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原生态民族音乐的根源
(一)原生态民族音乐的地域特征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基础,它决定了人民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地形、地貌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制约和影响着意识形态的音乐艺术。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方式、方向大部取决于自然因素,民歌的产生、发展也是一样。民歌的生态也就是自然生态的反映,自然地表露出地区的风貌和民俗特征。山川、气候塑造人的性格,对人的文化心理包括审美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交互作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人的性格及审美倾向不同,也因此产生了审美的地域性差异。包括民歌在内的民间音乐各种类型几乎都有各自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这种特征是交融于每件作品中的一种自然属性。
歌是语言的升华,无语就不为歌。民歌的起源,也就是音乐的起源。民歌最早即是语言,语言是民歌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民歌最初的节奏、速度如同说话,随着歌词的自然重音而渐渐变化,旋律是由两个或三个音构成的短小片断串成,音域通常不超过八度。音乐与语言都具有声音可辩的四个特点,即高低、长短、强弱、音色。语言是民歌地域审美的逻辑与形象的思文依据,虞书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即道出了民歌是语言的升华和美化。在中国,有多少种方言就有多少种地方戏。地方戏的旋律,就是方言语调的扩展。方言是人思文活动的表达方式,是情感交流的媒介,她作为地方的母语,文系着当地人民的情感心理、审美习俗等方面。形成民歌的内部基音为方言的声、韵、调和句读。音韵中的声与韵是歌词表达的主要辅助手段,字调的高低升降是旋律起伏跌宕的脉络,句逗是民歌节奏的变化贯穿,它们对民歌的风格起着主导作用。民歌的空间分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基于语言的空间分布的。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是带有音高起伏的旋律意味的语言。方言语音的音色、时值、声调、音高、力度等与民歌有着密切联系,它不仅影响旋律,而且影响演唱风格。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辞篇》中“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本文来自优*文-论'文&网,
毕业论文 www.youerw.com 北方山川深厚,其音而钝,得其质直。”提出了方言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塑造了人类,也就塑造了人类的音乐。
民歌的演唱风格也是表现其地域性的重要特征。一种有特点的、被某一群体所普遍采用的演唱方式也受到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它是人们审美心理、审美趣味的反映。“一首短小的民歌能够在极为有限的篇幅里表现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与歌手的艺术修养、演唱技巧,甚至于歌唱音色中所表现出的审美追求、审美理想都有极大的关系”。
(二)原生态民族音乐的群众基础
民族唱法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是因为民族唱法结合了中西音乐的精华,它建立在中国民歌的基础上,结合了民间戏曲的演唱特点,并借鉴了西方艺术歌曲的表演技法,演唱作品多贴近百姓的生活,受众群较大,大众极易接受并产生共鸣,因此深受人喜爱。但民族唱法在发展过程中,学院派音乐人按照一定的规格和要求对其唱法进行了系统改革,一方面使之艺术表现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曲高和寡的弊端,演唱技巧增加,难度加大,对声音的严格要求也失去了声音上的本质与个性,迷失了艺术追求的本真。加上近些年流行音乐的泛大众化、低俗化,使得人们的审美出现疲劳。人们强烈地希望能够出现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以使这种状况得到突破。
在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舞台上,涌现出了一批让人耳目一新的“另类”的选手,这些选手用原生态唱法唱着一些原生态的民族音乐,他们的出现为中国音乐界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流传于蒙古民族的民间绝学“呼麦”让深谙发声规律的专家不可思议;嘹亮的“川江号子”通过巴山蜀水浸透的船工之口,讲述了长江边原始先民的真实生活;“蝉之歌”组合,一种取自侗族山区广为流传的摹仿“蝉”声[2];“花咕咚咚姐”来自真实自然的欢快曲调等等。北方的民歌高亢嘹亮,南方的民歌委婉、细腻,陕北地区的民歌粗犷嘹亮,满足了人们音乐艺术审美的新鲜感和求新求变心理的需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原生态民族音乐存在的根源与价值初探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