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伴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建立在原有丰富存量资产基础上的产业集群。例如,陈家坪的针织产业集群,是在原有老厂重庆针织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十年的发展,现已由最初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近500家,其中织造厂家约75户,针织染整8户,缝纫制衣约400户,棉毛织机1166台和针织大圆机79台。重庆针织企业主要分布在陈家坪、南岸向家坡、南坪、八公里一带,其中90%以上的企业集中在陈家坪地区。着陈家坪针织产业集群的初见端倪,与之相关的专门从事棉纱销售、及其配件、染化料供应、产品包装货运的第三产业也应运而生,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与针织生产相配套的市场营销体系。现重庆针织年用纱量在1.5万吨以上,年产针织内衣约9000万件,产品以较低档的针织内衣、棉毛衫裤、保暖内衣为主,产品主要销往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安徽、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少量产品通过边贸进入越南、老挝和缅甸等国家。重庆针织的从业人员约有1.5万人左右,加之相关的产业从业人员,总计从业人数超过2万人。2001年销售收入为6亿元,实现利税3900万元。其中利润约为3000万元,产销率达到95%以上。2002年、2003年针织行业状况基本与2001年持平。目前制约重庆纺织服装业发展壮大的主要矛盾是加工场地、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的限制。
3、基于“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牌生产、来资合作及国内外市场互补)”基础上形成的两头(生产、销售)在外的产业集群。例如,朝天门服装加工区,以朝天门为主要销售市场,在朝天门交易市场设店,在主城区附近区县开办服装加工企业户数已达2000多家。每户台车数少则20-30台,多则达到200-300台。平均每户企业的日产服装量为:200-300件/套,如果每户按日产服装220件/套计算,则全年以朝天门为主要销售市场的服装加工产量约:1.7亿件/套)(220件/套*200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