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 第6页四、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体制与制度条件
1.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我国一个重要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因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我们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各项战略措施,应当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争取把全球有限的就业岗位更多的配置到中国来。中国现阶段最具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保证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应该成为中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中小企业来说,最适合的融资方式是以中小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而这正是中国金融体系中最欠缺的一块。这种格局不改变,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就很难得到满足。所以,发展中小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必要措施。
2.政府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培育和健全市场体系,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劳动转移尚处在自发流动阶段,波动性大,不易管理,供求关系不易衔接。根据我国剩余劳动力现状,迫切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建设:(1)要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保险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使分散的农户同大市场联结起来,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使用。(2)加快劳动力市场规则的建设,防止市场垄断、歧视、非公正交易及侵犯自主交易权和人身权利、契约权利等不正当行为。(3)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规划、调控、立法、监督,使劳动力转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3.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条件,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治本之策。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和层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从近期看,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目前城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整体滞后,但总还有一些活动在开展。而农村地区对农民的职业转岗培训几乎是一片空白,根本引不起人们的重视,农民无论在家务农还是外出打工、进城经商办产业,很少有人想到先进职校等地方接受培训。农民工的城乡流动,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无序自流状态。既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又缺乏就业指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无序、盲目性十分严重。因此,地方政府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培训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长远看,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在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及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4.以制度创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 第6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