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发展差距的衡量与缩小的路径毕业论文任务书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针对在我国地区差距研究和指标度量上存在的局限,利用人类发展指数法,量化我国各地区在人均GDP、受教育程度和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三个指标上的差距,对总体的发展差距和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做出估算与评定,并对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路径,为我国制定地区发展战略和协调地区发展提高理论参考。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文在收集整理了反映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教育和出生时预期寿命数据的基础上,利用UNDP的人类发展指数法估算了按地区划分的收入指数、教育指数和出生时预期寿命指数,并计算了按地区划分的人类发展指数。基本结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人均GDP上的差距始终是最大的,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都呈扩大的趋势;教育发展差距是最小的,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没有明显的变化,教育发展差距的扩大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阶段;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的差距呈现出整体缩小的趋势;人类发展的绝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短时期内没有明显的缩小趋势。在此基础上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了影响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市场化和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等。要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从这几个路径着手。
三、计划进度
2006年12月:确定论文题目,收集资料
2007年1月:撰写论文开题报告与外文翻译
2007年2月:撰写论文文献综述
2007年3月:对论文正文的总体构思,撰写论文初稿
2007年4月: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
2007年5月:根据指导老师意见进一步完善论文
2007年5月底,论文定稿
四、主要参考文献
UNDP. 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2000(10)
蔡昉、王德文、都阳.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1(2)
董先安. 浅析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经济研究2004(9)
范剑勇、朱国林.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管理世界2002(7)
龚优堂、谢丹阳.中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经济研究2004(1)
林毅夫、刘培林.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3)
王小鲁、樊纲.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4)
王小鲁.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经济研究2000(7)
魏后凯.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2(4)
杨永恒、胡鞍钢、张宁.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经济研究2005(7)
张晏、龚优堂. 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经济研究2004(7)
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学思考.经济研究2000(6)
Sylvie Démurger.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经济研究2002(9) 635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