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评花木兰形象的创作

更新时间:2010-6-18:  来源:毕业论文

评花木兰形象的创作
 提纲   一、木兰从军故事的流传史

  二、从《木兰诗》看花木兰

  (1) 木兰诗的起源及背景

  (2) 从《木兰诗》看木兰从军时的背景

  (3) 木兰从军以后以及归来时的结局

  三、迪士尼《花木兰》之个人英雄主义

  (1) 动画花木兰的人物特点

  (2) 从动画花木兰在从军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看美国个人英雄主义

  四、从电影《花木兰》之织布女变巾帼英雄

  (1) 从影片开头的景象看当时的社会背景

  (2) 木兰为“孝”替父从军

  (3) 从故事剧情看花木兰如何从织布女变巾帼英雄

  五、中美《花木兰》的异同看中西文化

  (1) 动画的个人主义与电影的“纯忠至孝”的异同

  (2) 动画花木兰中是如何体现中国封建思想文化

  (3) 不同的人物特征表达了相同的历史故事

  摘要 木兰从军的故事众所周知,历经了千百年的流传,花木兰的故事不断被后人读出新颖。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版本各有其特点。国内新版电影《花木兰》体现了中国封建思想的“纯忠至孝”,而美国版迪士尼影片《花木兰》则是在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前提下,大量地加入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等各种美国文化,这两部创作虽然都围绕着木兰从军的这一主题,但它们都各有其特点。

  关键词: 花木兰 形象 艺术创作

  花木兰这个众所周知的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今年的贺岁电影著名导演马楚成执导的陈坤、赵薇领先一大批大牌主演的,《花木兰》,除了在票房上赢得了头彩之外,更是引起了木兰热,在历史持续流动的过程中,木兰从军这个典范的史迹和本文源自优文论文网故事,在后人的接受中不断被读出新意,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故事版本展现在了人们面前,显示着它惊人的生命活力,历经千百年的流传,木兰故事到了大洋彼岸,美国影视业将其以动画巨片形式搬上银幕,花木兰连同她的异性乔装事迹从中华“输出”了海外,这两种形式所展现出来的花木兰各有其特点。

  一.从《木兰诗》看花木兰

  最初的木兰故事源本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木兰诗》,《木兰诗》是一首很杂糅的诗歌,诗句的后面似乎藏着不同时代迥异声音,南北朝时代落日的余晖,令木兰从军征战的故事,留下长长短短的暗影,一直投射到当代人的书卷旁边。此诗产生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经济有所发展,这是立国已有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国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断南侵,北魏政权便多次“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与柔然大战。由于当时的战争频频,朝廷也不断征集男子从军。

  《木兰诗》开头说明了当时军情紧急。“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可是木兰家中没有年长的兄弟,只有年迈的父母,而衰老的父亲已经没有能力再远征杀敌了,可是祖国的召唤又义不容辞,木兰为了年迈的父亲,为了祖国的安危,挺身而出,代父从军。木兰从军是出于保家的尊父道之心。《孟子》曰:“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也就是说,子女孝敬父母并不是使父母吃饱穿暖就行了,最重要的是从心底里为父母排忧解难。《木兰诗》中木兰就是因为父亲为征战而愁苦,她不忍心看到父亲一脸忧愁的样子,才想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由此可见,木兰代父从军是“纯忠至孝”之举。

  历经了无数场战争之后,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见战争频频,岁月漫长。木兰回家了,这是很不容易的,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她将荣华富贵统统抛掉,只希望皇上能够赐与她一匹千里马,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乡。木兰的凯旋归来,给家庭带来了希望和欢乐,老乡和父母姐弟都出门迎接木兰的归来,迎接和平与劳动幸福的生活。木兰看着种种熟悉的事物,是那么的亲切,看到乡亲们欢快的表情,她也经不住内心的喜悦,这是人们重获生命,重获和平、幸福生活和劳动生活后的喜悦,木兰的归来,预示着人民和平生活的到来。

  二.迪士尼《花木兰》之个人英雄主义

  由迪士尼制作的动画《花木兰》别出心裁,在强劲有力的叙事手法下显得妙

  趣横生,松弛相间。动画《花木兰》与中国版《花木兰》有出入,虽然是中国包装,但是却时刻渗透出美式风情。动画《花木兰》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和幽默的艺术风格,花木兰已不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下贤妻良母的类型,而是一个勇于表现自我,勇于走出深闺的现代女性形象。动画中的花木兰坚强、勇敢、活泼、可爱、机智,这部影片本文源自优文论文网还结合了中国的封建思想,把花家的祖宗都搬弄出来。动画中还出现了一对活宝-木须龙和蟋蟀。这两个毫无联系的个体出现在剧中,成为了动画的一大看点。木须龙虚荣心强,爱面子,具有人性的一面,还具有疯的特点。而蟋蟀则比较低调,这对活宝在动画中闹出了很多笑料,让人极为喜欢。

  动画中的花木兰冲破了中国封建传统思想。例如,在军书下来之时,父亲不允许木兰出去接听,于是花木兰就偷偷地爬上围墙去听,这就体现了这一点。花木兰的个性爽朗,性情善良,在开明的父母的教诲下,她一直都很想为家人争光。为了这,她只能屈从世俗-通过嫁个好婆家来光宗耀祖。于是,木兰就在母亲和祖母的打扮下走进了“女为悦己者容”的魔圈。她和众多婀娜的女子一样,被推到媒婆跟前,进行种种测试。可是,轮到他的时候,却被她弄巧成拙了。这一次的失败使她非常伤心,对自己的前途也感到迷茫。向往自由的她并不知道以后的路该如何走。她坐在湖边,看着自己的影子,发出了“我是谁”的感慨。在痛苦与思索之后,她终于喊出了“敞开我的胸怀,去寻找,去呐喊,释放真情的自我,让烦恼不再。”于是,她决定去探索自己的道路。这是,可汗正大量征集乡民们去参军,木兰的父亲也是征集的对象之一。由于父亲年迈且多病,木兰就决定替父从军。她悄悄地穿上父亲的战袍,去了军营。木兰从军后遇到过许多挫折与磨难,经过一系列艰苦的磨练后,她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她机智勇敢,在单于进攻中原时,她制造了雪崩,击败了单于。可她自己也受伤了,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她被发现了女子身份。军队只能将她抛弃在茫茫野雪中。处于绝境的她向木须表明了自己从军的目的:“也许我不时为了我爹而参军,也许我是为了证明我的能力。”这种表白也说明了木兰是为了“我”而奋斗,而不是为了他人,这就体现了美国个人主义的核心。在木兰无助之时,她发现单于的军队并没有死,而且还进军京城了。于是她便奋不顾身地进入京城,营救皇上。最后,木兰成功救出了皇上,也救了全城的百姓,取得了丰功伟绩。当皇上要给木兰封官之时,她拒绝了。她只要求皇上能把单于的剑赐予她,皇上答应了,并赐了一块玉佩给她。她带着剑和玉佩回到家中,见到了自己年迈的父亲,她对父亲说:“这是单于的剑和皇上赐给我的玉佩。”木兰为什么舍弃官位只要剑和玉佩呢?她为什么在得到这些东西后把它们给了父亲呢?由这可以体现出木兰从军多数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

  动画中的花木兰,虽然是从中国《花木兰》改编而来,但她却夹杂着中西文化,也就是在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多的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她独立勇敢,追求个性解放,在个人的努力中,她找到了自我的价值,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她对个人自由、幸福、理想的努力追求都从某种意义上折射出了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三.从电影《花木兰》的故事情节看花木兰如何从织布女变成巾帼英雄

  影片的开始,导演就故意压低镜头,让观众只能看见五分之四的泥土,只一

  线蓝蓝的天空。在如此辽阔而贫瘠的土地上,柔然族草菅人命的血腥,军民们驰骋沙场的场面油然而生。

  木兰本应该在国家的庇护下,幸福地生活,过上男耕女织的日子。但是柔然的入侵改变了这一切。面对着边关的危急,被征的父亲病重,家无兄长,木兰只好代父从军来履行自己对父亲的孝。木兰穿上战袍是不想让年迈且多病的父亲征战沙场,更不希望看见父亲战死沙场。尽管知涤牛卫国家的重要性,但木兰从军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尽自己的孝。当然,这并不能说木兰是自私的,假如木兰的父亲还年轻且无病,面对国家的危难,她一定不会阻止自己的父亲上战场,在国家需要她的时候,她也一定会挺身而出。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亲都不爱了,何谈爱国?既然木兰为了父亲能挺身而出,相信她在国家有难之时也一定会奋不顾身的。

  木兰很快就被带入军旅生活,军旅中不能有女人存在,这是我国古代军旅的迷信,这也是花木兰遇到的一大难题。一个女性在军旅中隐瞒性别生存下来是谈何容易啊!在我国古代你多数女子都是躲在深闺中的,哪里经历过与一大堆男子生活在一起啊!这不简直就是深入虎穴了吗?还好,木兰在军旅中有一个和自己从小长到大且人缘很好的同乡-小虎,小虎替木兰打理好了一切,这才让木兰安顿下来。

  可一个女人在男人堆中生活,很多事都是不方便的。没过多久,木兰的第一次生命危机就来临了。当她感到全身不舒服,想到河里洗澡的时候,文泰发现了她是女儿身。虽然文泰没看清木兰的面貌,可他已经知道军旅中有女人了。这就犯了军中大忌。第二天,当营长宣布自己的侄子的玉佩丢了的时候,要求搜身。这时木兰真正面临了生与死的考验。木兰为了不让搜身,承认了自己是盗贼。她为了家人不受牵连,为了乡亲们,她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由于她的手被文泰抓伤,这才让文泰知道军中的女子是木兰,他也知道玉佩不是她偷的。才使他在柔然军队入侵的时候解救了木兰,才使木兰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冲出重围,顺利刺杀敌方主将,当然文泰也没有将她的身份公之于众。

  明天的太阳总是和煦的,和煦的阳光照耀下,一位英俊的公子和一位坚强的女子,成就了一番征战沙场的功绩,这位公子和这位女子同时也擦出了爱的火花。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熟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木兰在一次押送粮草的任务中,急于就出陷入敌阵中的文泰,没想到却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押送粮草的队伍遭遇了敌人,粮草车损失惨重。在战争中是否应该置自己的感情于不顾呢?从这件事中木兰和文泰有了各自的观点。当文泰的死讯传来时,木兰变得不再勇敢,整日借酒来麻痹自己。爱只能藏在心中,情并不能挽回兄弟的性命。然而作为一名女子,再看见自己深爱的人,和一帮深爱的兄弟远离自己怎能不伤心你呢?

  最后,木兰终于被小虎唤醒,她有重新站了起来。她对士兵说:“逃避,阻止不了战争,害怕会让我们失去更多。以后,我要变得更强大,要保护你们每一个人,你们也要变得更强大,要保护身边每一个人。”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的木兰,是一个把寻梦、寻爱和人类解放事业结合在一起的花木兰。

  花木兰以及她的军队在严格的训练和一场场战争的磨练下,变得越来越强大。每一场战争都能赢得很漂亮。战功显赫的花木兰受到了大将军的妒忌,在一次力量悬殊的战争中,大将军舍弃了木兰,军队的粮草没了,将士们死的死,伤的伤,没受伤的将士也疲惫不堪了。这是木兰把保护国家的重担扛在了自己肩上。她对士兵说:“士兵可以背叛我,将军可以抛弃我,可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由这里体现出了木兰对国家的忠。正在她准备率领士兵血洗战场之时,“死而复生”的文泰站了出来,揭露了自己皇子的身份,并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想柔然军队走去。孟子云:“虽万千人吾往矣!一个拓跋宏,一个鲜卑人,坚强地用自己当人质,换取了手足的生命。”在这一刻,谁还能说战争须无情呢。木兰和文泰将“情”、“义”、“忠”、“孝”完美地统一起来。借用鲁迅的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文泰用自己换来将士的生命,木兰为了营救孤身一人潜入柔然军队,并与柔然公主密谋将新单于杀死。单于死了,木兰却倒下了,文泰得救了,大魏得救了,皇上开心了,公主得逞了。和解的条件是文泰与柔然公主结婚,两国和亲,从此放下了刀。

  木兰拒绝了皇上的赐官,独自回到家中,文泰来到村里,两人有了一个不是结局的结局。文泰踏马归来,却将自己对木兰的情留在心中。有时伟大的爱情在于放弃,在于成全。木兰与文泰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成全的是一个国家的和平,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影片中的花木兰由一个织布女变成一个巾帼英雄的过程是曲折的,她勇敢地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战争结束了,她也无所求,只希望早日与家人团聚。为父十二年的征战生活终于结束了,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四、由中美《花木兰》的异同看中西文化

  两部影片中的花木兰都具有“忠”、“义”、“勇”、“智”的特点。动画《花木兰》在迪士尼强有力的叙述下显得更活泼、生动,虽然《花木兰》是出自中国,但美式《花木兰》中时刻都渗透出美式风格,洋溢着异国情调。花木兰已不再是我国封建主义女性的代表,而是一个勇于表现自我,敢于追求自己幸福、追求个人主义的现代女性。“释放真情的自我”的呼唤,或者可以说“任性”的表现,已经片面地否定了中国《花木兰》的“忠”与“孝”,虽然其中也包含了花木兰对父亲的“孝”,但多数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种个人主义。新花木兰已不再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成为了封建思想的反抗者。“忠”与“孝”成功地变成了追求个人自由与幸福的个人主义性质的表现。而电影《花木兰》体现的是“纯忠至孝”她代父从军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是纯粹的不想让年迈且多病的父亲征战沙场。在被困入绝境时,木兰忠于国家;在面对爱情与国家和平的抉择时,她毅然放弃了爱情,这些就是中国封建传统思想的“孝”与“忠”。

  当然,在动画花木兰中,中国封建传统文化还是随处可见的。如:媒婆、红色护城墙、喜气的红灯笼、古色古香的建筑,无处不浸透出东方风味来,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传统思想观念和传统习俗。花木兰追求个性解放和人格自由的表现是现代女性的缩影,体现了美国个人主义。而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以及社会的压力迫使她接受媒婆的安排,这些又体现了中国典型的东方女性的形象。当国家面临危难时,当年迈的父亲要披上盔甲上战场时,木兰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承担起男儿应尽的家庭责任以及忠君报国的重担,从而最终实现自己光宗耀祖、忠君爱国、白线爱你自我的愿望。由此可见,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核心的“忠”教化受到美国动画制作者们的一定关注和不同程度的表现。

  从电影《花木兰》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中国制造”,从故事开头的田园村庄到古殿庙宇,从各种饮食到梳妆打扮,从整个故事模型到风俗礼仪,处处都能够体现典型的东方特征、中国印象。故事的情节还是原来的那些情节,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建立丰功伟绩,这些情节一带你都没变。人物还是我们熟知的花木兰,动画花木兰虽然不是带典型的东方女性,但她也不乏东方女性的部分特征。只是在这基础上有增加了热情、开朗、奔放等西方女性的性格特征,从外表、言行、举止到内在情感,气质完全都变味了。虽然伴着一点中国封建传统思想以及传统观念,但总体上迪士尼这部倾力之作,是用中国文化的“瓶”装入了美国文化的“酒”,动画体现的还是美国精神以及西方文化的价值。但美国精神以及西方文化价值理念的植入,并没有使花木兰完全变味,而是使木兰身上背负着更多的现代女性人生观、价值观的表现,与现代人更贴切,更具真实性。
  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1)《南北朝那些事儿》云海孤月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2)《魏晋南北朝史论稿<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万绳楠著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1983年第一版

  (3)《中国民间文学史上册<花木兰的故事与木兰诗>》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55级学生集体编写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出版

  (4)迪士尼《花木兰》

  (5)马楚成导演的新版电影《花木兰》

评花木兰形象的创作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