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幽灵批评“孤儿定律”视角下的爱伦.坡

更新时间:2015-4-3:  来源:毕业论文
幽灵批评“孤儿定律”视角下的爱伦.坡
摘要:介绍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展起来的幽灵批评中的“孤儿定律”,阐述“孤儿定律”在美国作家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中恐怖主题的具体体现,进而从全新的视角洞察坡的作品。
  关键词:幽灵批评;孤儿定律;爱伦·坡;黑猫;恐怖
  
  萧伯纳声称:“美国出现了两个伟大的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和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被认为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而爱伦·坡却被认为是一位争议颇多的作家,但是他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取代的。他的短篇小说影响巨大,尤其是他对人类心灵深处的描写,并将其中的孤独、恐惧、焦虑和绝望刻画得淋漓尽致。
  幽灵批评作为西方一股全新的批评潮流,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并提出了对文本新的诠释功能的理论。当阅读某些文学作品时,读者时常遇到一些荒谬、怪诞、令人困惑的现象,同时很多读者会要求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质问作者创作的动机。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对那些已死的和未亡的事物,以及一种与死亡、复活和幽灵有关的难以言喻的状况。因此,幽灵批评似乎向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解读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恐怖、不解和神秘的现象。 http://www.youerw.com/
  
  一. “孤儿定律”
  
  读者在分析某些文学作品时,我们会经常首先关注作品的作者和作品创作的归属权,考虑文本在某种程度的互文性和传承性,甚至也会追溯文本的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幽灵批评中“孤儿定律”的论述正是阐述了传统与影响的问题、权威化与父权和母权问题、互文性与继承问题,此批评发现自己不在与过去的联系中把文本看成是悖论性的,而认为它在根本上无父无母,“无家可归,垂头丧气,未受涂油礼”(引自《哈姆雷特》)。这一定律宣传,任何试图断言文本家世的尝试都是不适当的,无论其父系还是母系都无法知晓,文本的源头会立刻把我们带入一个幽暗的王国。因此我们可推断出文本本质上就没有归属性。这种无归属性,无论对于读者或是作者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在生活、创作、阅读中缺乏归属感、安全感,甚至是一种迷失而游离的态度。读者仔细研读坡的短篇这一小说作品,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些恐怖阴沉的背景、病态怪异的人物及光怪陆离的情节。如果我们把视角转向对作家坡的作品以及身世深层次的挖掘,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那就是坡的家庭和社会的背景。
  
  二. “上帝弃儿”
  
  在美国文学史上,恐怕没有比爱伦坡更为命运多舛的作家了,在贫穷、失意、酗酒、和幻想中,他度过了自己短暂的一生。1809年,坡出生于美国波士顿流浪艺人的家庭,家境十分贫寒,父母早逝。三岁时就被富商约翰·爱伦(John Allan)收养。幼年时曾经去英国学习拉丁语和文学。十七岁时进入弗吉尼亚大学攻读文学。其间,坡开始染上酗酒、赌博等恶习。不久养父便强令他攻读法律,坡不从,便于养父闹翻,于1827年离家出走,从此开始了他艰辛的文学生涯。1836年,与表妹弗吉尼亚(Virginia)结婚。四十岁那年,一次在途中昏倒而死亡。
  从家庭背景中,坡是一个弃儿;而从社会角度看,坡自行扮演上帝的角色,具有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坡首先是一个诗人,具有“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诗人理想。但同时为了文持生计,坡先后在美国南部和北部的多家杂志当编辑,为了全家的温饱挣扎奋斗。他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其恐怖小说显示出俗媚的一面。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矛盾压挤下,坡都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上帝弃儿”。由于这种“弃儿”心理,以及坡一生中饱尝了人世间的艰辛与坎坷,坡自然对社会和世人感到厌倦和厌恶,对命运的不公感到强烈的不满。因此在坡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了恐怖、孤独、绝望与忧虑等主题。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社会上,坡都自认是一个被遗弃者,充满了孤独感。因而坡的作品为幽灵批评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典型的例案。在坡作品中所涉及的恐怖主题正是映射了文学作品的“无归属性”。
  
  三. “孤儿定律”在坡的作品《黑猫》中恐怖主题的体现
  
  坡的很多小说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强烈的恐怖色彩和浓厚的神秘气氛,这使得很多评论家对坡的作品中的恐怖主题所痴迷。坡本人也在他自选的《怪异故事集》的序言中说道:“如果在我的许多作品中恐怖一直是主题,那我就坚持认为那种恐怖不是日耳曼式的,而是心灵式的——我一直仅仅是从这种恐怖的合理源头将其演绎,并仅仅是将其驱向合理的结果。”在坡的大多数作品中,“恐怖”的确是坡的一大主题。读者在阅读坡的作品,总会感到一种毛骨悚然的紧张和恐怖气氛,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坡在1943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黑猫》(The Black Cat)是坡在小说创作上的一篇杰作。小说中主人公养了一只黑猫,曾是他“心爱的东西”。故事中,主人公在一天酗酒后剜出了自己很喜爱的黑猫的一只眼睛。不久之后,主人公终于将黑猫吊死在树上。当晚,一场大火烧毁了一切,但黑猫的形象出现在火灾废墟的一堵墙上。几天之后又出现了一只酷似普路托但胸脯上带有令人恐怖的白色绞架图案的黑猫,它令主人公恐怖、憎恨。主人公自叙:“一只没有理性的畜生——我若无其事地杀死了它的同类——一只没有理性的畜生竟给我——一个上帝的形象造出来的人带来了这么多难以忍受的苦难!“在这种折磨下,我的内心仅存的一点良心也彻底泯灭了。恶念变成了我唯一的朋友——那是最卑劣、最邪恶的恶念。……”最终主人公杀害了自己的妻子。由此可见,主人公杀害黑猫并非是因为黑猫本身,而是源于自己的心灵。从坡的作品《黑猫》中,读者很容易被文章中所描述的令人发指的恐怖气氛所感染。坡在作品中渲染恐怖也是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压抑,是对自我情感的一种释放。同时,这种恐怖的情感,也是坡灵魂深处的厌恶、反感和恶心的一种体现。前文提到坡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坡作为一位不折不扣的“上帝弃儿”,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恐怖主题成为了他对家庭以及社会的一种映射,他的“无归属性”,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大多数主人公,大都具有强烈的梦魇意识,他们怀着巨大的罪恶感和自责感,浑浑噩噩地活在现实与理性的世界之外。由于天生的“乖戾”,他们不由自主的违背自己的愿望去作恶,渴望犯罪。在一种反常的心态中——“只为作恶而作恶的欲望”驱使下,而潜意识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四. 结语
  
  不可否认, 坡其本人及其作品却有颓废消极之处,所以他的多数作品都体现了文本的“无归属性”,这与他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有关,所以他在生前备受冷落,死后多年也没有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然而,坡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恐怖主题,坡对人类隐秘心理的探求,对死亡和怪诞的张扬,以及他所开拓的新型小说样式和唯美的诗歌创作,都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财产,丰富了人类的文学库藏。
  
  参考文献:
  [1] 埃德加·爱伦·坡. 陈良廷,徐汝春译:爱伦·坡短篇小说集[M].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
  [2] 林琳.浅谈爱伦·坡中的恐怖描写及其创作目的[J].长春大学学报,2003.
  [3](法)热拉尔·热奈特等著.阎磊等译,文学理论精粹读本[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1.
  [4] (英)朱利安·西蒙斯著.文刚 吴越译,文坛怪杰——爱伦·坡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
  王玲,女,空军航空大学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岳辉,女,空军航空大学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幽灵批评“孤儿定律”视角下的爱伦.坡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