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微博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现状
“2007年,饭否网推出微博,这是我国最早的微博网, 2009年7月,我国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互联网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从此,微博在中国进入发展的热潮时期,用户快速增长,2010年微博在我国快速发展,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5.13亿,占全国人数的38.3%,这些网民中,有48.7%的人在使用微博。”[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2-1-16]因此,2011年被称为“微博年”,人们悄然进入了一个信息传播的新时代——微博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也成了突发事件传播的主要载体。
首先,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形成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它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也优于互联网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结合体,它是以聚集、融合、分享为特征,是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融合在一起的新型信息传播模式。
其次,微博等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出现了明显的良莠并存的现状。一方面,微博拥有广阔的信源、极快的传播速度、海量的信息、极强的互动性、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等优势,传播效果显著。在最近的4·20四川雅安地震中,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震后53秒,通过微博发布了地震信息。之后在事故发生后的近一小时,微博上出现 1300多条与地震相关的信息,微博成了媒体得到灾区信息、灾区对外联络的主要渠道之一。随后,微博主页出现以 “雅安地震”为主题,包括对灾情信息、雅安寻人、雅安求助、微辟谣、微公益等的微讨论,微博上地震信息议题给人们和社会带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微博信息传播门槛低、把关弱化,容易滋生虚假信息且传播易情绪化,也给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带来严重的噪音和干扰。
而三大传统媒体则略显被动,它们正在纷纷思索,如何更加深挖自身优势,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突破,力挽狂澜,形成特色。
综合来看,微博时代的突发事件传播正在呈现比以往更加的快速化、信息爆炸化,人人都能成为信息发布者,在今天,信息的甄别也成为每个媒体人和受众的必修功课之一。
二、微博时代突发事件报纸报道的困境
面对微博媒体的强势崛起,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则显得岌岌可危,信息获取渠道狭窄、版面容量有限、新闻报道滞后和传播效果日益削弱使其陷入突发事件这一重大新闻题材的竞争困境。
(一)信息渠道狭窄
新闻信息线索是优质的新闻报道之源。微博时代,突发事件发生时,因微博信息传播低门槛、便捷性,事件的受害者或目睹者通常会选择上网或是发微博发出信息,同时,微博中人人都可以发布、搜索、转发与事件相关的信息,无形中更增加了新闻线索的扩散。人人都是通讯员、个个都是传声筒,因此,微博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拥有天然的线索来源优势。
而相比之下,报纸的信息获取渠道却比较狭窄。首先,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较少有受众想到通过给报社打热线电话,传真等方式传递线索。然而一些报社却仍固守传统思文模式,不思进取,仅仅坐等家中,仅通过政府提供信息、记者采访、新闻热线、关注权威媒体报道等途径来获得突发事件的信息,思路狭窄,信息单薄。其次,一些实力较强的报纸,虽已拥有自己的官方微博,信息获取渠道有所拓宽,但它们的微博并没有充分利用,实际效果微弱。在拥有5亿用户的微博媒体面前,还是显得信息渠道狭窄。
(二)版面容量有限
人类获取信息的最原始初衷之一,就是希望通过了解信息进行正确判断,从而确保自身安全。在突发事件中,由于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强烈危险及破坏性,人们的这种信息获取心态就变得愈加强烈,人们希望获取更多的突发事件信息,渴求通过大量的信息来了解真相,从而寻求自身的安全或者内心的稳定。
然而,报纸的信息量受版面容量所限。众所周知,通常报纸的版次都是固定的,即使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可以临时增加版面,但也仍然有限。同时,在突发事件发生的同时,其他新闻事件也会发生,考虑到报纸的地域性等特征,本文来自优*文-论'文&网,
毕业论文 www.youerw.com 加7位QQ324~9114找原文也必须为其他新闻事件留下版面,如此而来,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总要受到版面的限制,报纸媒体不得不权衡再三,有所舍弃。而微博虽有140字的容量限制,但它没有数量限制,可以不断滚动发文,同时,它还可以通过超链接,引入更多讯息,“虽然碎片化严重但却容纳了海量。”[李亚菲.浅谈微博的碎片化写作[J].新闻世界.2011,(05)
]因此,相比之下,微博时代报纸在突发事件中呈现出信息量不足的劣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微博时代突发事件报纸的应对策略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