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失弛缓症证治探讨
典型病例:王某某,男,70岁,胃脘部不适1年余。经常恶心呕吐,尤以进食较快时恶心呕吐明显,每天4~5次。平时喜温喜按,喜欢温热饮食。进食生冷食物可诱发上述症状发作。体重由68公斤下降至63公斤,大便正常。否认呕血及便血史。
查体:一般状况尚好,舌苔薄白,舌质淡暗,脉沉缓。
上消化道造影:口服钡剂通过食管缓慢,食管扩张,内见食物残渣影,贲门开放受限,呈“鸟嘴样”狭窄,边缘光滑,部分钡剂可因重力作用入胃,食管内较多钡剂残留,胃呈“丁”字形,张力较高,充气扩张欠佳,黏膜及轮廓完整,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胃镜检查:食管扩张,内有残留液体及食物残渣,各段黏膜轻度充血,未见糜烂及溃疡,齿状线欠清晰,贲门距门齿41cm,呈紧闭状,内镜通过时无明显阻力,胃体黏膜完整色泽正常,未见肿物与溃疡。
诊断:贲门失弛缓症,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脾胃虚寒,胃失和降。
治则: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处方:木香12克,砂仁6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20克,炙甘草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吴萸6克,黄连3克,旋复花10克,代赭石15克,焦三仙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复诊:自述恶心呕吐明显减轻,每日仅发生一次,腹不胀,大便正常,舌脉同前。仍宗原法加良姜10克,枳壳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再诊:呕吐基本消失,偶有轻度腹胀。纳可,大便正常。舌苔薄白,质正常,脉弦。仍宗前法继续服原方,以善其后。
随诊:病情稳定,未再出现胸闷、胸痛及进食发噎情况。饮食正常,性情变化时偶有呕吐一次。
讨论: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以食管缺乏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不良为特征,导致食管功能性梗阻。临床上有吞咽困难、反食、胸部不适或胸痛,可伴有体重减轻等表现。有报告称,贲门失弛缓症的发病率约0.5~1/10万。
中医无贲门失弛缓症病名。根据该病的临床特点,属于中医噎嗝、梅核气的范畴。其病变基础常常是气郁、痰阻、血瘀交织在一起,阻于食管胃口。气血痰郁结于内,气机升降失司,所以咽下困难、反食、胸痛。其程度轻重与阻滞的轻重相关。如《医述・噎嗝反胃》所述:“饮食下咽,至膈不能直下,随即吐出乃贲门为病。血液干枯胃口收小,初病饮食尚可,病久浆粥俱难下。盖血液枯槁,津液不润,凝结顽痰,而阻塞胃脘者有之;气结不行,血滞成瘀,而阻塞胃脘者有之。贲门之槁,顽痰之聚,瘀血之阻,皆由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耗竭,运守失职,而脾中之生意枯;五液无主,而胃中之津液涸,虚阳上泛,夹冲任二脉,直上阳明,贲门终日为火燔燎,不槁不已,是以阻塞不通,食不入矣。”徐灵胎在评《临证指南医案・噎嗝》时更加明确地指出,“噎嗝之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隔胃气。”
贲门失弛缓症之标表现为气郁、痰阻、瘀血等方面,基本表现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调,并且标本同现、虚实相兼。故治疗上疏肝理气、化痰消瘀、补益脾胃、调和气血常需结合运用。在治疗过程中补泻以相承,药性忌过偏,尤其注意不可败伤胃气。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由于进食不顺或困难,所以往往害怕进食。因此护理工作相当重要。饮食宜清淡而有营养,特别是重症患者宜食富有营养的半流食或流食,戒烟酒。因疾病反复发作,病人有较重的思想负担,导致急躁、易怒、失眠等情志异常的证候,不利于病人的调养,常使病情加重。北京协和医院统计的116名贲门失弛缓症病人中,37%有精神诱因。对于这种病人,除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以打消其顾虑外,在辨证的同时,给予疏肝解郁药,也很有必要。常用方药为逍遥散或加味逍遥散加郁金、香附、八月扎、绿萼梅等;胁痛明显者重用白芍、元胡;对胸骨后疼痛较明显者,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元胡、川楝子、檀香、九香虫、香附等行气止痛之品;恶心呕吐者加旋覆花、代赭石、生姜、半夏降逆止呕。
临床上应发挥中西医各自特长,在传统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西医消化内窥镜的镜下提示,估量病情的变化发展。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在症状并不十分明显或者不典型,然内窥镜已提示出现较大变化时,应该更多考虑结合内窥镜提示,指导中医的辨证用药,使治疗更为合理,准确到位。若食管下段扩张不明显,黏膜苍白或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则提示胃寒为患,可选用温胃散寒药物,如肉桂、附片、良姜、荜拨等。若食管下段扩张,有食物残留,食管黏膜水肿、糜烂、出血等炎性改变,提示胃热偏盛,主张选用一些清热解毒之品,如黄连、银花、连翘、蒲公英等,以及化湿行滞之品,如半夏、苍术、厚朴、藿香、白豆蔻、草豆蔻、砂仁,以消除炎症的发展。若食管下段扩张日久,出现糜烂、溃疡、疤痕形成或上皮增生性改变时,则提示湿热久蕴,胃络瘀阻。此时应考虑加用活血化瘀通络药物,如丹参、红花、水红花子、京三棱、莪术等,以期软坚散结,抑制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需要注意的是,贲门失弛缓症有5%~10%的患者继发食管癌,行胃镜检查可早期发现,以免贻误病情。
副主任医师 齐贺彬 主任医师 徐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