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试析网络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新闻敏感 第4页

更新时间:2016-10-9:  来源:毕业论文
三、新闻敏感在网络环境下遭遇的挑战
从总体看,网络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新闻敏感与传统技术时期的新闻敏感相比,表现的既有有利的进步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网络新环境给新闻从业者的新闻敏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新闻从业者要想在当代继续“挖粪”运动,就要从深处入手,挖掘出新闻敏感在网络环境下遭遇的挑战,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一)新闻真实性难以核对
新闻敏感是指新闻从业者对客观事物中是否含有新闻价值的一种判断能力,它的前提就是其客体必须是客观事物,即是真实存在或发生的事实。只有保证对象是真实的,才有新闻敏感的后续作用。所以说,新闻敏感不止包括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还包括对事件真实性的核对。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受众的注意力已经成为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 各大新闻单位之间为此拉开的争夺大战也已爆发, 这种情况下, 造假这种卑劣的手段横空出世。一些新闻从业者为了在新闻领域有所建树,在发现网上爆料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时,为了抢夺新闻的第一家发布单位宝座,往往在不核对其真实性的前提下就直接报道,导致假新闻愈演愈烈。例如2011年“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的假新闻,在这场“新闻事故”中,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的新闻从业者,为了争分夺秒地发布新闻,在没有对新闻来源和相应信息进行核对的情况下,以新闻敏感为出发点,判断出其巨大的新闻价值后,第一时间参与到这场假新闻的传播炒作之中,造成虚假新闻被放大的严重后果。本文来自优*文`论'文&网,毕业论文 www.youerw.com
(二)新闻敏感价值取向扭曲
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事实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构成新闻的特殊要素的总和。总和数越大,价值就越大。而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正是新闻从业者不可缺少的新闻敏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新闻敏感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也各不相同,但大方向是不应该改变的。在网络时代,新闻界面临着同行竞争更激烈,受众注意力反而更稀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新闻从业者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迎合一少部分受众的低俗趣味,新闻敏感价值方向转变,“黄色”新闻泛滥,同时为谋取私利,“商业新闻”也大行其道。种种这些,让人们对国内新闻界的整体风向捏了一把汗。当然,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对新闻界的不正之风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行政监管的力度,效果还是有一些的。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这股不正之风,一定会被遏制住。
(三)独家新闻渐少
新闻敏感最主要的表现是发现新闻,特别是比别人都先发现新闻。说的更简单一些,就是独家新闻。但是在当代,除了央视,独家新闻已经快要退出新闻界了,究其根本,却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信息泛滥。网络时代又被称为“信息爆炸时代”,新闻从业者身处这个时代,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中,但其中大多数是无意义的重复的“垃圾信息”。这些“垃圾信息”不仅没有任何的新闻价值,而且分散了新闻从业者相当一部分的注意力,从而降低新闻从业者的认知能力。长此以往,新闻从业者被这些“垃圾信息”弄得焦头烂额,又怎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找出别人没有发现的独特的新闻价值呢?其次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新闻从业者使用的高新设备越来越多,造成新闻的制作和播出越来越简单。过去从发现新闻线索,到收集资料,采访编辑,直至最后的播出,处处都要新闻从业者亲力亲为,只要他们认真的深入一线,开动脑筋,新闻敏感总能促使他们发现独特的地方,就能报道出独家新闻。但是现在,任何信息根本不用动脑,都能在网上查到,并且所有人对同一问题查到的结果是一字不差,最终的结果,就导致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是千篇一律。更有甚者,直接把别的单位报道的新闻视频的单位标志模糊掉,简单地剪切后就直接播出。新闻敏感没有用武之地,又怎能报道出独家新闻?
(四)寻找新闻线索过分依赖网络
新闻敏感是新闻从业者在长期深入生活、深人生产第一线中由对生活的感悟而产生的。新闻事件的前提必须是事实。这些都要求新闻从业者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但是在当代的大环境下,每天守候在电脑前,在网上获得新闻线索,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与新闻有关的所有工作,都由一部小小的电脑完成,已经成为为数不少的新闻从业者的工作状态。新闻敏感的作用,包括发现新闻,挖掘新闻,报道新闻,一台电脑就能全部搞定。但是,通过这种途径报道出的新闻,新闻敏感没有发挥出本身的作用,在网上查出的资料都是一样的,与亲临现场调查采访不同,没有任何的侧重点,报道出来的新闻作品也只能是千篇一律,流于大众。2013年1月9日,一起记者假扮流浪汉暗访救助站的新闻事件成为社会热点。如果当时这名记者没有深入一线,明察暗访,只是在网上查找一些官方发表的救助站的正面消息,新闻敏感毫无用武之地,也不会挖掘出如此大的黑幕,报道出来的新闻也没有如此大的震撼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试析网络环境下新闻从业者的新闻敏感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