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上阙通过室内器物及人为举止情态的描写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阙尽情诉说,风神摇曳。全词上隐下显,跌宕曲折,极力渲染不忍离别的愁苦状。在这首词中,李清照的“愁”,是通过在深闺中睹物所思展现出来的。仿佛毫不经意,冲口而出,但仔细体味,却含意多层,十分精细。亲人远别,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分手已定,重重心事,说又何用;离恨别苦,难以启口的内心隐秘,离人衷肠,宁可自我承受,不愿再增加行者负担。特别是“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两句将作者的重重思绪,微妙心态,全道得细腻而含蕴绵绵不尽。
又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永昼”指漫长的白天,“永”字便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瑞脑”,香料名,又叫龙脑香。“金兽”,铜制的兽形熏香炉。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 的情境。
总的来说,李清照前期的词,纵然愁词多为离别,相思之愁.但是她对女性世界的描绘却不像其他男性词人的描绘,一扫艳词中的香软浓艳的妩媚之风,大胆的抒发自己的感情,敢爱,敢恨,敢写出自己内心的世界,冲破了封建社会女子所谓的"三从四德"的思想束缚,以自己的才情,愁思,浓情给后人留下了封建社会闺阁女子生活的剪影.
----李清照后期的词:
随着宋王朝的覆灭,李清照的生活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尤其是其夫赵明诚病死他乡,而后是国家灭亡所带来的颠沛流离.国破家亡后的政治上的风险与个人生活中的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一落千丈,词作也有早期的清丽明快转为凄凉低沉.多为抒发思念故乡,故国和倬亡之情和国破家亡的凄惨哀愁的情愁.笔触多哀婉,凄凉,清秀.词作中再也没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闲愁.有的只是"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舟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1.触景之愁
无论是诗还是词还是歌还是赋,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无不是佳作.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无论是"春风""秋雨""海棠""黄花""柳枝""梧桐"等等外界景物无不是她的全部寄托,一景一物往往能够触及她的愁绪与哀思.看这首<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是五十三岁。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而且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为不堪了。所以,“风住尘香”四字,不但含蓄,而且由于含蓄,反而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会到更为丰富的感情。次句写由于所见如彼,故所为如此。日色已高,头犹未梳,虽与《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起来慵自梳头”语意全同,但那是生离之愁,这是擞硼之恨,深浅自别。
上片既极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所以下片便宕开,从远处谈起。这位女词人是最喜爱游山玩水的。据周辉《清波杂志》所载,她在南京的时候,“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冬天都如此,春天就可想而知了。她既然有游览的爱好,又有需要借游览以排遣的凄楚心情,而双溪则是金华的风景区,因此自然而然有泛舟双溪的想法,这也就是《念奴娇》中所说的“多少游春意”。但事实上,她的痛苦是太大了,哀愁是太深了,岂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释?所以在未游之前,就又已经预料到愁重舟轻,不能承载了。设想既极新颖,而又真切。下片共四句,前两句开,一转;后两句合,又一转;而以“闻说”、“也拟”、“只恐”优个虚字转折传神。双溪春好,只不过是“闻说”;泛舟出游,也只不过是“也拟”,下面又忽出“只恐”,抹杀了上面的“也拟”。听说了,也动念了,结果呢,还是一个人坐在家里发愁罢了。
又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通过风急、雁过、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组成了一幅凄凉的图画,而这幅图画与那独立垂帘之下的弱女子相映,表现了女词人凄凉、悲伤、忧愁的情怀,其凄凉之感跃然纸上,字字令人潸然.靖康之难后,词人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成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一个“冷冷清清”、“乍暖还寒”的秋日黄昏,傍晚的秋“风”、天空中飞过的秋“雁”、“满地”堆积的“黄花”、滴落在“梧桐”上的细细的秋“雨”、在女词人眼中是那样的凄凉、肃杀、萧索,更触动了她的凄怆落寞之情,沉哀入骨,悲苦更甚。使全词画面无不染上愁的色彩,缘情布景,情随景迁,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归结一个“愁”字。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党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因此后人将其视为愁词之"后".堪称千古绝唱!
2.乡思之愁
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被迫流亡他乡,对故国乡关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成为她后期词作的又一个主旋律.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写亡国之伤与家破之痛,词作中往往流动着凄凉与悲愤,情感抒发一览无余,催人泪下,如<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起始二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写晚晴,正是度节日的好天气,意境开阔,色彩绚丽。紧接“人在何处”四字,点出自己的处境:飘泊异乡,无家可归,同吉日良辰形成鲜明对照。(这里的“人”,有的评论者认为指李清照所怀念的亲人,从文意上看,似不如指作者自己为好。)前三句写当时的天气,次三句写当时的季节,“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点出时令是初春。上句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下句从听觉落笔,通过笛声传来的哀怨曲调,联想到“砌下落梅如雪乱”的初春景色。四处充满春意,景色宜人,但在词人看来,毕竟“春意知几许”,还远不是很浓郁的。虽是“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可是这些年来国事的变化,身世的坎坷,使得女词人产生了“物是人非”、“好景不常”之感。所以在“融和天气”之后,立即指出“次第岂无风雨”的可能,在淡淡的春意中又掺进了浓浓的隐忧。以上三小节结构相类,都是两个四字句,是实写,写客观景色的宜人,紧接着一个问句,反衬出主观的不同感受。归结到本篇的主题:身逢佳节,天气虽好,却无心赏玩。因此,虽然有“酒朋诗侣”用“香车宝马”来邀请她去观灯赏月,也只好婉言辞谢了。表面上的理由是怕碰上“风雨”,实际是国难当前,早已失去了赏灯玩月的心情。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当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样,诗人很自然地转到当年汴京欢度节日的回忆上来。
词的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中州”指北宋都城汴京,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三五”,指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当时宋王朝为了点缀太平,在元宵节极尽铺张之能事。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从腊月初一直点灯到正月十优日”,真是“家家灯火,处处管弦”。其中提到宣和优年正月十四日夜的景象:“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带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看灯。”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十优日”条也有类似的记载。这首词里的“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写的正是作者当年同“闺门”女伴,心情愉快,盛装出游的情景。全是写实,并非虚构。可是,好景不常,金兵入侵,自己只落得飘流异地。如今人老了,憔悴了,白发蓬乱,虽又值佳节,又哪还有心思出外游赏呢?“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更反衬出词人伤感孤凄的心境。
纵观李清照后期的词,我自己认为其"愁"的价值要比前期词中的"愁"更能发人深思.如果说她前期词作中的愁是"闲愁"那么她后期词作中的愁则是"恨愁".在经历国破家亡的痛苦后依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寄情于词,以词寓人,抒写亡国的恨,家破的悲.这样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子,以她柔弱的双肩,纤细的感情,承担着无法诉人的悲苦,是何等的坚韧!由一个不知人生悲苦的闺中女子转变为尝尽人世艰辛的苦难妇人,那种愁苦是何等的悲切!比起统治阶级的"直把杭州做汴州"的腐朽人士,她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又是何等的崇高!
读李清照的词,无论是前期的离别相思之愁,还是后期的家国之愁,都是那样的发人深思.不同于封建社会那种庸俗的艳情词中的闺怨之愁,不同于铮铮男儿国破家亡,报国无门的哀怨之愁.李词是那样的雅致,深切.那种"愁"如泣如诉,如血如泪,通彻心扉,深入骨髓.像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的评价: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诗词,在李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一个古代女子的愁情愁绪,一个古代女子的凄惨悲苦的一生,一个古代女子的如血如泪的倾诉,这就是李清照词中的精髓,这就是李清照词中的灵魂,这就是李清照的"柔肠一寸愁千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