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敏感性心理辅导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文献综述
1.1核心概念的界定
1.1.1 拒绝敏感性
Mehrabian(1994)将拒绝敏感性定义为:害怕、担心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拒绝,进而产生的不适感和痛苦的一种特质。
Downey和Feldman(1996)认为拒绝敏感性(Rejection Sensitivity)“是一种对社会交往拒绝所表现出的焦虑性预期、准备性知觉和过度反应的认知情感加工倾向性的人格特质”。
具有高拒绝敏感性的个体,对他人的拒绝存在焦虑性预期,即他们预期自己的请求必定会受到他人的拒绝,即使是模棱两可的拒绝线索,也会引起高拒绝敏感性个体的焦虑,挫折,愤怒的情绪状态,进而可能采取敌意及攻击性行为去应对,最终导致他人真的对其进行拒绝,使其自我预言得以实现(Downey, Freitas & Michaelis, 1998),也有些高拒绝敏感性个体是通过过度抑制自己的方式,如自我沉默,以防止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差错,或者遭到拒绝(Downey & Feldman, 1996; Ayduk, Denton, Mischel, Downey, Peake, & Rodriguez, 2000),但是这种过度抑制自己的行为,往往会导致个体出现消极抑郁的情绪,甚至导致抑郁症的产生。JSP第一次运行速度慢
1.1.2 高中生
根据发展心理学中对年龄发展阶段的划分,将16、17岁到18、19岁的个体称为高中生或青年初期(林崇德, 1995)。
虽然,高中生的自我意识的自我中心性有所减弱,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人格也变得越来越成熟,然而,由于此阶段其自我意识尚未发展稳定,高中生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发现自己,关心自己的存在上,因此,他们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对他人的拒绝信息尤为敏感,在此阶段,高中生若遭到他人的拒绝,往往会严重挫伤其自尊心,进而可能采取愤怒、敌对等消极的方式对待他人,从而进一步恶化其人际关系,更多地遭到他人的拒绝。因此,学校、家长应注意根据心理学原理,对高中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以帮助其顺利度过这一对拒绝信息过度敏感的时期。
由于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存在许多无关变量的干扰,如高一新生的学校适应问题,高三学生的高考紧张压力问题,在实际的团体辅导活动中,我们以较少受到无关变量干扰的高二学生为研究被试。
1.2 拒绝敏感性的理论研究回顾
1.2.1 依恋理论
Bowlby(1969, 1973, 1980 www.youerw.com)提出了婴儿依恋理论。依恋理论认为,希望获得接受与认可是人的本能;反过来,害怕遭到拒绝与否定也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因此,在个体早期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过程中,若照顾者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婴儿的需要,并给予积极的回应与满足,那么婴儿就会预期自己将被接受,从而形成安全型依恋类型,相反,如果主要照顾者对婴儿的需求置之不理,甚至采用粗暴的态度及言行对待婴儿,那么婴儿就会预期自己将被拒绝与否定,从而形成不安全型依恋类型,而婴儿早期的依恋类型正是其后来进入成年期依恋类型的形成基础,并可能使个体在以后的恋爱关系中形成相似的关系模式(Hazan & Shaver, 1987)。因此,婴儿早期遭到拒绝而形成的不安全依恋类型,是其后来成年后形成拒绝敏感性的理论基础(刘玉娇,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