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文化的起源传承和发展
自从有人类开始,就有了文化。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从本质上说,文化没有大小之分,但可着眼于大处或者小处剖析文化,比如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文化也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别,比如高端文化和群众文化。我们之所以崇尚文化,因为文化是真实记录历史的载体,也是展望未来最有力量的工具。我们通过文化史料,可以知道人类的祖先进化的过程,也知道千百年来历史风云的变幻。可以说,当原始人在裸露的身体上遮上一点树叶树皮制作的物品起,就开始了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程。然后,有了语言,有了货币,有了文字,慢慢形成了一个文化链。让我们后人可以通过这条文化链,找寻到人类繁衍至今的文化发展轨迹。
文化是一个广义的名词,不仅仅只指狭义的文学、绘画或者其他某种艺术。我们可以把人类生活中的每一样事情都列入文化的范畴,大类的比如饮食文化、住宅文化、群众文艺、文学艺术等等,从细微处,我们还可以看见酒文化、茶文化、糕点文化等企业文化。
既然此文的标题是“贤文化”,那我就不赘述其他林林总总的文化类别了,巴比伦文明、黄河文明、印度文明等等,是史学家们研究的大课题,我只是个文学爱好者,对其他门类的文化根源和现状也比较陌生,俗话说“不懂不可装懂”,对自己不懂的领域,我不便妄加评论,免得贻笑大方。本文仅对奉贤文学领域,发表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就奉贤“贤文化”建设和发展来谈谈自己肤浅的观点和看法。供老师和文友们探讨。
首先我认为,“贤文化”的提出,在地域上有了一个明确,那就是我们本地区的区域文化。奉贤形成的历史不是很长,从出土的文物以及史记记载,奉贤自古到今,也不过大约4000年历史。但文化不是以时间论长短的,当然,时间的跨度可以积累文化的底蕴,但不能说明这就是该地区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所有内涵。比如,一个地区人类居住生活的年代非常久远,但是人们目光短浅,只满足于树皮裹身,茅舍度夜,没有探索,不求发展,一直不开化。而另外一个地区的人虽然起步很晚但却积极探知,有了树皮裹身马上摸索纺织衣物,选合适的地址看满意的风水把房屋建造得实用美观,那么,后者就在文化领域可能比前者有更大的跨越和发展。
自从我们的祖先在奉贤这块土地上落脚开始,这块杭州湾畔的盐碱地上就有了文化。比如,那时候渔民去海里张网捕鱼;用泥巴和茅草搭建遮风避雨的房屋;把靠近海滩的滩涂平整晾干,然后引进海水,围起来借助太阳晒成白盐等等,此处不一一例举。但那只是生活所需的一种表层文化,这种纯粹作用于生存上的文化,还处于文化的朦胧状态,故不能列为“贤文化”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徒弟—言子从北方到南方各地巡游讲学,把当时的北方文明带入南方,据说他曾经在61岁高龄之后来过奉贤布道讲学,使荒蛮之地的百姓如沐甘霖,他的礼乐理论深得民心,也使奉贤文化有了一次飞跃和发展。奉贤地名因此而来,应该从那时起,才算确立了“贤文化”在奉贤大地的重要地位。之后,奉贤百姓崇尚礼仪,安居乐业。
历代,奉贤涌现出了一大批历史名人,有文化艺术界的,也有军界政界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柘湖居士何良俊;有吴中草圣张弼;有白燕诗人袁凯;有一代名家腾白也;有官拜大学士的徐阶等等举不胜举。文人贤士辈出,表明奉贤是一块人杰地灵的沃土,在千百年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累积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人类物质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之后,文化的需求也就越加凸显。江泽民同志提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觉得这句话运用在文化领域,非常恰当。文化,一方面需要挖掘和认识,另外一方面需要传承和发展。和古代出现的那么多声名显赫的名家文豪相比,近代以来,奉贤较少出现著名文化人士,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近代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生命没有保障的前提下,谈论文化简直有些不合时宜,当然,也就出不了文化名人。后来,新中国成立了,奉贤人民沉浸在建设家园的热情中,文化方面自然显得无足轻重,提高生活质量之后才能把注意力转移到文化上来,也是人类的一种思文方式。试想,一个三餐无着落的人,让他来写惊世著作,简直是天荒夜谈。曾经和文坛好友谈论过此类话题,那位作家认为“乱世出奇才”,他比喻了古代的“辛弃疾”“杜甫”和近代的“鲁迅”。我对此有不同看法,比如辛弃疾,他是南宋著名词人,爱憎分明,生逢乱世,但他历任湖北、江西、浙东等地安抚使等职,可以想象,一个为官之人,不至于三餐无着落。还有杜甫,其本人少年时即怀才不遇,生活贫困,后来任工部校检郎,一生颠沛流离,写出了很多传世佳作。其祖父是唐初著名诗人,从这一点看,杜甫似乎有文学遗传基因,而并非全部是乱世出奇才之功。还有鲁迅先生,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爱国学者、大文豪,一生留下许多巨著佳作。前一段时间,我看过陈明远先生的著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面例举了很多文化名人的收入和家财,鲁迅先生显然也是很有钱的一位。所以,我与文友讨论的结果,一致认为只有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才有心情和思绪进行文学创作和谋求文化发展,生活若无着落,何来文化发展?
盛世兴文,当今我们欣逢盛世,如何传承奉贤的“贤文化”,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历来崇尚“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奉贤把文化的发展摆上了最高议事日程。奉贤上至区委区府,下到居委里弄,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可以说是到了空前阶段。热情有了,下面就要看文化艺术界人士如何来把文化建设发展付诸于行动,对于文化人士来说,建设和发展区域文化,无异于初春听惊雷,久旱逢甘霖!
近年来,奉贤在文化建设方面有了长足进展。一系列文化艺术人士,如雨后春笋层层不断,这类人才在书画艺术方面比较显著。文学艺术人才也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惹人喜爱,只是比较稀少。群众文艺方面的成绩尤其突出,比如挖掘传承了奉贤滚灯舞;排练了很多优秀的小戏小品;这一切,离不开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关怀,也让奉贤人民真正享受到了社会繁荣,文化发展带来的乐趣。
我们寻找到了本地区文化的起源,接下来,该思考的是怎样传承的问题。我们知道,文化传承,不仅需要本地区涌现和确立一批知识丰富,道德优秀的文化人才,更需要伯乐的慧眼和领导惜才爱才的胸怀。现在,领导对“贤文化”建设的重视有目共睹,“贤文化”建设可以说万事俱备,独缺东风,而这缕东风,就是伯乐们的一双慧眼!我认为,民间有奇才,沧海有遗珠,应该来说,奉贤这块土地上,人才济济。但为什么新人不能冒尖?有的冒一下就沉下去了呢?这不得不要说到一个放不上桌面的问题。但既然是个问题,我认为还是有必要把它放在桌面上,是非对错,大家可以探讨协商,这样,可以提高奉贤文人之间的凝聚力,也对“贤文化”建设带来不少益处。反之,大家总是在背后指指戳戳,窃窃私论,于公于己皆不利。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像一个黑色的幽灵,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和腾飞,奉贤也是如此。纵观我们这个已经有五十多万常住人口的中等城市,顶尖的文学艺术学者非常稀缺,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让人遗憾的,就是文人相轻,自相践踏。一有新人冒头,作为前辈老师,不是扶持鼓励,而是拼命打压,似乎不把别人压下来,就不能显示自己的优秀。如果此风一旦蔓延,别说是“贤文化”建设了,文人之间的争斗也足以让领导焦虑心烦。文化界人士,是党和政府的左右臂,文化同仁们应该用自己的特长,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开文明之先锋,是市民的榜样和楷模。可我自去年春天开始文学创作以来,感受到的却不是这样一种文学艺术氛围,而是恰恰相反!造谣中伤,攻击毁谤,极尽下三滥之能事。我们写文章的人,一旦被妒忌、憎恨这样的情绪和思想所左右,那么谈“贤文化”等于是一句空话,可以想象,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阻碍文化的发展,而不会给我们区域文化发展带来什么好的结果。
上面说了文化的传承所要具备的几点要素,下面我想说的是文化的发展所需要的氛围和环境。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文化建设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是非常有远见的!文化不能一枝独秀,而应该百家争鸣,然后才有百花齐放。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要想让“贤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奉贤的文化人士任重而道远。首先,每个人必须学会批评和自我批评,只有在谦虚好学的环境里,才可以写出好文章,收获好成果。我曾经在一篇文章(发表于威海文学)上指出,文化就像一个百花园,可以有绚丽的牡丹,可以有芬芳的玫瑰,也可以有圣洁的玉兰和飘香的丹桂,甚至还有葱郁的小草,姹紫嫣红才构成了花园的美丽,而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理由。但我们有的人总是认为这个不好,那个不对,从不拿镜子照一照自己的薄弱点,总是拿着放大镜去查找别人的缺点。找就找吧,也算是为文学同道把把关,可又不肯好好静下心来花时间找,而是闭着眼睛一味地瞎说一气,什么抄袭啊,剽窃啦,作为一个稍有文化常识的人,实在不应该说出那么没素质的话,因为,中国是个法制国家,有《著作权保护法》,抄袭和剽窃,是写作者之大忌,谁敢轻易触碰?再说,讲别人的作品是抄袭或者剽窃,是要有足够证据的,不然,人家反过来告你个诽谤,那真是很难堪的事情。之所以在文章里要提到那么一点,着实为“贤文化”建设的出发点而考虑,文化人,首先应该是高文品、高人品的人,而不是市井无知之人,这样不负责任地诋毁别人,一则会伤了和气,二则也辜负了区领导对文化工作和文化人士的重视,实在不应该。
“贤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心胸开阔,知识丰富,涵养优秀的人物,我们奉贤有这样的条件和基础,因为,我发现我们这里还是有这样的文化学者的,比如杨淼老师!他佳作多多,著作厚重,却不事张扬,在文化领域默默耕耘,实为“贤文化”发展之典范!反观其他个别人,却把文化当作私有物品,以为自己的作品就是文化,别人的就是垃圾,用笔写的作品就是原创,用鼠标敲击的文章就是抄袭。这样糊涂的理念,千万不要小觑,那样肤浅落后的见解不仅有悖与江泽民同志“与时俱进”的号召,也和胡锦涛同志“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的!如果大家都鼠目寸光,为自己已经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沾沾自喜,不思进取,或停留在创作原地,把糟粕当精华,或到处拉帮结派攻击异己,只会拉“贤文化”的后退!这一点,可以从奉贤文学界萧条现状略见一斑。
在“贤文化”发展方面,还有一个地方值得大家引起重视。我认为,现在,我们的“贤文化”建设走进了一个小小的误区,很多文化人以为我们古代有那么多文豪名家,就可以了,就足够说明我们“贤文化”的发展水平了,现在我们可以躺在古人留下的光环上修身养息,不必再进行探索和发展。偶尔开会,大家谈的总是如何挖掘,总是这里塑言子像,那里建言子祠。其实,这样裹足不前,对“贤文化”的建设弊大于利。挖掘文化内涵是必要的,适当的保护和弘扬也很有必要,但总是沉醉于古人的成绩而不思进取,则是危险的!曾经听说过某位作家写的一句笑话:俩个当代男女准备谈恋爱,女方问男方“你有什么”?男方沾沾自喜地说“我家18代祖宗是干嘛干嘛的,有才又有财。我么,什么都没有”。女方听罢拂袖而去。这笑话说明,躺在祖宗赚来的家当上面不思进取,是要被淘汰的。奉贤的“贤文化”要有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只有努力开拓视野,总结前辈祖先们积累的经验,加上自己的虚心好学,并且把目光着眼于当前快速发展的奉贤经济文化建设,才可以写出一些让人叹服的作品,那样的作品,才能走出奉贤,走向中国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