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ZigBee协议
ZigBee协议(IEEE802.15.4协议)是IEEE802.15.4工作组为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WP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制定的标准,该工作组成立于2002年12月,致力于定义一种廉价的,固定、便携或移动设备使用的,低复杂度、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连接技术,并于2003年12月通过了第一个ZigBee协议标准。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标准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ZigBee协议定义了在个人区域网中通过射频方式在设备间进行互连的方式与协议,该协议使用避免冲突的载波监听多址接入以方式作为媒体访问机制,同时支持星型与对等型拓扑结构。
ZigBee协定从下到上分别为实体层(PHY)、媒体存取层(MAC)、网络层(NWK)、应用层(APL)等。
2.4 ZigBee拓扑结构
ZigBee 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分为三种:星状、网状和混合状。
图2.1 三种主要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
在这三种结构中,星状拓扑结构组网比较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所以本设计中采用星状拓扑结构。
2.5 ZigBee网络设计
本设计组成如图2.2所示,主要由无线温度采集和报警节点、无线入侵报警节点、RS232传输节点以及PC机组成。
图2.2系统的组成
无线温度采集和报警节点:将采集到的温度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再经ZigBee所组成的无线网络发送数据给RS232传输节点;接收从RS232传输节点传输过来的报警信息,进行区域平台的报警。
无线入侵报警节点:根据查询入侵信号(“0”—无入侵、“1”—有入侵),发送报警信号到RS232传输节点,本地与远程的RS232传输节点同时报警。
RS232传输节点:负责接收无线温度采集和报警节点和无线入侵报警节点的数据;监测网络的数据中继;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ZigBee 控制器节点进行周期性的巡检,并将它们探测到的信号以及工作状态信号通过串口发送给上位机(PC机)处理。同时RS232传输节点也可以接受来自上位机(PC机)发送的控制信息,通过无线的方式将超温度阈值的报警信息传达给各相应的无线报警器节点。
上位机(PC机):运行LabVIEW8.6编写的软件系统,进行采集点的状态显示和温度数据显示,然后将设置好的参数通过串口通信送给RS232传输节点,从而实现上位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打印和区域平台报警等功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LabVIEW平台的区域无线报警装置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