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法指导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
摘要:“学案导学”法坚持以学论教的基本原则,力求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积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观。“学案导学”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语法,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本文通过一节课例试图探索“学案导学”模式下高中英语语法课实施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
在高考指挥棒下,高中英语课堂一直以大容量和一言堂为“主要特色”,语法课尤甚。现在高考试题虽侧重考查学生的交际能力,体现语言的交际性,不死抠语法。但从各个题型来看,不懂语法仍是寸步难行,正如北京171中学特级教师周国彪所说“学语言,语法是一根拐棍,不会走路的时候,非要柱着它不可。”然而语法体系繁杂,习题多如牛毛,学生语法知识薄弱和对其本能的抗拒都令教师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语法课仍停留在教师讲—学生练—教师讲评的层面上,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老师的付出不能成正比。http://www.youerw.com
本人参加工作已有7年时间,但很少听到语法公开课,教师们公开课都极力回避语法课,致使对于这种课型的交流和学习机会甚少。所幸的是我校实施了“学案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组织教师到山东昌乐二中取经,让我有幸领略了完全不同的高效课堂,并针对英语教学现状,开始反思传统课堂,尝试运用“学案导学”思想对语法课进行了一些不成熟的探索。
二、课例研究
“学案导学”要求以学案为载体,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学案导学”法坚持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体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识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的主动建构作为课堂教学实践的最终目标,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下面以我执教的北师大版Module2 U4 L1 Real &Unreal Conditional 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学案导学”开展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本人所授教的高一理科重点班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也有少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校,英语基础薄弱,语法概念模糊。所有学生已有至少5年学习英语的经历,但是都没有听说过“学案导学”的概念,没有预习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模块2 U4 L1的第二课时—(语法)真实条件句和虚拟条件句。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真实和非真实虚拟条件句的区别以及掌握虚拟条件句的不同用法(包括省略和含蓄条件句)。虚拟条件句学生在初中已经有所接触,教学内容并不难掌握,但是学生对老师一贯的依赖性可能是本节课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希望这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并有所收获。
1.课前导学——设计学案,确定目标
在预习阶段,考虑到争取最大程度的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那么在学案的设计上就要分层次,有针对性,要诱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探索并发现问题。因此,在本节课的预习学案中,共设计了四大题。
第一题: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1. If I stay at home, I will help you with my project.
2. If they invented virtual reality holidays, I’d go on an around- the –world tour.
Rre the sentences above used to talk about:
a. something that isn’t possible now
b. possible situations in the future
该题为简单的基础题,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有能力独自完成,并知晓预习的内容。
第二题为连词成句
真实条件句:
1. I/ see/ john/ I/ tell/ him
2. you/ work harder / you/ pass the exam
虚拟条件句
1. I/ be/ you/ I / not/ go/ party
2. you/ take/ my/ advice/ you/ not/ fail/ in the exam
学生在做这道题时需要思考两种条件句的区别具体体现在哪里,以及虚拟条件句的时态用法。希望学生可以借助语法书,解决疑问。
第三题为填空题,要求学生掌握条件句的不同时态。学生在做此题时需借助语法书完成,难度适中。
第四题为选择题,贴近考试题型,并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对于其中出现的虚拟条件句的省略和倒装以及含蓄虚拟条件句两小题为相对较难的题目,鼓励学生课下小组讨论,统一答案。
完成预习学案的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不仅实现了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体验与感悟,而且锻炼了学习能力。先学使学生能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能有效激发学习欲望,提升学习针对性。通过预习,学生自主解决了一些浅显的问题,同时暴露出深层次的疑惑,从而使教师课堂上的“导”更具有针对性。
2.课堂导入——创设情境,生动导入
英语语法教学的宗旨是为了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体现语法教学以运用为前提、以运用为目的、以运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因此,对于枯燥的语法教学,更应该多想办法来导入,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周琳—精彩过度水到渠成)和阅读课一样,语法课的导入也可以在情境中展开。
本节课我首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写在小黑板上的每日一言,像平时上课一样请学生集体朗读。( Nothing is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接着老师故作停顿,“But, if ….”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幅超人的画面,并伴有句子“If I were a superman, ...” 在学生看到画面会心一笑的同时,问“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most, if you were a superman?” 学生的讨论很起劲,答案也会很丰富,课堂气氛瞬间热烈起来。之后老师在屏幕上同时展示句子,“If I were a superman, nothing would be difficult.”和“Nothing is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对于句子主从句的动词部分下划线,引起学生注意到两个句子的区别。因为他们之前完成了预习任务,这时让学生自己总结不同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任务了。这样的导入方式比较自然,也让学生有认同感。
3. 检查预习——学生展示,生生互评
处理学生的预习作业,在课堂上需要5到10分钟的时间。这是一个完全由学生展示自我的过程,由优个小组各派出一名代表口头汇报答案或者在黑板上板书展示结果。其余的三个小组负责点评和评分。评分的标准包括答案准确与否、发音是否准确以及书写是否工整。通过展示和评价的过程,学生对真实和虚拟条件句的基本用法已有所掌握,并会发现一些遗留的问题。
4.课堂研讨——巧用学案,放手自学
课堂学案包括整节课语法知识要点的系统阐述。在每一个知识点上都留有相应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探究答案,总结规律。学生可边读边思考、边记录,也可翻阅工具书查资料等,像填空等基础性强的题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然后是小组交流、讨论、检查,进行合作性学习,而教师一定要巡视指导,要参与到各组中去讨论、指导;对学生有争议的答案可倾听学生自己的解释,一定要熟记于心,在讲课时解决。这个过程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文方式、思文习惯、明显的学习障碍、学习的薄弱环节等等,以使引导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最后教师就学生的问题及本堂课出现的问题精讲、点拨、解疑释惑,师生集体交流,学生归纳总结。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在本节案例课中,我设计的课堂学案共包括两大部分:真实条件句/虚拟条件句,其中共设置10个小任务,包括填空、选择、仿写句子,归纳原则等不同的题型。考虑到基础薄弱的学生,任务难度设置的梯度性就十分有必要了。学习小组内每个同学都应该根据其能力大小由组长安排具体的任务,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
例如:学案上Task1就很基础,学生只需要看懂相关说明就可以简单解决。
Task1 在真实条件句中,主句用将来时时,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
1>.If I _______(have ) time tomorror, I ‘ll come over to see you.
2>.If anyone at work______(discover)my secrets, I_________(lose ) my job.
类似的题目应交由那些对英语“望而却步”的学生来完成。并在他们给出正确答案时,毫不吝啬地赞美他们。我想这是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的最佳时机。而以下的两个任务相对较难,要求小组讨论探究,互相启发寻求答案。讨论过后,小组自愿答题,并对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进行答疑。
Task3 真实条件句的省略
Though (he is ) young, he knows a lot.
Make changes in the sentence structure if ( it is ) necessary.
总结真实条件句省略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sk 10 含蓄条件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在虚拟条件句中并不总是出现if引导的条件句,而是通过其他的方式如副词、介词短语等代替条件状语从句。
e.g. We wouldn’t live without water.
I was ill that day. Otherwise, I would have taken part in the sports meeting.
填空句子:
1>.But for the heavy rain, we____________( have) a pleasant journey last Sunday.
2>.Without electricity, human life____________(be) quite different today.
高中生的自我展示欲望是很强烈的,抓住了这一点就能更大限度的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会自我增压,提升对问题研究的深刻度。对于学生的解答,教师要善于寻找他们思文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此外,在学生精彩的表演过后,再由教师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做重述和点拨。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和归纳的效果一定会大大提高。这样不仅激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从很大程度上增强的课堂效率,即使是原本很枯燥的语法课也会变得有乐趣起来。
5.巩固训练,当堂达标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环,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学案。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设置课堂达标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答题情况,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文过程。
本案例中的课堂巩固练习包括四大题,模仿造句、填空句子、单句改错和单项选择。由于时间的关系,学案上的题目并不能当堂全部完成。因此教师应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当堂练习的内容,剩下的可以布置为作业。我选择了填空句子和单项选择题作为课堂巩固训练。对学生进行限时要求,并组织小组竞争答题,促进良性竞争意识,力求增加语法课堂的趣味性。
三、结论与反思
我校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来,无论是笔者还是学生都受益匪浅。“学案导学”模式下的高中英语语法课,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好语法知识,而且能充分利用学案和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初步养成了预习的习惯,对语法课也不再排斥,做题的正确率也有所上升。这说明“学案导学”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语法,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然而,对教师而言,备课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好学案的设计,挖掘教材的难点。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做一次学案简单,做一个星期的学案也不那么难,难的是一直做下去,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能够坚持下去,这样才会逐渐产生效果,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余春梅. “自主—合作”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中学外语教与学 2012,(1)
王蔷,程晓堂. 2001 英语教学法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勇,问题引领 规则探究 情境体验—由一节语法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中学外语教与学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