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发展差距的衡量与缩小的路径 第2页开题报告
论文研究的意义: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是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大课题,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意,因此研究地区差距问题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地区发展差距问题的研究,尤其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人均收入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相当的深入,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这些文献中,主要是对中国地区收入差距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与论证。但是,对地区差距的研究偏重于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在指标的度量上侧重于人均收入(发展数量方面),没有将各地区受教育程度和卫生健康状况(发展质量方面)等社会指标纳入研究范围。针对在中国地区差距研究和指标度量上存在的局限,本文利用人类发展指数法,克服了原先在研究我国地区差距问题上存在的度量方法的不足,使发展指标构建更加系统全面。
本文对“发展”的含义演变过程进行了简要的回顾,指出了“发展”的科学内涵,并根据“发展”的内涵构建了HDI指数,度量指标不仅包括人均收入,更涵盖了受教育程度、人均预期寿命等社会指标,更能体现出协调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宗旨,与目前我国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存在共同的意义,证实了使用HDI指数的意义与科学性。所以可以借鉴HDI指数,建立能够综合体现经济发展、人民生存状况以及各方面能力(包括教育、健康、就业等)、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使得这套全面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指标体系准确反映科学发展观的事实情况。
使用HDI指数,量化中国各地区在人均GDP、受教育程度和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三个指标上的差距,对总体的发展差距做出了度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区发展差距的现状与演变趋势。目的是综合反映中国地区差距的现状以及各地区在人均GDP、受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卫生健康)上的发展情况,可以间接反映出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偏离状况,为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缩小地区差距提供坚定的现实依据。
根据对地区发展差距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缩小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措施与政策建议,这些措施不仅涉及到市场化、城市化、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经济领域,更涉及到教育与医疗卫生领域,政策建议系统全面,为我国制定地区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地区发展差距的缩小是一个长期任务,政府在仰制地区发展差距扩大方面存在一定的政策选择空间。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政府将同时面临经济高速发展与地区发展差距缩小的两难选择。如何将差距调控到适度的范围,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论文的提纲:
一、引言
简述目前地区差距问题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引出本文的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主要指标与度量方法
简要介绍“发展”基本概念的演变过程、并根据“发展”的内涵确定人类发展指数的构建方法与度量指标。
三、资料来源、数据整理与估算结果
(一)人均GDP指数
(二)教育发展指数
1、成人识字率
2、综合毛入学率
3、教育发展指数
(三)预期寿命指数
(四)按地区划分的人类发展指数
四、从时间序列角度分析地区差距问题
(一)地区人均GDP差距的状况与变化趋势
(二)地区教育发展差距的状况与变化趋势
(三)地区卫生发展差距的状况与变化趋势
(四)地区发展差距的状况与变化趋势
五、中国地区发展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使用SPSS统计软件从经济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和对外开放程度三个方面,11个指标对中国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做了主成分分析,并分析了各个指标与HDI指数间的关系。
优、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路径分析
从市场化、城市化、产业结构、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五个方面对缩小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路径作了分析。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
简要介绍本文的结论与政策建议。635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地区发展差距的衡量与缩小的路径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