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电阻是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是电阻的性质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① 理解绝缘体和导体的概念,能识别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② 知道电阻并理解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与电流、电压无关。
③ 知道电阻的单位和换算。
④ 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二、. 过程与方法
① 创设情景,使学生建立电阻的概念。
围绕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组织学生讨论改变电阻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
②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分析实验和观察实验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体验学习的乐趣以及团队的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通过学生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并且能自己总结归纳。
教学准备
电源、开关、灯泡、电流表、导线、酒精灯、电阻定律演示器
一、引入新课
1、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物质的导电性
教师提问:生活中我们用的导线都是什么材料的??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和点评。
教师提问:为什么许多导体都是用铜和铝制成的,可以用其他的材料(塑料,橡胶)代替吗??
学生回答,讨论。
教师由此引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教师提问:如果把导线的材料用钢或者铁来代替可以吗?
学生讨论。
二、探究与发现:
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不锈钢丝的导电情况。
1、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参考装置见图1);
2、教师补充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碳钢丝、康铜丝及镍铬合金丝的导电情况。
归纳总结: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铜丝的电流比铁丝的电流大。虽然导体都容易导电,但在通过电流的同时也对电流阻碍作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一新的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板书:(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符号:R
板书:(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 1KΩ=1000Ω
三、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同学们已经知道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那么电阻的大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提出问题: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得出电阻的大小可能和导体的种类,粗细,长度 ,温度等有关
学生讨论实验方案:注意控制变量法
第1小组:用长度、粗细相同,而材料不同的三条导线,如:铜丝,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同一个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是否一样,
第2小组:用长度相同的粗细不同的三条铜导线,分别接入同一个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情况,看看是不是最粗那个铜导线连上以后,灯泡最亮,如果是最亮,那就说明导线越粗,电阻越小。
第3小组;用粗细相同的长度不同的三条铜导线,分别接入同一个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情况,看看是不是最粗那个长导线连上以后,灯泡最暗,如果是最暗,那就说明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第4小组;,电路中接入电路,找一个酒精灯加热这段铜导线,应该是灯泡的亮度减弱
师生共同得出:
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交流与小结:
通过探究了解了电阻的大小跟导体材料、长度、粗细关系,导体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越细,导体的电阻应该越大;电阻的大小还跟温度有关系,一般的,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今天你的收获还有哪些?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观察和善于观察的能力
养成学生能动手,善于动手进行知识探究的能力和兴趣。通过实验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控制变量法。
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如何进行实验,如何观察实验。实验后能进性归纳总结,并得到结论
课堂练习检测 练习册,《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