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农学论文 >> 正文

珍稀食用菌的研究和现状分析

更新时间:2010-6-25:  来源:毕业论文

珍稀食用菌的研究和现状分析
1 珍稀食用菌的论述

  1.1珍稀食用菌的概念

  所谓珍稀食用菌就是除了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的食用菌以外的食用菌,他们栽培历史短,栽培方法比较复杂或者不能进行人工栽培,食用价值或药用价值高的一类食用菌,称为珍稀食用菌

  1.2 几种珍稀食用菌的研究

  我国土地辽阔,生境复杂,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据统计,已报导的野生食用蕈菌约860种,其中已知可以人工栽培的目前还不到10%。实际大规模栽培的只有白蘑菇、香菇、平菇、草菇、木耳、银耳、金针菇、猴头等10多种,只占已知蕈菌的2%~3%。至少还有近20种是可以栽培且具有市场潜力的美味蕈菌。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多功能的保舰防并医病作用,是“三低一高”(低盐、低糖、低脂肪、高蛋白质)食品的首眩人工栽培食用菌生产投入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目前,我国香菇、手菇、木耳、茯苓、银耳、猴头菌、草菇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我国在食用菌开发方面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下面就介绍几种珍稀食用菌。

  巴西蘑菇 又叫姬松茸、柏拉(氏)蘑菇、小松菇等,原产巴西、秘鲁等地,夏秋季生长于含畜粪的草地上。该品种首先在日本驯化栽培成功,引入我国福建、江西等地少量栽培,目前云南也引种成功,是一种珍贵的药用菌。其口感脆嫩,有杏仁香味,含丰富的蛋白质、文生素C,核黄素,所含的多糖对治疗肿瘤、腹水、痔疮和增强精力等有显著功效,受到医药界极大关注,国内外市场很大。

  巴西蘑菇栽培的原料和技术与双孢蘑菇相似,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0--37℃,最适生长温度为23--27℃,子实体发生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2--25℃。产品可鲜销也可干销。

  大球盖菇 又称皱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等。该菌色泽艳丽、肉质细嫩、口感清香、营养丰富,是国际菇类市场交易的10大菇类之一。欧洲从上世纪70年代就广为栽培,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向发展中国家推荐发展。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栽成功,现在部分地方有少量栽培。

  大球盖菇栽培材料广泛,可用农作物秸秆生料栽培,适应性广,4--30℃均可出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16--21℃,生产周期短,每年可种2--3次,耐粗放管理、产量高。产品可鲜销也可干销。

  杏鲍菇 又名台湾平菇,因具杏仁香味、形似鲍鱼,故称杏鲍菇。该菇质地脆嫩鲜美、营养丰富,有清肠美容的效果,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肉厚,柄组织细密结实,保鲜期长,不同普通平菇,被誉为“平菇之王”、“草原上的牛肝菌”,极受消费者青睐。

  杏鲍菇栽培的原料和方法类似平菇。出菇温度15--25℃,最适温度20--23℃,但产量较低。我国台湾、福建、广东生产,主要用于出口或鲜销,价格是普通平菇的数倍。

  柳松菇 又名柱状田头菇、杨树菇、茶新菇,日本人称柳松茸,云南人叫柳香菌。该菌脆嫩香浓、口感特佳,适宜多种烹调方式,也可加工成干品、罐头。该菌还具祛湿利尿,健脾和胃,治疗肾炎、水肿、腰腿痛等功效,在市场上极受欢迎,目前国内仅有少量栽培。

  柳松菇的栽培原料和方法类似金针菇,出菇温度10--28℃,最适温度20--25℃,适宜在春末夏初、秋季出菇,综合效益高过平菇和香菇。

  灰树花 又叫贝叶多孔菌、栗子蘑、千佛菌、莲花菌等,日本人称舞茸。灰树花形若菊花,味如鸡丝,香气诱人,堪与干巴菌媲美。其蛋白质含量高且易为人体吸收,还含有多种文生素和矿物质,除具较高食用价值外,还有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常食用能益气健脾,补虚扶正,是脍炙人口的营养保健品,在日本早已人工驯化栽培,近年国内浙江、河北已形成基地生产,云南也引种成功。

  灰树花出菇温度15--27℃,最适温度18--22℃,适用于多种原料和方式栽培,以阔叶树木屑和棉籽壳为主料,脱袋覆土栽培效果较好。但抗杂菌能力差,不宜生料栽培,管理有一定难度。

  鸡腿菇 又名毛头鬼伞,幼嫩时菌肉肥厚细嫩,营养丰富,味似鸡肉,老熟后菌褶变黑并潮解成液滴下落,失去商品价值。具有益脾胃、助消化、清心安神、治痔、降低血糖血脂等功效,是较好的食药兼用菌。

  鸡腿菇出菇温度10--28℃,最适14--22℃,耐粗放管理,可用多种农作物秸秆、多种方式栽培。菌丝抗老化能力强,可先制好菌袋,需要时再脱袋覆土出菇。产品适宜制作罐头或脱水速冻。

  1.3珍稀食用菌的特征

  “珍稀食用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按字面理解,“珍”指宝贵,贵重“, 稀”是指少。一些食用菌之所以被称为“珍稀”,除了作为食品其本身具有独特的风味、口感和上乘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外,数量的有限性是一个重要因素。总结珍稀食用菌的特点,一是味道鲜美,口感极佳,既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又有很高的药用效果;二是能烹调出几道甚至几十道各具特色的佳肴;三是栽培技术不难,凡是栽培平菇、金针菇、香茹的茹农都有条件栽培珍稀食用菌,既可自然温度栽培,也可进行工厂化生产;四是既可鲜销,也可加工干制,经济效益高;五是市场广阔,既可出口,也可内销,其卖价是平菇、金针菇和香菇的3-6倍

  2 珍稀食用菌的发展现状

  2.1 珍稀食用菌在国内市场的现状

  珍稀食用菌的人工栽培方面,各种新开发、新引进的珍稀食用菌品种不断增加,如姬松茸、鸡腿菇、杏鲍菇、茶薪菇、大球盖菇、杨树菇、虎奶菇、半舌菌等,已经引起各地菇农的重视,成为市场上最有增产潜力的人工栽培品种。品种多样性,不但增加了市场竞争力,调节了产品结构,文持市场中的动态平衡,而且促进了我国食用菌生产可持续、稳定发展。

  在珍稀食用菌加工方面,我国大多数食用菌加工已基本淘汰原始的加工形式,步入了机械加工和容器加工的阶段,主要加工形式是机械热风干燥、冷藏保鲜、浸渍和制罐加工。鲜品是国内市场食用菌产品的最主要流通形式,干品、腌制品、罐头是我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的主要商品形式。绝大多数食用菌均可干制保存,尤以香菇、耳类为主。腌制品包括:盐液腌制和醋液腌制,主要品种有蘑菇、平菇等。罐头包括硬质罐容器包装和各种软包装,主要以双孢蘑菇、草菇、银耳为主。除了目前的脱水烘干制品、罐头制品、腌制品外,已经开发出了速冻制品、真空包装制品、饮料、调味品、方便食品、药品等。

  2.2 珍稀食用菌在国内的生产现状

  国内市场仍要以珍稀食用菌为主攻方向。因为珍稀食用菌口感好、价格高,较容易打开国内市场。这里讲的珍稀食用菌主要指姬松茸、杏鲍菇、真姬菇、滑菇、鲍鱼菇、灰树花、杨树菇、大盖球菇、鸡腿菇、阿魏菇、姬菇等。在国内市场上,目前重点发展的是以秸秆为栽培料的食用菌,如姬松茸、鸡腿菇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各产区在珍稀食用菌生产中要重点发展耐高温的食用菌,如春夏之间出产的鲍鱼菇,恰好可填补市场空白,不管干品还是鲜品都有较强的竞争力;杏鲍菇、真姬菇是国内市场销量较大的品种。

  2.3 珍稀食用菌发展的调整战略

  “出口靠常规品种,内销靠珍稀品种”这是食用菌栽培专家为近年食用菌生产指出的方向。

  第一,要改变经营理念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从产量和经营规模型向质量与效益型转变,切忌一哄而上,只有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发展规模,防止以规模求效益。

  第二,从干品生产与经营向干、鲜并重乃至以鲜为主转变。食用菌作为蔬菜,烘干或晒干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环境下的一种有效方法。随着时代进步,除个别品类外,人们均将选择鲜食。

   第三,从干、鲜品粗加工,原料型向精分类、精包装、商品型转化。新品种从一开始试种,在技术规程上就必须从严;在商品质量上必须适应国际标准;在包装上必须适应超市需要。

  第四,在出口上,除日、韩等国及港、台地区外,应面向全球。全球食用菌市场潜力巨大,全世界凡有华人、日本人、韩国人的地方就有食用菌的消费市场。

  3 珍稀食用菌的未来发展方向

  3.1产业化标准化生产

  变分散生产为集约化、产业化生产,变手工生产为自动化、标准化生产,才能实现企业化管理,提高食用菌生产经营水平,实现高产优质,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我国食用菌生产企业的产业化水平比较低,有待提高。

  3.2 品种多样化

  以前,我国食用菌栽培最普遍的是城郊蘑菇、草菇、山区香菇、黑木耳,栽培种类单一。现在,一地多用同时栽培几种食用菌。南方一些重点产区掀起了银耳热、香菇热和竹荪热、灵芝热,而北方地区也掀起了平菇热、香菇热、木耳热、灵芝热。无论是把食菌纳入菜篮子工程,还是高效农业、创汇农业、开发性农业、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种类都应多样化,并要根据当地条件有重点地发展。

  3.3 发展出口产品

  我国加入WTO后,食用菌产品向国际市场迈进,已经是大势所趋。若要想打开国际市场,就必须要坚持以食用菌产品出口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应当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加强食用菌新品种保护技术研究,食用菌野生资源的采集驯化研究等方法,重视和促进我国食用菌品种自主知识产权保护。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增强食用菌产品出口业务。目前,我国食用菌出口有很大部分是外商自己寻求货源的,如何在此基础上建立友好的贸易伙伴关系、加深沟通合作,对于有进口权的经营单位值得深思。我国食用菌发展,应主动出击国际市场,建立贸易机构,拓宽企业的经营渠道,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3.4 实施科技发展战略

  积极培养食用菌生产科技人员,建立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挂钩合作,开发食用菌良种和新品种,生产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系列化名优产品,探讨各种新的栽培技术、方法和替代资源。实现栽培技术设备化和机械化,提高食用菌的生物效率。

  3.5 开发深加工产品

  加强食用菌产品的深加工力度,充分发挥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生产保健品、药品、食用添加剂、加工食品等,提高食用菌的利用价值,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结论

  目前,各种珍稀食用菌在全球尚未形成高度机械化生产,我国应利用人力资源和栽培技能等优势,占领国际市场。对价值昂贵的珍稀食用菌,目前国内消费水平还没跟上,必须通精选保鲜或盐渍、干燥等加工方式出口,根据地方特色打出品牌,在国际市场争取一席之地,逐步辐射形成优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珍惜食用菌行业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致谢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王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

珍稀食用菌的研究和现状分析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