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朱光潜《谈美》一文的美学理念

更新时间:2015-8-8:  来源:毕业论文

朱光潜《谈美》一文的美学理念
  《谈美》一书是朱光潜在 1932 年于留学期间写成的一本书,在这部篇幅并不巨大的书中,他并没有用一种严肃的学术语气,而是用一种更像朋友间畅谈的口吻,力求用一种明白晓畅的语言由浅入深地去解释他所坚持的思想。

  《谈美》可以看成是朱光潜庞杂文艺美学思想的一部概括与缩略的简明指导,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能够让广大受众以一种明白晓畅的途径进入他的文艺理论体系。尽管作品在形态上稍给人些许散漫的印象,但是其中生动幽默的例子和精心筛选的经验之谈还是能看出朱先生也是费了番苦心才写成此书。

  本书由 15 个小章节组成,大体可以分为优个部分:前三章为对美感产生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分别是审美时态度、与被欣赏事物的距离以及移情作用;第四、五、优章是讲解几种与美感相似的心理感受,分别带有实用主义意味的快感、联想,以及欣赏与批评考证的关系;第七、八章为美与自然关系的讨论以及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区别和联系;第九章在简单讨论欣赏与创造的关系后,进行比较总结发现艺术与游戏的相似性;第十到十四章为艺术创造的各种条件;第十五章为全书的总结,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人生的艺术化。这是在结构上对全书进行归纳,由此我们能够发现全书中都贯穿着一条主线是如何理解人的主观感情对在审美过程中、对美这样一种感觉的影响和作用。

  《谈美》一书完整表述出对于“美”这一概念在人的主观情感中产生的完整过程以及如何去追求美感和追求美感的最终结果。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如何日常生活中运用书中指导意见去评述周遭的事物如何用美学的观点深入理解文艺作品也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

  一、发现美的方法

  糜啪是虚无与缥缈的,如何去理解美的内涵,朱先生给我们举出了一个相当生动的例子,对于古松的看法,分别是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在前两种态度中,人与物发生了实际效用的联系,既是探求物的实用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古松即成木料和显花植物,它的存在并不是独立于人的需求之外,这样就无法欣赏到古松的美感。朱先生谈到只有人与物不发生实际效用的时候,人才能真正去欣赏事物所具有的美感。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说明对于美感等人生境界的追求必须要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需求被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这势必要求对于美的期望与欣赏不能带丝毫世俗的杂质。但究竟什么是美?怎样发现美?朱先生提出了一些先决条件。首先,就是审美对象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这距离也有很多种,例如,与审美对象所接触的时间、处于何种位置观察审美对象等,都会决定我们对于审美对象的态度是欣赏还是厌恶。“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对审美对象最佳距离的寻求可以说是对审美对象了解的过程,这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当我们对于审美对象太过熟悉或太过陌生的时候,都不能准确地去欣赏。其次,是欣赏与表达的距离关系。审美是一种于精神内化的情感体验,欣赏的结果大多是审美者的精神产物,怎样表达出来?方法便是审美者的理性思文与感性情感的分离。让理性的思想跳脱出感性的审美,在一个适当的距离去观察审美过程作用于情感上的变化,而后通过语言、音乐、绘画等等途径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发现美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朱先生又解释说明了审美感受的形成过程中演绎出的变化。在人的审美过程中,主观带有的几分创造性会融入对客观事物的接受过程中。“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对进入思文的外界事物的形象,主观思文的创造性造就了千变万化的情感体验。但客观事物终究是固定的,好比山就是山,千百年来它也不太会变化多少。人在欣赏客观事物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宇宙的人情化”,而这种情感的生成又需要“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相同的情感。”在不带功利色彩的情况下,对客观事物赋予情感,喜怒哀乐的演变也就让客观事物时时处处充满变化与新奇,对于客观事物的审美挖掘也就能够做到生生不息,因为对于相同的事物,每个人对其所赋予的情感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是欣赏自然美还是艺术美,唯有将“我的兴趣和物的情趣回环往复”,才能将自我的感觉知觉外射到客观事物上去。

  二、考证与欣赏的关系

  在谈到考证与欣赏的关系时,朱先生列举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例子,提到自幼爱好文学,留学之初以为文学批评的课程可以学习到审美鉴赏方面的知识,不料老师却重视所谓的版本考证,这和他的求学思想大相径庭。其中朱先生列举出学习到的关于莎士比亚的文学批评,却只有不断的作品版本、写作来源、作者生平等有关考据学的知识。在朱先生看来,文学批评的要点不在作品的写作背景研究,而是作品本身。西方的文学写作背景考证就与朱先生所理解的文学批评有很大的出入。朱先生认为对于文学作品中“美”的欣赏应该是不带现实需求的独立的纯精神思考,这样才能看到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价值。这种独特的精神价值应该是作品中所营造出的意境,而这意境的营造是要借由优美的文字;通过阅读在人脑中由思文而产生的虚幻“实景”就应该是欣赏的过程。欣赏的过程本身不带任何实用的与功利的因素,只关注于作品本身及其借由文字所营造出的特有“实景”。

  朱先生认为,过多的考据学知识的运用便削弱了这样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因为在对背景的考证时一种实用的思想就会侵入审美过程。如果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过多的考证是不是就会削弱“哈姆雷特”的万千变化,他的形象会不会因此而变得固定没有了变化。审美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我与他人所见相同,但内心的感受不同,在头脑中幻化出的世界也不相同,这才是审美的真正内涵。考据对于审美是有帮助作用的,朱先生也肯定了这一点,但这不是欣赏的本质。“考据所得的历史的知识。

  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考据可以说是欣赏得以进行的前提,但一味地考据会扼杀思想的创造过程、束缚思文的散发与延伸,从而将欣赏限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这是与审美当中的创造性是背道而驰的。

  考证的态度是冷静的经过反复思考的,但审美欣赏的态度是凭借思文创造性。这两者都是审美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考据批评不是欣赏的全部,但是欣赏包含着考据批评。

  三、审美与创造

  在审美和欣赏过后,精神的思考自然要有一个外化的过程,这就是创造。

  首先,朱先生提出了“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这一主张。但是欣赏和创造毕竟还是有所区别的,“欣赏只要能见出一种意境,而创作却还须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成为具体的作品。”何为创造,生活中的哪些行为是创造呢?朱先生指出游戏就是艺术的雏形,也是创造的最初过程。游戏中包含了欣赏和创造的心理活动,所以要了解艺术,必须先了解游戏。游戏既是创造的最早存在方式,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书中以一个小孩子骑马的行为来解释创造、游戏和艺术的关系。首先是欣赏与游戏都要把意象客观化,成为非常具体的情境,只不过,前者是想象的情景客观化,后者是现实的行为客观化。具体过程来说,就是孩子在看过骑马后心中产生审美意象,进行模仿从而寻找可以外形化表现出来的骑马游戏。艺术也是一样,形成艺术形象就需要有外在形式的表现,有具体的作品呈现用于把作者的思想表现出来。此外在创造的表现手段方面,孩子可以用棍棒、扫帚模仿马体现骑马动作;艺术家可以通过文章、绘画、雕塑等艺术手段表现内容。但是小孩子在没有受到过多社会行为约束的时候,创造更加随心所欲,而艺术家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认知。

  其次,都有认真的态度。游戏中的孩子非常专注地玩耍,甚至摆脱不了所扮演的角色,完全沉浸在自己所创造的情景中。孩子的内心空灵跳跃,通过物象可以创作出较多的意象,不论是具有审美意义的,还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这都不妨碍孩子头脑中审美想象的创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经验的积累,成人艺术家的创造便更加严肃而缺乏一部分的随心所欲。但这不妨碍在现实世界之外,运用艺术的审美去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现实中小孩子是不可能都骑马的,于是寻找可以追寻快乐的代替物,在成人的艺术表现中,寻求快乐的替代物就变成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对失意与不满的解脱。而从某方面说人生就是艺术生成的过程,生活的过程就是艺术的创造,而用何种眼光与态度看待周遭的事物,就成了生活如何升华成艺术的方法。小孩子骑马的行为是一种生活的情趣,既是用何种眼光和态度来看待周遭的事物。如果加以保存与沿袭,在成人看来或许就是一种对于人生的看法。

  四、艺术与人生

  朱先生在《谈美》的最后一个部分谈起应该用一种“慢慢走,欣赏啊”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用情趣去发现现实生活的美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全部的人生过程在朱先生看来就是一部艺术着述,又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感知不同而出现千万的变化,拥有审美的眼光就是成就一部完整人生的方法。“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借此,朱先生提出了他人生美学的核心内容,“人生的艺术化”。

  朱先生认为,作为被现实生活所羁绊住的人要想在充满痛苦的现实生活中保持自由和超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所谓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朱先生看来就是在日常烦琐的生活中注意生活情调的培养,不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与挫折而忽略了生活中的审美。朱先生便是一位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的智者,他不仅有着传统士大夫的雅兴收集体现民族审美趣味的艺术品,还练习书法,并且对传统戏曲颇为欣赏。朱先生这种通过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怡情养性的方法既能使自我的学识精进,还能通过这些雅趣来调节人生。反观生活和自我;进而摆脱生活中的痛苦,获得生命的自由和解放。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人生的艺术化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人生的艺术态度。所谓人生的艺术态度,就是指人能够以一种超脱功利的态度对待充满利益与诱惑的现实生活,冲破各种利害关系的羁绊,必要时把生活当作一件艺术品来看待而不是斤斤计较得失。

  朱先生认为“人生是多方面相互和谐的整体”,而如何能让人生多方面的和谐,还需要具备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具有健全的人格来保持高尚的气节,其次是丰富的情趣能发现生活的乐趣,最后是忌烂俗,不要失了自己人生的特色而重蹈他人陈规。朱先生认为完美的生活就是艺术的生活,而世间被名利包围的“世俗”生活永远也不可能生发出艺术的细胞,生长出艺术的萌芽;切忌不要成为没有本色的“俗人”和隐藏本色的“伪君子”。“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的。”不论宗教还是科学,在朱先生看来都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科学的活动和艺术的活动本是一体,也是对生活的情趣抱有探索的精神进而将艺术的活动演化成科学的活动。

  朱先生的《谈美》已经不是一部单纯意义上的文艺理论着述,在谈论文艺理论之外,朱先生将对人生含义的理解包含其中;文艺与生活的联系如此紧密,如何在探寻艺术的前路时求得人生的完整与和谐,正是朱先生在《谈美》中提出的艺术与人生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国书局,2012.
  [2]赵桂芬.艺术是摆脱现实苦难的鹄的———浅析朱光潜人生美学[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3]王雷.朱光潜《谈美》研究方法浅论[J].语文学刊,2011(9).
  [4]李恩新,朱长利.审美救赎论:人生艺术化———朱光潜前期美学思想及其理想旨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http://www.youerw.com/
  [5]爱箫.“人生的艺术化”:理解朱光潜早期文艺美学思想的枢机[J].文学研究,1998(6).
  [6]陈恒.和谐人性与人生艺术———论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理论的思想内涵[J].浙江学刊,2006(2).
  [7]张泽鸿,宛小平.从人生艺术化到人道主义———朱光潜人生美学的世纪境遇[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朱光潜《谈美》一文的美学理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