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论综述
在三通政策实施之前,就有学者提出两岸的贸易逆差会长期存在。刘雪琴,张莉在《仍将会长期存在——祖国大陆对台湾贸易逆差问题研究》中指出:“大陆对台贸易逆差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受诸多条件制约,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大陆对台贸易仍将存在逆差。未来几年,如果世界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不良变化即在正常状态下,两岸贸易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两岸实现直接三通后,两岸贸易有可能出现大幅增长,因此对台逆差还会持续增加。” 事实也确是如此,2005年至今,除去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2009年外,两岸的贸易额和逆差额呈现每年递增的态势且暂时没有减退的迹象。(见图2)
在两岸贸易中,机电产品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陈振锋、吴莹、汪寿阳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的统计分析》一文中认为:“机电产业作为制造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引进先进技术的主要行业。机电产品的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机电产品本身性质来看,它属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它的生产对我国总体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性作用。” 然而,当前大陆的机电产品普遍为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无法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相抗衡。在这点上,台湾产品无论是质量上还是知名度上都要大大优于大陆产品,这也导致近年来,两岸的机电产品贸易始终呈现一种上下游的垂直分工关系,即台湾方面多数以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档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 而大陆方面则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及低端零部件加工、生产为主。
王正明、陈琳在《两岸机电产品进出口产业内贸易研究》一文中表示:“两岸机电产品贸易中既有产业内贸易形势也有产业间贸易形式,但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近几年贸易增长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增长带动,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结构呈垂直型,水平型有待提高。今后两岸侧重提升产业内贸易水平,促进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向水平型转化。” 张传国,俞天贵在《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及其决定因素研究》一文也中谈到:“海峡两岸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始终大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表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在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中始终保持着优势地位,说明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存在较强的上下游之间的互补性,表现为祖国大陆向台湾地区出口技术含量和价格相对较低的同行业产品,而从台湾地区进口技术含量和价格相对高的通行业产品。海峡两岸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长期居优势地位加剧了海峡两岸贸易的失衡程度。”
显然,这种长期的垂直型的产业间贸易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陆对台的贸易逆差。即从一开始,大陆在两岸的贸易中就是处于被动的位置,如果不及时改变这种模式,两岸的贸易逆差会随贸易总额的增长而不断扩大,也势必会为将来的贸易纠纷及摩擦埋下隐患。
台商的投资方向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岸的贸易情况。周惠、王志明在《台商直接投资推动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研究——以机电产品为例》一文中提出:“我国机电产品贸易中,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占比70%以上,而海峡两岸机电产品贸易也具有这种特征。具体是由台商投资企业提供一定的零部件、元器件、必要的机器设备及生产技术,委托我方进行加工、装配,成品由台商负责销售。两岸经由投资所发展的经贸关系,在产业间已经由相互的平行推挤,转为上下游的垂直分工关系。由于中国大陆加工位处中国台湾下游,所以两岸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垂直型的,已使两岸从竞争的关系转变为贸易互补关系。” 怎样把台商的投资方向从低档的加工行业转向高档的研发行业将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对台海机电类产品贸易逆差的分析+解决台海机电产品贸易逆差的对策思考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