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浅论沈尹默先生书法 第2页

更新时间:2010-3-27:  来源:毕业论文
浅论沈尹默先生书法 第2页  对於运腕的问题产生误解,古已有之,清代朱屐贞所著的《书学捷要》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书有运腕之说,而不及臂指,更有言运腕者,欲腕之精动而成书,引王右军之爱鹅谓取其转项若动腕,穿凿甚矣。[31] 腕转如鹅项,锋必有一面偏离纸面,力既有轻重,锋即不能自行调整转正,这总是没有了解运腕的目的的缘故。

  提按的问题

  沈先生说:笔毫在点画中移动,好比人在路上行走一样:人行路时必然一起一落;笔毫在点画中移动,也得要一起一落才行。落就是将笔锋按到纸上去,起就是将笔锋提起来,这正是腕的唯一工作。但「提」各「按」必须随时随处结合著,才按便提,才提便按,才会发生笔锋永远居中的作用。正如行路,脚才踏下,便须抬起,才抬起行,又要踏下,如此动作,不得停止。[32]

  这大段文字论「提」、「按」,甚不易懂,初学者不是不明其意,便是「才按便提、才提便按」,自以为行笔如千里阵云,其实如鸡啄米一般,亦不能成字。「如此反常的动作」,当要「不得停止」,则更如何得了。实则用笔写字时无论何时何刻,「提」和「按」必同时存在,不能分开来讲。任讲「提」或「按」一面。另一面也必同时存在,绝无单一的「提」,也绝无单一的「按」,所以对初学者来讲,只要单讲一「按」字即可,按了锋即可转。所以虞南《笔髓论》说: 其锋圆亮蕝,按转易也。[33] 说了「按」和「转」,主要问题都已点清,更不必再说「提」字,便自明白。[34]

  上文已反覆介绍了沈先生讲究书法理论,特别强调用笔,以此所论特多。先生又论笔意说: 要离开笔法和笔势去讲究笔意,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从结字整体上看来,笔势是在笔法运用纯熟的基础上逐渐演生出来的;笔意又是在笔势进一步互相联系,活动往来的基础上显现出来的,三者具备在一体中,才能称之为书法。[35] 看了这段话似有书法即是笔法,且舍笔法外无书法之感。但实质并非如此,《书法论丛》中先生正有以下一段文字。

  书学所关,不仅在临写玩味二事,更重要的是读书阅世。山谷论书最著重韵胜,嫌王著的字工而病韵,说是他少读书缘故。山谷论学习古人文字,也说须观其规模及其总揽笼络。这「总揽笼络」,四字就包括著读书与阅世在内,要得字韵就非得有这种修养,使眼界不断地开扩,思想不断地发展不可,若果样样靠在纸上了解书法,那所得还是有限。[36] 这一段话实是先生一贯所强调的思想,而且不仅是在口头说说而已。先生自己学问之深,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人知先生书法之好,实更须明白先生书法之所以迥异寻常,皆由学问而来。 关於笔意是什麼、笔法是否完全代表书法,还可以先生下面所讲的几句话中明确的见到先生的主张。

  说到「书之妙道」自然应该以神彩为首要,而形质则在於次要地位。但学书总是先从形质入手的。(此论研究笔法只是入手工夫)……。[37]他(王僧虔)称颂的是笔意,而不仅仅是流於外感的形势,他讲究的还是神彩,这是作品的精神面貌。他要求所写出来的字,不仅要有美观外形,更要有美满的精神内涵。这种要求,不是勉强追求得到的,而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艺术实践,到了相当纯熟的阶段,即文中所说,心手达情、书不妄想的境界。只有到了这种境地,艺术家才能随心所欲,把自己思想感情充分倾注到作品中去,使写出的字,成为神采奕奕的艺术品[38]

  先生论书法对这一点最为重视,所以本文也反覆强调。希学者留意。

  自从钢笔兴起,在实用上取代了毛笔的地位,写毛笔的机会大为减少,於是或竟形成一种概念,以为凡是偶用毛笔「作」字的人[39],即是书法家。读先生这一段话,当亦有所启发,盖非平时经常使用毛笔工作,就不可能掌握用笔方法,至於要成为书法家,那就除了在有美观外形的基础上,更非有美满的精神内涵不可。又记得一九优二年间,某次向先生请教《艺舟双楫》一书,先生述世臣有「此大令所为叹章草宏逸也」一语[40],所论正颠倒,足徵先生对此书也有深切研究,心得甚多,可惜先生的《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只写到颜真卿答张旭十二意就顿然而止,无从续闻妙论。

  笔者此文初稿既成,以之请教宽斋沈迈士先生,迈老以为尹默先生书法之特点在楷书功力深,而又谦虚善学。盖行书点画微异即另成一字,而欲操纵之使无亮厘之失,必基於楷书功力。其谦虚表现於早年能接受友人的批评,勇於救助自己书法上的缺点,由学帖而改学北碑。其善学表现在既学北碑而又患点画转接生硬,乃学褚以救此失。写行楷榜书时又肆以北碑雄骏的骨力。左右采获,善学善用,熔碑帖於一炉,而皆能为我驱使,此为善学。沈迈老与先生共事先后五十余年,所论自为定评,因亟录之,以殿此文。

  限於学学识,对先生书学体会不深,浅论之失,尚希海内学者指正是幸。

  注释:

  [[1] 三沈指沈兼士先生、沈迈士先生和尹默先生。

  [2] 见沈先生《学书丛话》载於上海书画出版社《现代书法论文选》十优– 二十优页。

  [3] 先生自云,早年学过文徵明,晚年作书,写点有时向外拓,即是学文遗迹。

  [4] 见《书法》杂志一九七九年第五期李天马《沈尹默论书诗》。

  [5] 见一九八零年优月二十九日《文汇报》郭绍虞先生《写在沈尹默先生书法展览会前》一文中。

  [6] 见《书林藻鉴?卷十二》商务印书殚本卷四第三四零页。

  [7] 见陈蒙庵《蓬齌脞记》,《永安》杂志一零八期十五页。

  [8]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9年)5月,清政府废八股取士,立学堂,自此以大卷,白摺取士的制度取消,端楷可以获取功名的路途中止。

  [9] 如江阴缪荃孙在清光绪年间曾与人写信讲「写字以工整为主,不当怪异也。」似即对北碑而发,又说「课字总以画平竖直为主,欧虞最妥,最忌北碑,行书以圣教序十三行为主,最忌阁帖。」

  [10] 拙文《从用笔方法分析平铺纸上》见《书法研究》第四辑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11] 同注10。

  [12] 《书法论丛》第七十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13] 《书法论丛》第三十一页.

  [14] 「五势九用」之说见张怀瓘《用笔法》,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册二一九– 二二零页,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15] 《书法正传》纂言上一百十二页,商务《国学基本丛书》简编本。

  [16] 欧阳辅《集古求真》余论第八页。

  [17] 《艺概》第一优二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海岳名言》第一页,商务印书馆。 [19] 同上第三页。

  [20] 《书法正传》八十七页,商务印书馆。

  [21] 《书法论丛》第七十一页。

  [22] 艺苑真赏社印本。

  [23] 《艺舟双楫》论书一第二十二页,商务《国学基本丛书》本。

  [24] 《书法论丛》第八十五页。

  [25] 《书法论丛》第九十五页至九十七页。

  [26] 《书法论丛》第五十三。

  [27]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册第四七零页。

  [28] 《书法论丛》第二十五页。

  [29] 《书法论丛》第五页、第优页。

  [30] 《书法论丛》第八页。此文作於一九八一年七月,后即在兰亭发表,一九八三年见谢稚柳先生序《沈尹默论书丛稿》亦同此论,不胜欢抃。一九八三年五月二三日校毕记。

  『31』 清朱履贞《书法捷要》卷下第三十七页、《丛书集成》本。

  【32] 《书法论丛》第九页。

  [33]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册第111页。

  [34] 《艺概》第一优四页,《书法论丛》第优十五页。

  [35] 《书法论丛》第十七页。

  [36] 《书法论丛》第二十二页.

  [37] 《书法论丛》第优十页。

  [38] 《书法论丛》第优十二页。

  (39) 见《海岳名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册第三优二页。

  [40] 世臣语见《艺舟双楫,论书十二绝句》注,献之原说见张怀瓘《书断》,作「献之常白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合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於往法固殊也,大人宜改体。」(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法书要录》下册第110页。

  作者简介

  柳曾符(1932-2006),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训诂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少蒙祖父家传书法,后又得鲍抉九、沈尹默先生指点。1980年在复旦大学开设书法课程。1992年始,赴日本筑波大学、台湾中央大学、中国文化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讲授书法课。作品曾入选上海书画家扇面展、“中国新加坡书展”、“日本筑波大学校庆书展”及其他国内外重大书展,并被伦敦大英帝国博物馆及其他艺术馆收藏。所作获中泰美术家作品展荣誉金奖、红蜡颂全国书画展金奖、第三届国际书画作品展金奖等多次奖励。

  主要著作:

  《中国现代书法概论》

  《陈道日召论经诗难字试释》*

  《大学书法新编》

  《柳曾符书学论文集》

  《隶书基础知识》

  《柳诒徵劬堂题跋》

  《柳诒徵书法选》

上一页  [1] [2] 

浅论沈尹默先生书法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