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第3页
4.抓好混凝土成型后的养护和成品保护
混凝土浇筑后毕业论文
http://www.youerw.com/ 论文网
http://www.youerw.com/免构件的整体强度遭破坏。
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评价方法
混凝土中的砂、石、水泥胶体中的晶体和未水化颗粒组成了错综复杂的弹性骨架,主要承受外力,并使混凝土具有弹性变形的特点;水泥胶体中的凝胶、孔隙和界面初始微裂缝等,在外力作用下使混凝土产生塑性变形,其孔隙、界面微裂缝等缺陷往往是混凝土受力破坏的起源。
5.混凝土渗透性试验方法
5.1混凝土的渗透性能
大量研究表明,混凝土的渗透性能与其耐久性能有着紧密地联系,混凝土的渗透性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混凝土的渗透性是指气体、液体或离子受压力、化学势或电场的作用,在混凝土中渗透、扩散或迁移的难易程度。通常来讲,渗透性低的混凝土,其耐久性一般是比较好的。国际上现在应用的抗渗性能的试验有三类。
(1)渗透系数法
所谓渗透系数法,是利用流体在一定压力条件下通过被测对象的孔隙,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渗透的原理研究混凝土渗透性的方法,有水压力法、表面吸水法、透气法等。我国国标推荐抗渗等级法测定硬化后混凝土的抗渗标号,采用高度为150mm的圆台形试件(顶面直径175mm,底面直径185mm)或采用直径与高度均为150mm的圆柱体试件,6个试件为一组;试验时,水压从0.1MPa开始,以后每隔8h增加水压0.1MPa,当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断面呈渗水现象时,即可停止试验,记下当时的水压,将每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压力通过公式计算出一整数,即得到硬化后混凝土的抗渗标号。另一种常用的渗透深度法是通过试验测得一定时间压力液体渗入混凝土的深度,并以此评价混凝土渗透性。总的来说,渗透系数法适用于低渗透性的混凝土。
(2)电参数法
电参数法是指通过各种试验方法测量混凝土材料在不同饱和溶液条件下的电阻(或电导、电导率)、通电量等电参数,并以此评价混凝土的渗透性。直流电量法通过给受检混凝土试件两端施加电压,记录电流值,计算6h的通电量来评价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此种方法因其操作简便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混凝土渗透性评价方法。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首先,它进行的是过程的测量,较费时;其次,对于高性能混凝土,其密实度高,电阻值大,电流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稳定,给测量带来一定的困难;再次,由于施加高压,检测时间长,作为介质的溶液和试件本身有温升现象,这样会消耗一部分电量,影响测试的准确性[15]。
(3)离子扩散系数法
扩散是当物质有浓度而无压力差时,物质在介质中传输的形式,这种过程可通过德国学者菲克的两个经验公式进行定量的描述[16]。试验方法有自然扩散和电迁移两种。NEL法就是清华大学教授提出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快速测定法,是基于离子扩散和电迁移提出的试验方法,与自然扩散试验不同,它采用真空抽吸的方法加速混凝土的试件饱盐,而后在低压(1~10V)对饱盐混凝土试件的氯离子扩散系数进行测定。这种试验方法通过电场来加速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迁移,大大缩短了试验时间。试验证明,NEL法适用于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灵敏地反映混凝土渗透性的细微变化。它可在混凝土饱盐后,5min内完成测量,是现有的电测方法中最快捷的一种。
5.2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对其耐久性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冻融破坏是指混凝土在负温与正温交替循环作用下发生剥落、开裂、强度降低、结构疏松乃至破坏的现象。冻害机理的研究一直在持续进行,形成了一系列的假说:冰冻的早期观点、静水压假说、渗透压假说。因此,抗冻性能是混凝土耐久性的另一个评定指标。我国存在的试验方法有快冻和慢冻两种,但对采用快、慢冻法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不少学者认为,人们忽略了混凝土的吸水性、吸湿性以及混凝土孔隙体积吸湿性之间的区别,根据抗冻试验确定的抗冻等级只能反映在规定饱水状态下混凝土的抗冻性,并不能反映混凝土在大气中的真实抗冻性,其结果是吸水性低的混凝土冻融循环次数多,抗冻等级高,但混凝土的吸湿性及混凝土中微毛细孔内的吸湿性却都可能较大,在处于实际应用的大气环境当中,混凝土的含湿率,特别是相对于混凝土孔隙体积的含湿率反而更高,导致混凝土的实际抗冻性并不一定好,甚至比抗冻等级低的混凝土还差。孔隙内部含湿率高的混凝土,会加剧空气中腐蚀性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及混凝土内部钢筋的锈蚀等,导致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抗裂性和抗渗等耐久性能的下降[17]。
5.3混凝土碳化试验方法
一般情况下,早期混凝土呈较强的碱性,由于空气中的CO2侵入混凝土中,与水泥石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PH值下降,称为混凝土的碳化。碳化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构件受力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最大危害是引起钢筋锈蚀,从而影响混凝毕业论文
http://www.youerw.com/ 论文网
http://www.youerw.com/的研究建议
(1)扩大高性能混凝土的宣传、推广与工程应用。一些施工、监理和设计人员对现代混凝土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阶段,对矿物掺合料的大量使用心存疑虑,不了解高强混凝土只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种,将两者混为一谈,因此,加强人们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认识尤有必要。
(2)进行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应积极开发高新技术材料,包括新型化学外加剂、矿物外加剂、聚合物、复合材料等,同时研究采用这些材料所带来的技术优缺点,大胆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通过实践积累数据,建立真实可靠的数据库。
(3)加强科技投入,为建立性能数据库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利用试验室的快速检测和现场的暴露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一旦快速检测与暴露试验的关系建立起来,就可以用快速检测的结果来预测混凝土的长期性能,从而建立起混凝土耐久性试验室快速检测和现场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数据库。
(4)建立混凝土耐久性国家标准。我国混凝土工程需要有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性能标准,一旦标准建立将有助于改进我国混凝土的配制和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7.温度裂缝成因分析
7.1温度裂缝形成机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