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浅谈中国农村题材小说中农民形象 第2页

更新时间:2010-1-22:  来源: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农村题材小说中农民形象 第2页
让我们暂时忘却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所遭遇的尴尬,我们可以发现农村题材小说历经近百年的沧桑,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农村广大农民的平凡真实的生活。一部部经典的农村题材小说,好比是一部中国农民成长发展的鲜活生动的历史,展示了农民从封建压迫和精神奴役下解放出来,告别贫穷与苦难,走上社会主义建设和自我建设道路的成长历程。根据作家创作关注点的不同,我们不妨从侧重“社会现实”和侧重“人性关怀”这两方面了解中国农村题材小说;正是这两方面的相互衬托,使中国农民的成长过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一、 现实主义创作真实体现现代农民成长历程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农村题材小说如果从鲁迅先生的作品算起,那么鲁迅在《阿Q正传》、《明天》、《祝福》等一系列反映农民和农村生活的作品中塑造的阿Q、单四嫂子、祥林嫂等独特而又有典型意义的农村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阿Q的形象,“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自我陶醉”、“自轻自贱”、“自嘲自解”,通过“精神胜利法”[1]等法宝把“国民劣根性”痛快淋漓的剖于众人面前,使国人能于“皮袍”下找出一个“小”的我。鲁迅先生因为所处的时代需要,采用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直面农民生活的艰辛,热切关注农民的精神弱点和民族劣根性,自觉将小说作为一种媒介,甚至是一剂苦药,希望使国人得以疗救。这些农村题材小说实际上超越了农村的区域限制,对城市也同样产生了广泛的意义。他所揭示塑造的农民形象善良、老实、勤劳,仍然处在社会的最低层,遭受生活最无情的欺压,却不自觉,麻木得使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是一群虽有自发的反抗意识,但反抗不够自觉彻底的农民形象;是处在百年中国农民发展史上即将有意识地迈出反抗斗争第一步的农民典型。
在中国的现代作家中,最有效的继承了鲁迅先生严谨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当数农民作家赵树理。他在文学创作的大众化、民族化方面的重大贡献,以及对于现代农村问题小说创作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农村题材小说史上有目共睹的事实。赵树理凭借其真实的农村生活阅历,以解放区生活为原型,为人民创造了众多的脍炙人口的农村小说。他擅长在小说中惩恶扬善,革除旧习,使人民看到了属于解放区的“晴朗的天”。假如我们以历史的眼光来重新衡量赵树理的小说,其鼓吹的邪不压正的真理多少带有浪漫主义理想化的色彩,但这并无悖于他的现实主义风格。其“大义勇为”的“惩恶扬善”、“迎新除旧”的写作特色,无疑符合中国读者的“大团圆”的阅读习惯。他让一大批农村舞台上的典型形象鲜活生动地活跃在他创造的戏剧舞台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物戏剧效果。这当然得益于他扎实的戏曲写作的功底。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使其一举成名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二诸葛”、“三仙姑”、“小二黑”、“小芹”、“金旺”等戏剧人物争先登上戏剧舞台,围绕二黑与小芹的婚姻自由问题,进行激烈的戏剧冲突,最后,婚姻自由新风尚战胜了以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之陋习。赵树理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尾以农村闹剧“听窗”作结:小孩们听窗后,给刘家蛟的两位神仙加了新外号——“三仙姑叫`前世姻缘',二诸葛叫`命相不对'”[2]。为这篇戏剧式的短篇小说增加了几分喜剧色彩,旧的势力在广大农村以闹剧的形式宣告失败。以“二黑”、“小芹”为农村新生力量代表的农民不再是愚昧无知的代名词,他们开始觉醒反抗,努力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为当时的农村带来了一股社会主义新风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浅谈中国农村题材小说中农民形象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