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重要体现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几代领导人对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都在不断进行探索,对其之理解与实践也在不断地走向成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优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大又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一举动进一步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中国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涵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们党在认识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新时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说明“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怎样才能在思想观念上真正确立起科学发展观?又应如何把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地贯彻到具体实践中去?我们只有正确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及其提出的社会背景,才能让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并使之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在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过程中确立的。其基本观点包括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的本质是为实现本阶级利益的阶级斗争,政治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政权,政治的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等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经济与政治的辩证统一关系入手,科学地揭示了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结成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并同一定发展阶段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正是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要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社会生产方式对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它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在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下寻找政治问题的答案。而持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人看不到政治对经济的依赖关系,他们把政治和经济割裂开来,甚至把政治思想看成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今天,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坚持的政治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经济发展解决政治问题,理直气壮地讲政治,以政治建设保障经济发展,从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只有把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更好更有秩序地进行,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彻底的革命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明确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充分指明了政治的本质就是为实现本阶级利益的阶级斗争。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或文护本阶级或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当然,这里所讲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和斗争,还包括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政治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以及为巩固自身既得的政治利益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所从事的建设性工作。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核心问题是国家的政权问题,所以任何阶级都必然把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权作为自身政治活动所追求的首要和根本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革命胜利后,在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上进行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党不畏艰险,继续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显著的成就都是在不断进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上层建筑的过程中逐步取得的。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今天的科学发展观,足以说明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只有破除旧体制障碍,不断进行理论与实践创新,与时俱进,以民为本,才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所赋予的时代蕴意。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内容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具有广泛的实践性和显著的发展性。不同的时代对政治有不同的内容解释。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政治的主要内容和含义就是阶级斗争和阶级关系,中心任务是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当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政治的主要内容就应该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对经济落后、工业化发展不足的国家尤为重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由于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内涵,紧紧抓住了和平与发展的主题,重视“经济方面的政治”,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国家政权稳固后,就应尽快壮大我们的物质技术基础,即要用经济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因为只有经济建设上去了,综合国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巩固和文护国家政权、文护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文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全党全国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在发展生产力上大做文章。特别是党的十优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是顺应了历史的要求,立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增强了党的执政地位,把握了政治建设的规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当代价值。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根本核心,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谈到人的发展时,首先指的是“个人的发展”,指个人精神、智力、体力等各方面充分自由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解放的基本内容是人类获得自由,是人类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这一结果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追求的终级目标。马克思主义政治十分强调人和社会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就是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寻求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相协调的途径。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人民群众为政治主体,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的归宿。认为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社会的一切;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社会的历史。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而且也充分说明“以人为本”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
众所周知,建国后的一段时间,由于没有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科学内涵,忽视了对人的权利与利益的尊重,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重新端正和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及政治路线,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首先保证了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使近2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日益显著的成就,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和创造力,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民为本”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在不断总结自身实践经验教训与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确分析当代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政治的科学内涵后又一次旗帜鲜明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适时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对于科学发展观当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2004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作了深刻阐述。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显然,这里讲的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发展目的问题。这就是说,我们的发展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是相一致的。首先,它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它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主体,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最后,它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主体,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蕴涵着丰富的人本关怀,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充分揭示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系。
可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新时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它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把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归宿,把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强调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成果,适应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要求。十七大又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顺应党心、民心,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总体潮流,党章的修改,必将指导党的工作打开新局面,创造新境界。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新时期中国科学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政治观,它不仅强调政治和经济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且更多的表现在对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认识与把握中。这些规律虽都有人的活动和主观能动性在里面,但却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性质。只有尊重客观规律、遵循并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才能使整个社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新时期中国科学的运用和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党正确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战略决策,并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路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的问题也有不少,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导致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压力不减,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资源环境也亮起了红灯:耕地正在逼近18亿亩红线,缺水威胁着400多个城市,水污染问题也在步步紧逼,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做法远没有禁止。针对新时期发展中的一些特点,我们党正确地认识了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又一次正确地解读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凸显了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果断而英明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全面发展”就是指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又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精神支撑;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几年来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又好又快发展,是时代的选择,是科学的选择,是我们党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继续深化,更是迈向现代化的中国对发展路径的坚定抉择。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重要体现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