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敏感性国内国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国外关于拒绝敏感性的研究历史很长,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时Mehrabian(1970),Boyce,Parker(1989)等研究者探讨了拒绝敏感性的定义,结构文度,并且力图开发出测量拒绝敏感性的测量工具。虽然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后来学者探讨拒绝敏感性问题奠定了基础,但这一时期的研究结论并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如今,经过了40多年的研究,国外关于拒绝敏感性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而系统,概括起来主要涉及拒绝敏感性的成因,拒绝敏感性测量工具的开发,拒绝敏感性的消极后果及拒绝敏感性的自我调节系统等几方面的内容(刘玉娇, 2012),具体介绍如下:
1.3.1.1 拒绝敏感性的成因
个体早期受到主要照顾者的拒绝经历,而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是造成拒绝敏感性的主要原因(Feldman & Downey, 1994),人都有被接受,被支持的天性,同时人的天性也决定了其害怕被拒绝,对于脆弱无力的早期儿童更是如此,在这一时期,如果主要照顾者能够无微不至地、关心满足儿童的各种需求,那么他们会形成自己将要受到他人支持与保护的安全型依恋,反之,若照顾者忽视、拒绝儿童的需求,甚至虐待儿童时,那么儿童会形成自己将要被拒绝否定的不安全依恋,并焦虑地预期自己在未来的人际交往过程将要被他人拒绝。同样地,Petherick,Gembeck(2006)的研究也发现,具有不安全依恋类型的青少年,其拒绝敏感性水平相对较高。
Downey, Feldman(1996 本文来自优,文,论#文!网,加7位QQ324'9114找源文
www.youerw.com)界定了拒绝敏感性的定义,并指出个体早期的拒绝经历对其后来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关系,他认为,拒绝敏感性的产生不仅与个体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有关,而且还是后来成长过程中拒绝经历强化的结果。如Downey, Khouri, Feldman(1997)的研究就表明,父母严厉的教养方式,如经常严厉地批评和指责,会导致其孩子在一年内拒绝敏感性水平的提高。Brendgen, Tremblay(2002)的研究也表明,父母的拒绝及家庭暴力,会导致其孩子拒绝敏感性水平的提高,进而破坏其未来人际交往的质量。
除此之外,在成长过程中同伴的拒绝,无论是言语的还是非言语的,都会导致个体拒绝敏感性的提高,使个体焦虑地预期自己将要被拒绝,进而以回避,退缩或者攻击、敌意的方式对待他人,使其人际关系得到恶化。如Downey,Khouri, & Feldman(1997)等人,曾以优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拒绝敏感性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受同伴拒绝、排斥的个体,拒绝敏感性水平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