22%的初三学生,48./.的高三学生每天要写作业4小时以上,除了老师留的作业外,相当数量的家长还留’父母作业‘,举行家庭考试。”
学生在周末也依然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时间,很大比例的中小学生在周末参加培训和补习,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彳严然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尽管国家一再制定减负政策,具体到对作业完成时数的规定,但根据其它有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在学业负担方面明显高于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生。一位在美国大学教书的教学博士,华人罗克说“中小学生的课程之艰辛,课外作业量之大恐怕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从学生的睡眠时间、在校时间、作业时数、周末学习情况等几个方面来看,学生几乎没有自由活动和娱乐的空闲,所有的时间全被占用以此来复习功课、完成家庭作业、参加课外培训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不允许低年级学生一天在室内进行3小时以上的脑力劳动,不允许12-15岁的少年每天(除了在校上五优个小时的课以外)花四五个小时做家庭作业。他认为,过重的作业负担“会摧残少年,使他的健康终身遭受不良影响,会损害他的美,使脊柱弯曲、胸廓狭窄、眼睛近视”.
(2)繁重的作业量
尽管教育部一再制定减负策令,对于中小学生的作业量也进行明确的规定,但事实上学生学业负担年年减但并没有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反而收效甚微,尤其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明确要求“小学生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此外还规定“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至优年级要将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一小时之内,要积极与家长互动,指导好学生的课外活动”.教育部做出如此严格和细致的规定无疑给学校、教师乃至家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事实上,减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生依然承受着繁重的作业量,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规制下,教师依旧坚信只有坚持走题海战术的策略才会赢得考试的最终胜利,所以学生放学回家后沉浸在各种练习册、习题集中,还要对第二天的新课进行预习,繁重的作业量让学生提前饱尝了压力和竞争的残酷。在家庭作业方面有研究人员发现“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老师指派的家庭作业分量多少有关,高中仅有一点关系”美国教育部建议的家庭作业量为:一到三年级每天不超过20分钟;四到优年级为20-40分钟;七到九年级最多2小时。
从过长的学习时间和繁重的作业量来看,学生背负着过重学业负担,他们会花大部分时间来完成那些被指定的任务,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进步、考取好的成绩,但如果消耗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来换取那些“虚假的荣耀”牺牲的却是他们各方面素质及能力的全面提升,他们因此缺少社会实践机会以及休闲娱乐的自由,从而被禁锢和压抑在繁重的脑力劳动之中,久而久之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更重的是教师和家长往往漠视学生对于知识的迁移、变通、整合、概括及运用能力的培养。知识只是一种手段,借助于知识来培养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才是教育的真正旨归和意义,但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更多的是把手段当目的,从而本末倒置,在量的累积上一味地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不注重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也不去思考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质的发展?
3.3.4过强的被动学习负担,抹煞学生的自觉发展
在现实的教育层面中,学校、教师、家长三者形成一种教育的合力,组成一条统一战线共同主宰着学生日常的学习,被动学习的例子在中小学俯拾皆是。
(1)家长的过高期望
在“教育改变命运”这一思想观念的深刻信奉下,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好=工作好=生活好=命运好”.①父母把孩子看作是自己希望的寄托,希望孩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通过学习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他们在孩子的学业生涯规划中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他们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特长班、兴趣班、竞赛班,因为他们认为有一技之长和特殊能力的孩子在就业选择上比那些平平庸庸、普普通通的孩子多了一条选择的道路。孩子在家长的眼中似乎神化为拥有三头优臂的超人,家长们很少顾及孩子是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来完成被指定的任务,他们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识和能力上不落后于其他孩子,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教师的苦学方略
从教师层面来讲,学生表面的刻苦努力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师背后的逼迫和管制。在传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理念的鞭策下,这一苦学方略在教师的威严和权力的左右下极好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发挥出自己的选择意愿和平等对话的声音,他们的主体地位被残酷地践踏、主动性被肆意地剥夺、生命自由被压抑和禁锢,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缺少主体之间的对话、情感之间的交流和生命之间的感动。自主自觉的学习完全成了一种祈愿和幻想,被动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受尽煎熬的逼迫,一种假装听话的服从游戏,一种压抑主动性的残忍行径,在某种程度上正好迎合了极端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
(3)功利化的校园理念
从学校层面来讲,如今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考试和升学的状况直接关系着一所学校在大众眼中的声誉和名气。为了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学校可谓是不遗余力,不仅注重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教学实践活动,而且在隐性的校园文化理念上也大搞特搞。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的一个擅长途径是从校训或者标语来传达治校理念,如今在激烈的竞争中学校倾向于把功利主义、学历主义、极端竞争意识等消极的价值取向渗透在校园文化理念的创建中。为了逼迫孩子学习,一些学校的校园理念甚至这样写道:“生时何须多睡,死后自会长眠”?; “要想以后活得像个人,http://www.youerw.com高三必须活得不像人”②;“拼一载春秋,得一生无悔” ?.功利化的校园理念就像一道咒语一样,逼压着学生不得不为了永无止境的书本知识和书面考试而一次次地放弃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家长对于学生的过高期望让学生被迫参加各种补习和培训,教师对学生的严格鞭策和严厉要求让学生苦于作业量的繁重而无处诉苦,学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创建激励人心的校园标语,学生在如此重负下厌学情绪姻涌而出又无可奈何,看似主动自愿地学习背后实际上充斥着令人窒息的逼迫和束缚,真正发自内心的学习变成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和奢望。正值学生人格塑造和品性养成的青春年代,外界力量以如此不近人情的手段逼迫孩子学习和成长栴会导致学生'
日后在人格缺陷方面埋下隐患。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所有外在强it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