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研究 第3页

更新时间:2016-10-9:  来源:毕业论文
(二)社会功能的偏颇
“新闻评论节目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三方面,其一,解读社会;其二,引导社会;其三,监督社会。”[ 曾文康.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现状与未来[J].声屏世界,2009,(8)]电视新闻评论通过电视媒介这个载体,将带有观点性、倾向性的信息更加形象地传达给受众,从而实现这三方面的功能。
当下的电视新闻评论多侧重于社会监督而忽视其社会解读和社会引导功能。作为新时代的媒体,电视新闻评论不仅要找出问题,强调问题存在的危害性,更要加以引导,以便舆论导向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纵观当下的电视新闻节目,注重画面、同期声、音响、音效、新闻链接等多种手段,多以揭丑为己任。但是,这些揭丑和鞭挞,往往避重就轻,缺乏具有建树性的观点,其言辞多以“相关部门值得深思”、“相关负责人疏于职守”等模糊语言一笔带过,不再深入探究。这样的监督既不深入也不彻底,在关注热点的热度退下之后,很少会有平台来反馈,所关注的这个焦点问题是否得以解决。在观众关注较多的话题上,多数电视评论节目会纷纷跟风,只会造成这些热点关注负面化,对峙、矛盾白热化,甚至会演变成新闻炒作和恶意追捧。
“郭美美”和“中国红十字会”的丑闻拉锯纷争早已众所周知,在舆论的监督下,中国红十字会暴露了很多的弊端和体制漏洞。在汶川地震后,直至雅安地震前,将近两年的时间,在舆论的监督下,中国红十字会的重整和肃清,非但没有获得受众的认可,相反红会的信誉却直线下降。雅安地震中,红会所筹的的善款与其他慈善组织相比较,更是寥寥可数。中国红十字会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主要因素。但是,如果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能够站在新闻事件本身之外的高度提出建设性的观点,给予中肯切合实际的建议和引导,发挥其灯塔般的指引功能,给予恰当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监督其改制,和纠缠与郭美美的炒作之上,历经两年改进的中国红十字会,未必会有这样的结局。
(三)评论选题的偏狭
新闻评论的选题至关重要,电视新闻评论选题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了。由于《焦点访谈》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央视,认为只有曝光只有批评性节目,才算是新闻评论节目。电视新闻评论不等同于舆论监督,更不能把舆论监督等同于批朴浓道。一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人认为,只有批评类的节目才能获得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得到受众认可,才能实现节目的品牌效益,这种选题观念的偏狭性,正在引导受众走进误区。
央视的选题,则更多受到社会影响的限制。2003年,“非典”病毒最早出现在广州。在广州出现之后,由于受到政治层面的要求,全国的媒体对于这种初现端倪的新型流感的报道竟然集体失声了,央视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诸如《焦点访谈》更是三缄其口。本文来自优*文`论'文&网,毕业论文 www.youerw.com在没有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来处理这种突发疾病的时候,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社会恐慌,考虑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作为新闻评论界的指向灯,央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这种责任缺失。由于地方电视台视野有限,在针砭时弊方面,不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所存在的问题。而在讴歌社会新风尚方面,往往又演变成歌功颂德的模板。诸如在地方电视新闻评论报道中常见的就是诸如环境、食品安全、社会治安、保障民生等方面给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在某位领导出现之后,雷厉风行的手段和措施,使得这个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群众人人称颂。这种模板使得这种正面报道失真,也大大降低了群众对此类新闻的兴趣。
此外,新闻信息共享的时代,也给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新闻同质化的现象不可避免。但是同一个新闻信息,不同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该根据自身风格定位,选取不同的角度。在面对某一新闻素材时,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取合适的立意和高度。
(四)主持人机械化
评论是新闻评论的核心,而主持人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代言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是将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立场和观点陈述给受众,为电视受众解读新闻事件,实现其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一名合格的主持人是塑造节目品牌形象和价值的必备元素。但是,纵观当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多数主持人并不是表述自己的观点,其新闻见解并不符合电视受众的需求,观点的高度和深度也达不到节目的需要。为了节目需要,主持人们不得不将记者或者是编导提前准备好的稿件阐述出来,话语机械僵硬,语态和体态也不自然。既不敢讲真话,也不敢讲实话,不能深入透彻地解读新闻,遇见问题不是隔靴搔痒,就是讽刺迎合受众,做不到针砭时弊,更提不出实质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央视新闻评论节目《马斌读报》,曾以其幽默风趣的节目风格和犀利透彻的新闻剖析,赢得了广大受众的认可。2009年4月,马斌离开了《马斌读报》后,该节目几经更换节目主持人。而这些更换的主持人,从语言到观点无一不模仿和沿袭“马氏风格”,毫无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语言以及表述方式,都在极力模仿马斌。但是在受众已经将马斌和《马斌读报》形成捆绑式的名牌效应之后,更换主持人也无法阻挡这个节目,逐渐地淡出观众视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研究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