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 第5页3.以农业产业化为纽带,开辟农业内部就业的新领域。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业并非完全意义的产业,而仅仅是一个生产部门,农业再生产的各环节——产前、产中、产后的内在联系被截断,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相脱节。这种模式,不仅造成农业比较利益低,而且也使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的渠道局限于农业生产,大大降低了农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了这种格局,通过“龙头”组织把市场和农户连结起来,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把农产品的产、供、销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改变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渠道局限于农业生产部门的局面,形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多部门就业的新局面。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既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为劳动力转移广开门路,这是一条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4.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我国的开发性农业仍具有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一是开垦宜农荒地及其资源。我国目前尚有可开垦的宜农荒地2亿亩,宜林荒山荒坡10亿亩,草山草坡6亿亩。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建设,可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二是加快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在我国的耕地面积中,有2/3属于中低产品,如果对其进行治理改造,不仅可以增加农业的收入,也可以增加大量劳动力就业;三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我国目前的耕地复种指数为152%,如能提高到159%,就可增加耕地面积1.56亿亩,可增加1000多万人就业。
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其产业结构调整,使它继续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自1995年以来,由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出现下滑,经济效益持续不理想,再加上乡镇企业布局的分散使其丧失了应有的积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乡镇企业就业能力逐步减弱。我们认为,乡镇企业步入低谷的这种现状是中国经济发展到新阶段必然要出现的经济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乡镇企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有关。我国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内容高度趋同,(江西省有过一个调查表明: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达0.96,造成城乡工业间的产业同构化)目前乡镇企业中有80%从事的是轻纺、简单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深加工所占比重很小。受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稀缺的制约,面对强大的城市工业企业的竞争,乡镇企业每况愈下。加之1997年后乡镇企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逆转,劳动密集型轻纺产品出口不断下降,机电产品成为第一大创汇产品。而乡镇企业在这方面处于弱势。所以乡镇企业的困难是国内和国际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这说明乡镇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并不意味着乡镇企业已无剩余空间和发展潜力。
我们知道,我国有6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在城市,这不仅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也使得城市的集聚效应不能发挥。城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将为乡镇企业腾出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许多大中城市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了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和竞争,产业逐步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发展。深圳市已宣布逐步将轻工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出市内。乡镇企业应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扭转以往“非农”倾向,从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重加工行业退出,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品,尤其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直接为农业、农村提供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的工业。这样既能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优势,改变乡镇企业等于乡镇工业等于乡镇制造业的不合理产业结构局面.从而与城市工业形成优势互补的“双赢”关系;又能促进乡镇企业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从而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实,工业发达的国家都有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以荷兰为例,在农产品加工业中就业的人数接近60万人,是农业就业人数的2.3倍,其中食品和饮料工业就业的人数超过15万人,是农业劳动力总数的61%;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30%,超过农业总产值的1.2倍。这些数据启示我们,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潜力很大,前景可观。我们一定要抓住目前难得的机遇,加快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这是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和就业容量不断提高的关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 第5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