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论屈原文献综述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屈原作为爱国诗人的形象一直被讨论着。作为中国文学的旗手的鲁迅先生也对屈原的精神和文学作品进行了比较全面而客观地论述,一直以来,关于鲁迅先生是如何看待屈原的这一问题也一直被学者所研究。对于鲁迅论屈原的研究可以从论文所涉及的关于屈原精神和屈原作品两个方面来研究。
一、 关于鲁迅对屈原质疑精神和爱国精神及愚忠的研究
屈原的质疑精神集中体现在《天问》中,屈原在《天问》中提出了关于天地、社会、历史等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在《天问》中屈原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己的种种质疑。鲁迅先生称屈原的“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本文来自优%文,论.文/网,毕业论文 www.youerw.com ”[1]吴文《鲁迅对屈原的研究》一文认为,鲁迅是“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高度评价了屈原的大胆怀疑精神”[2],认为鲁迅对屈原质疑精神的研究的深度在于,鲁迅 “已经认识到思想、思潮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一定思想意识有着深刻的关系。”[2]程凯华《鲁迅论屈原》一文认为,鲁迅肯定了屈原对传统观念的怀疑批判精神。在屈原一百七十多个问题的背后,“我们更能接触到屈原那关心楚国现实、政治的焦虑而急切的情感脉搏”[3],正是因为屈原政治的失意和内心的苦闷,才“使他对传统的、自然的、历史的、宗教的、伦理的观念都产生了大胆的怀疑”[3]。
屈原的爱国精神也一直是被人们所铭记的。对与屈原的爱国精神鲁迅先生也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卢斌卡《鲁迅视野中的屈原》就探谈到:鲁迅“高度赞美了屈原的爱国热忱”[4],然而,在屈原的心目中,“天与人、王道美政与现实历史、君主与圣王”是合二为一的。然而鲁迅看重的正是屈原的爱国思想,“而这与鲁迅所处的历史条件有关。因为鲁迅身在异邦,目睹国土支离破碎、风雨飘摇,他心急如焚,正想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奉献给自己的祖国。”[4]高旭东《论鲁迅与屈原的深层精神联系》一文就认为,鲁迅与屈原有着深层的精神联系,表现其一就是两人的爱国情怀。“鲁迅想使中华民族振兴的爱国主义,从留日期间、五四时期到后期,则是始终没有变化,或者说,鲁迅一生思想变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怎样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的方法有不同的认识,而拯救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则始终如一。而在古代中国的大诗人中,爱国意识最强烈的应首推屈原”[5]。在相似的背景下,鲁迅与屈原在精神上发生共鸣石合情合理的。
虽然鲁迅是极力肯定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但是对于屈原爱国情怀中表现的忠君意识则是大力批判的。林文纯在《漫议鲁迅评屈原》一文中谈到鲁迅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屈原的强烈影响与熏陶,然而,两千多年的差距使得“鲁迅的某一部分感情领域里,似乎不那么喜欢屈原”,“他认为屈原的作品属‘帮闲文学’。”[6]所以鲁迅将焦大、新月社和商务馆比附屈原的借古喻今,“是反映了他对屈原的某一方面的批判态度”[6]。之所以批判他的原因是屈原“忠而获咎”。胡亚元《鲁迅论屈原》一文也认为,屈原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是助统治者文护其统治的一种‘帮忙’行为”[7],屈原的忠君是忠于权力、忠于楚王,他同情人民疾苦的背后也是要文护楚王的地位。其实屈原的爱国思想包含的第一点就是“存君兴国”一般封建时代的有识之士的爱国思想总是和君王联想在一起的,所以,屈原的忠君思想也就不奇怪了。又因为屈原的宗国观念非常强烈,所以鲁迅对此一阵见血的加以揭示“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
二、 关于鲁迅对屈原文学作品的研究
鲁迅对屈原文学作品的论述主要分为对屈原作品文学性的肯定和对屈原作品的文学地位两个方面。
首先鲁迅全面客观的评价了屈原作品的文学性,鲁迅对屈原的《离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离骚》“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8],对《离骚》的形式辞藻都进行了深刻地分析。王吉鹏在《鲁迅与楚辞》中明确指出,“鲁迅高度评述了楚辞的文学成就”,并将《离骚》与庄子的散文置于同等地位,“肯定二者为先秦文学的两座高峰”。除此之外,“鲁迅对楚辞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多元阐释”,指出楚辞“鲜明地携带着南楚自由的基因,同时糅合中原儒家文化的营养,展现出一种‘惊采绝艳’的特质”[9]。谭家斌先生《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鲁迅与屈原》一文认为,鲁迅主要在作品中体现了对屈原的评价,其中第四点是“肯定《楚辞》的艺术风格甚于《诗经》”。对于《楚辞》和《诗经》的不同,“鲁迅认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文采形式上,其次在于‘时’与‘地’上。”[10],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