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农学论文 >> 正文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及前景 第8页

更新时间:2010-3-9:  来源:毕业论文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及前景 第8页
3.4 菌种混乱,培育技术落后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但是适合我国各地区生产的食用菌菌种数量较少,更新较慢,退化严重,珍稀菌种的选育不够。因此,要加强新菌种选育工作,育  种技术要向DNA基因重组技术发展,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种。                                                                   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液体菌种,与国外差距较大。在食用菌产业工厂化的过程中,液体菌种的广泛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必须对液
体菌种在发酵罐内大量培养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为推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
3.5 食用菌安全意识薄弱
尽管我国是食用菌大国,每年的出口量很大,但是由于忽视了食用菌的安全问题,导致每年都会遇到很多出口上的纠纷。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很多国家对我国食用菌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食品安全技术壁垒,限制我国食用菌的出口,给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我们应从菌种、产地环境、栽培过程管理、农药使用、产品流通、包装检验、市场准人和可溯源等方面严格要求,形成规范化、标准化操作和管理,重新赢得我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应有的信誉和份额,从而成为真正的食用菌大国和强国。
4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的前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食用菌年消费量按3%~5%左右的速度增长,食用菌的贸易量也在不断增大。而在食用菌消费较多的西方国家中,除法国外,其余国家都必须从其他国家主要是从亚洲国家进口,因此食用菌的国际市场非常广阔。与发达国家相比,加拿大、美国等年人均消费食用菌2.5~3kg,日本3kg,香港地区4.8 kg,而我国大陆人均年消费仅0.2~0.3 kg,且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中城市及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饮食文化大幅度改变,食用菌的消费量也将越来越大,因而食用菌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食用菌产业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市场需要的是高质量、标准化的食用菌,这是传统食用菌生产无法做到的。而工厂化生产借助于各种各样的现代化生产机械、环境控制系统以及先进的管理模式对食用菌生产环境进行科学、高效的控制和管理,不仅为食用菌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创造了适宜的生长条件,且降低了劳动成本和劳动强度,因此食用菌生产的工厂化发展是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出路所在。针对我国国情,应该研制以单片机或工控机为下位机、PC机为上位机的环境控制系统,成本比较低,控制的效果也能达到要求;以电气控制或PLC控制的专用接种器也正在研制当中,该接种器能与发酵系统一体化连接,灭菌效果好、定量准确、响应快,能有效解决接种嘴容易堵塞、接种量不准浪费菌种、易染菌等问题进一步对液体菌种的发酵罐培养工艺过程和培养参数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及推广应用;这些都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工厂化的进程。
食用菌在我国北方农业结构调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作为循环经济的优势再次得以显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作为现代高效农业被列入政府扶持项目中。与此同时广大食用菌工作者通过对生产机械和设施的不断总结、吸纳创新,一些符合我国国情又实用的半工厂化或仿工厂化栽培模式应势而生,这一模式由于其投资少、实用性强,很快在业内得到了认可、推广。但发展中,还有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困难与不足,我们必须善于总结,开拓创新,不断前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及前景 第8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