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M技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IPM技术是指实施农产品食物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其由仅靠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的防治手段,向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生态环境调节、抗性种源利用等综合方向发展,达到切实有效地降低农药残留.实现农业持续、高效和环保型生产。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药对农业生态造成的危害、农民的防治效益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看,推行IPM技术势在必行。
1推广IPM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1.1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IPM技术是可持续农业在技术体系上对有害生物治理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既能保证当时作物高产、稳产,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又要求当时采用的有害生物治理技术体系能为其后年份的有害生物治理打下良好基础,使有害生物治理真正能够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防患于未然,使有害生物治理和农业生产得以持续稳定地发展。为此,IPM技术必须包涵6个观点:一是生态观点。立足于生态系统.IPM技术必须有利保持和建立1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不断促进环境资源,必须在农作物与周围环境(生物、非生物)之间协调基础上去考虑对策。二是系统观点。有害生物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而组分永远逃脱不了系统的制约与影响,所以治理工作必须全面考虑生态系统,要采取系统论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治理。三是环保观点。科学选择和施用农药,尽量做到无公害。四是经济观点。讲究经济核算.尽可能获得效益。兼顾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五是发展观点。知识和技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IPM技术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优是容忍观点。不以消灭有害生物为目标,容忍不造成经济损失的多样有害生物存在,自觉地保持生态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以达到自然调节的目的。
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发生与为害,严重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据民权县统计局统计,全县常年有害生物发生面积5.6万-10万hm2次,每年造成粮食产量损失15%-35%。近20年来,随着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的变化、种植结构的调整、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作物品种的更换,导致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种群及其发生规律发生巨大变化。在有害生物的防治过程中因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所加重,害虫抗药性不断上升,生物多样性逐渐下降,害虫再猖獗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IPM技术既考虑到防治对象和被保护对象,也考虑到农业生产体系、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再利用;既考虑到当时、当地病虫害,也考虑到未来及更大空间的病虫害:既考虑到植物保护学科本身,也考虑到相关学科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联系;既考虑到当代的人类和环境。也考虑到下一代人类和环境。因此,IPM技术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的必然选择。
1.2农业生态安全需要化学防治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不合理使用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既影响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治理,又对人、畜安全和自然生态环境可能构成威胁,如:①杀伤有益生物。农药在杀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杀伤了有益生物,降低了其对有害生物的控制作用。据中国农科院调查,华北棉田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后,瓢虫、捕食蝽类、捕食性蜘蛛分别降低45.1%.31.9%和83.7%。②污染大气、土壤和水体。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农药使用方法的不科学,防治时喷洒出去的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30%左右,其余大部分飘落到空气中和土壤上.或通过降雨等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了大气、土壤和水体等农业生态系统。③害虫产生抗药性。部分农民因不认识病虫或不了解农药特性,极易盲目用药,且长期大剂量使用单一农药,使有害生物抗药性不断上升,防治效果显著下降。据报道,目前我国已有几十种农业害虫产生了抗药性。④作物产生药害。若用药不当,农药质量差或标示不清,混用不合理,施药浓度过高等不合理均会使作物产生药害,严重的直接导致减产、绝收。⑤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危害人类健康及农产品出口。因此,要避免单纯依靠化学防治带来的恶性循环,就必须采取可持续治理的措施--IPM措施。
1.3提高农民种植效益途径推广IPM技术,可降低农民的防治投入。如民权县2001-2004年推广棉花IPM技术示范区,平均用药6次,每公顷用药费用237.0元,肥料投入606.0元,籽棉产量4 645.5 kg,纯收益为17 251.5元。与非IPM技术区对比,平均用药次数减少9.2次。每公顷用药费用减少487.5元。肥料投入减少109.5元,籽棉产量增加376.5 kg,纯收益增加2 103.0元,总经济效益增加942.4万元。所有的IPM技术示范区均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了订单农业生产,成了造福一方的创汇生产基地。
1.4发展质量效益型市场农业需求随着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对农产品的残留污染受到人民的广泛关注。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优质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必须有效地解决农药的残留污染问题。近几年,随着棉花IPM项目的实施,本县在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的6个乡(镇)实施了水果、蔬菜IPM技术开发示范区,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推广健身栽培、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在此基础上。由县IPM技术研究推广服务中心起草,县政府发布了10项水果、蔬菜生产的IPM技术规程。龙塘镇、胡集乡等6个示范区均成为绿色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受到消费者广泛欢迎。
2建设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努力提高IPM技术普及与到位率
1)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农技推广部门人员素质。推广IPM技术,要有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都是建立持续发展农业必需的。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IPM理念和较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来完成。要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素质,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建立IPM领导组织,对IPM技术开发、推广部门工作应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二是切实深化改革,精干推广队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富有农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农技推广人才。三是多渠道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正确理解和推广IPM技术。四是建立人才基金,健全激励机制。对在IPM技术开发、推广工作中做出贡献的技术人员,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2)兴办农民田间学校。加强对农民综合技能的培训。农民是IPM技术的实施者,农民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IPM技术实施结果的好坏。所以,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在技术知识培训的同时,也进行综合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根据近年开展棉花IPM项目的经验,培训农民的最好方法是建立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学校坚持"农民需要第一"的宗旨,与农民共同制定培训计划,按作物全生育期有序安排培训内容,每周1次,以田间辅导为主,以农民操作为主,实施快乐教育,寓教于乐,教学互动。把抽象知识形象化、趣味化。让农民学会田间调查、田间识别、田间诊断,培养其倾听、提问、组织、演讲、计划、辅导等多方面的技能,提高其应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并且举一反三,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不仅在棉花上应用。而且在蔬菜、水果等多种农作物上应用,不仅在种植业上应用,而且在养殖业上应用.并扩大到卫生、环保、文化等方面应用。学员学到的IPM技术不仅自己应用。而且还辅导、指导乡亲、邻里和亲朋好友,起到了一传十、十传百的技术扩散作用。
3)发展农民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农民培训农民作用。在我国农户种植面积小,农户绝对数巨大的情况下.有限的专业技术人员已不能满足IPM技术发展的要求。因此,要从农民田间学校毕业的农民学员中选拔大批优秀学员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承担起培训工作。只有利用农民培训农民,才能提高IPbl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为新阶段农业生产和IPbl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如本县2001-2004年共培训农民辅导员20名,他们共开办农民田间学校28个,培训农民学员880人.加快了IPM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3加强IPM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全面开展IPM技术服务
1)加大IPN技术宣传力度,提高从业人员IPM意识。目前大多数农技推广人员、农民对IPM技术不了解、不认识,致使IPM技术推广进度受到一定影响。偏施化肥、滥用农药的现象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发展。对此,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IPM成效展活动等宣传渠道,大力宣传IPM技术的意义和成果。一要向政府领导宣传,让有关领导对IPM技术有充分了解,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有利IPM技术的推广。二要向技术人员和农民宣传。增强技术人员和农民的IPM意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IPM技术,提高农田的科学管理水平,达到质与量的统一.促进农业无害化生产。
2)加强IPM社区建设,推进IPM技术可持续发展。要想推进IPM技术实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IPM社区。在开办过农民田间学校的乡(镇),将受训的农民组织起来,定期进行交流。讨论解决农业生产上遇到的新问题。并针对田间实际组成兴趣小组,成立以FFS村为区域的IPM社区。对IPbl社区实施统一管理,全部实行良种、良药、良肥补贴,彻底杜绝滥用农药、化肥现象,实施农业无害化生产,开发IPM产品,使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如本县成立了IPM技术研究和推广服务中心,将农民田间学校毕业的学员组成692个兴趣小组,成立60个以FFS村为区域的IPM社区。建立6个以FFS乡(镇)为区域的IPM产品基地。对IPM社区实行统一管理,实施良种、良药、良法配套补贴,并根据不同社区的土质、肥力等生态条件,结合不同作物需肥规律,进行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控制化肥的施用,不断改良农艺措施。实施健身栽培,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生态控害作用.尽可能地不施或少施化学农药,使农业生产朝着持续、稳定方向发展。
3)建立IPM技术开发推广机制。土地以户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特点。通过规模服务,使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产生规模效益。建立政府引导、技术服务、市场介入、农民参与的IPM技术开发推广机制,适应土地分散经营和现代市场农业的需求,在农作物有害生物治理工作中尤为重要。
IPM技术推广机制应做到"四结合"。一是推广行为与市场行为结合。推广部门与农药、械生产企业的合作,不能仅局限于产品的推广。要深入到产品的研制开发中,以推广行为引导IPN物质的研制生产和市场销售。二是推广行为与科研行为结合。推广部门要参与IPM技术研究开发。缩短中间环节,加快科技向生产力转化。三是推广行为与服务行为结合。变单纯的IPM技术推广为系统化全方位服务,推广IPM技术的同时为农民提供优质、环保的物资和防治作业服务。四是推广行为和农民行为结合。农民既是IPM技术的实施者,又是IPM技术实施的最大受益者。吸收农民参与IPM技术试验、示范,组织农民自我服务,形成以推广部门为核心,官民结合,农民参与的推广机制,有利IPM技术的迅速普及。
4)开展病虫监测预报工作。建立IPN技术服务体系。在IP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加强病虫监测工作,并结合农田生态调查,确定不同作物防治对象的最佳施药时期和最佳施药方法,确定复合防治指标,严格控制施药间隔期,减少使用农药的次数,从而减轻化学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并建立IPM技术服务体系。如本县2006年组建以县IPM技术研究推广服务中心为龙头.村级IPM技术小组、村级植保站及个体农业大户为龙身的专业机防队伍310个,进行承包防治,对其进行注册登记,持证上岗,定期培训,合理收费,明确责、权、利关系,开展统防统治。同时,建立了IPN技术信息网络,与龙头企业、IPM社区、IPbl产品基地、种植大户联网,共建IPM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了IPM技术综合措施的实施。促进了IPM技术服务的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