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立秋》观后感
这部剧主要是讲述民国初年,晋商丰德票号的曲折起伏的改革故事.故事内容就不赘序,简而言之就是"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单就是话剧这一剧种来说,演员的功底是非常强大的.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没有重演之说,和杂技表演,歌唱表演一样,台上十分钟,台下三年功.
本剧介绍:
山西省话剧院新创作的大型历史话剧《立秋》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舞台剧。《立秋》讲述了曾经辉煌一时的丰德票号,在民国初年时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最终由盛而衰的故事《立秋》不仅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同时展示了富甲天下数百年的晋商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立秋》表现出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思想精髓,揭示了晋商衰败的重要原因及自身的历史局限性,《立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话剧《立秋》一开始就以豪迈的气概,将观众的目光引向称雄商界500年的晋商,《立秋》将晋商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秋》喻示着晋商的悲剧只是民族悲剧的一个缩影。随着《立秋》剧情的跌宕起伏,晋商在面临家族、个人、事业的危急关头,探求何去何从之路的激越情怀与悲剧命运,《立秋》深深地撞击着每个观众的心。
话剧《立秋》以"立秋"命名,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寓意。"立秋"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是由热转凉的一个转折点,在话剧《立秋》里,"立秋"关联着历史兴衰,"立秋"也寓意着晋商由繁盛转向没落的深层含义。同时,"立秋"在山西人的风俗中,是个祭祖的日子,"立秋"涉及到了祖宗与后代、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对话,而《立秋》的剧情的发展与这就息息相关。
《立秋》马洪翰所遭遇的人生打击还不仅止于此。他的儿子不愿继承祖业,随戏班一去不返。他送去西洋留学的未婚女婿--许昌仁,学成回国时却带着留学女友,并且变成了国家银行筹备人员。他的女儿独守了优年,遭遇情变痛不欲生,离家出走赴上海求学,历史悲剧也造成人生悲剧。马家大院就在这种社会力的交合作用下分崩离析了。是时代彻底摧毁了马洪翰的根基。而《立秋》舞台呈现则主要围绕马洪翰的家庭事件展开,一系列的生动人物就被放置于具体情感与情理的激烈冲突之中,在《立秋》的故事链条里共同演绎出一场波澜壮阔的人生之舞。
《立秋》以两条线交叉并进展开,一条是发展事业与家族该如何应对时代的变革;另一条是几代人不同的生活与命运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由此产生一对对矛盾,而一对对矛盾又将《立秋》故事情节推上一个个高潮。《立秋》中的矛盾随着地点的变换在不断的转换,而前一个矛盾又为后一个矛盾做了铺垫。《立秋》中大矛盾套小矛盾,在"银行派"与"票号派"这对大矛盾的斗争下,又置入昌仁、瑶琴的婚姻悲剧、马家父子的价值观的冲突等小矛盾,也正是这些小矛盾才把这样的大矛盾充实起来,通过《立秋》中的小矛盾的演绎把特定时期的大矛盾衬托得淋漓尽致,使得剧情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立秋》的整场戏都是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一气呵成的,所有的情节安排也都按照戏剧矛盾的冲突进行设置。
《立秋》打破了以往影视剧作品仅歌颂晋商创业和他们的商业首先的创作主旨,而是具有了明显的反思性、批判性,《立秋》较为客观地对晋商兴衰的历史原因进行清醒的反思,同时又对其传统精神予以肯定。《立秋》没有局限于历史的视角,而是运用当代人的审美眼光去翻新历史,在传统重现的同时,又加入现代话语阐释,具有了更深的意义。
《立秋》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充分表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思想精髓。贯穿全剧的"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段被丰德票号至上而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背诵并谨慎遵循的祖训,正是晋商勤奋、敬业的真实写照。
《立秋》不仅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晋商三代人的艺术形象,也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秋天来了,冬天接踵而至,春天还会远吗?
现在网络.电视的普及,人们连电影院都懒的去了.但是观看话剧还是另有一番新意的.看话剧的观众还有不少小朋友,相信他们还看不懂内容,但是看着真人在如此近距离的表演,也一样津津有味.
而且此部剧获得了很多的奖项,连演了优年,好评如潮.被誉为"新世纪中国话剧的里程碑".
话剧立秋观后感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