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现代环境科学告诉我们:大自然具有一定的整体相关性。这种整体相关性,把自然中发生的任何现象都和它的整体背景联系起来,这就是整体关联的具有生命过程的自然宇宙观。在这种观点看来,自然宇宙间没有孤立发生的现象,一切都处在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之中,一切都处在一个统一的整体背景的制约之下,一切都是整体关联的。这就是说,人与自然也是整体关联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应该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道教从"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出发,强调"天人合一"共为一体,人与自然万物必须要和睦相处,才能共生共荣。道教并不反对人化的自然,而是主张人改造自然应受道德的约束。道教主张天人合一,对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主张关心爱护万物生命,以谦下的精神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道教总是以积极的姿态,要求人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一切按自然规律行事。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共存于同一个地球之中,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那么人为万物之灵,就有责任和义务协调关照人与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应该积极主动地为文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宇宙空间和自然界之祥和。因此,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不仅是人类社会今天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且应该是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的精神和理念。
三、和合共生:中和之道的现代启示
道教从"中和之道"的思想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态伦理。《太平经》说:"阴阳者,像天地以治事,合和万物。圣人亦当和合万物,成天心,顺阴阳而行"。这就是说,"和合万物","顺阴阳而行",是一种天道的法则,是"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精神的体现。人和自然万物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这就是"天地之大德"。如果任何一方的生命受到危害或威胁,另一方的生命亦会遭到威胁和危害。只有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村",才能使各自的生命延续得到保障。"和合共生"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在和谐生态的整体架构中,应该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进而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推动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全面好转,我们可以从道教"和合共生"的中和之道中得到诸多启示。
第一,道教"和合共生"的中和之道,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从道教"和合共生"的思想出发,我们认为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现代生态和谐的有序推进,必须要重视加强对于对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这一重要启示告诉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中,要注重"三个保护"的真正落实。
1、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当今社会,倡导以人为本,这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毕业论文
http://www.youerw.com济建设的同时,必须要注重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在发展经济、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决不能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而应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时修复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严格防范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2、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生态文明的保护。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我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既要加快物质文明建设,同时又要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强对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为,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
3、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生态和谐的保护。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必须从精神文明建设着手,重视对自然生态和谐的保护,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自然生态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弘扬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第二,道教"和合共生"的中和之道,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从道教"和合共生"的思想出发,我们认为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现代生态和谐的有序推进,必须要重视加强对于对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这一重要启示告诉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中,要坚持实现"四个观念"的根本转变。
1、加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自然观念的根本转变。传统的自然观念是建立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对抗的基础上,这种观念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使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就要应当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对自然的索取也必须保持一种理性的节制。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实现自然观念的转变。
2、加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由于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物质财富激增,于是有人出现了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个人的价值体现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之中,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将自身的幸福体现在和谐消费之中,寻找消费行为与理性需要的平衡点,用人类社会应有的道德伦理去约束无限消费的欲望,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实现价值观念的转变。
3、加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伦理观念的根本转变。一般来说,任何社会形态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伦理支持系统。传统伦理观念所指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文护社会秩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就要求我们把伦理的指向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我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环境,确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新的伦理观念。
4、加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生产观念的根本转变。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就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以自我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为特征的社会,支持和谐社会的生产观念应当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博爱万物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使人类与自然万物在高度和谐统一中相互转换物质和能量,最终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第三,道教"和合共生"的中和之道,对自然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的启示。
从道教"和合共生"的思想出发,我们认为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现代生态和谐的有序推进,必须要重视加强对于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这一重要启示告诉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中,要坚持"四项措施"的全面实施。
1、增强自然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工业化引发了经济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的风险。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全社会逐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质量效益型为基础的可持续的文明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求我们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更要保护好自然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
2、增强自然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要坚持社会法制建设。要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必须要大力加强环保法制建设,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法律保障。建议在我国环保立法工作中,一定要从全局利益出发,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用法律的手段来确保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增强自然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正是由于人类被赋予了对自然界的统治权,人们无法平等地善待大自然,并导致了人类对自然与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因此,我们人类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责任意识,接受社会的监督,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使环境保护成为一项社会性公益事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当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4、增强自然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要加强个人自觉意识。环境保护关系到千百万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看到,在过去我国一些地方的许多环境污染事件中,有的是由于群众环境意识薄弱所造成的,有的是由于领导决策时对环保要求考虑不周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广泛宣传"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人们自觉文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环境保护成为公民个人的自觉行为,从而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道教的"中和之道"讲的是一种和谐思想,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中和之道的生态文明观,强调的是一种和谐之道,一种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存之道。要求人类社会始终要遵循"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遵循"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的这种生态和谐思想,正是人类社会必须要大力提倡和加以推广的。特别是对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上一页 [1] [2]
道教中和之道与生态和谐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