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儿童患者的心理分析
儿童患者在骨科占一定的比例,在疾病的治疗中涉及到康复心理学问题。而临床实践中往往忽视了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不按康复心理学原则办事,延搁了儿童患者的康复时间,甚至使致残率增加。几年来,我们采用观察法、谈话法对341例3~6岁儿童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对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康复问题进行了探讨。
1 临床资料
男226例,年龄5.05±0.69岁;女115例,年龄5.14±0.58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41例;骨折128例;臀肌挛缩172例。先天性疾病84例;后天性疾病257例。
方法:对患儿日常生活活动及集体活动进行观察;进行一对一谈话,可有父母参加。
2 结果与讨论
附表 341例骨科3~6岁患儿心理状态 (例)
心理状态 先天性髋脱
(41例) 骨 折
(128例) 臀肌挛缩
(172例)
意外心理 0 81 26
自卑心理 39 3 131
急躁心理 12 115 1
恐惧心理 9 17 27
依赖心理 38 116 103
意外心理:本组患儿年龄均在3~6岁,对患病无心理准备者107例(31.4%)。3~6岁的儿童正处于身心生长、发育阶段,对外界事物似懂非懂,充满好奇心,即轻率、任性、好动、大胆、不愿受约束,具有强制性、偏执性和攻击冒险性,对于事故的发生不能预知。我们称之为“意外心理”。
自卑心理:3~6岁的儿童已经会讲许多话,渴望与周围环境交往。但在我们所观察的患儿中,约173人(50.7%)由于生活、活动等方面或多或少需要他人帮助,使其与外界环境的交往受到影响,难以正常进行,致使患儿性格孤僻、见人就躲,显得呆板、被动。
急躁心理:此类心理多存在于骨折患儿。患儿对病后卧床休息,以及术后的石膏夹板固定等制动治疗难以适应,急切希望早日下地行走、玩耍,故对治疗http://www.youerw.com急于求成,表现为要求增大牵引强度等,对身体康复操之过急。
恐惧心理:3~6岁患儿所能接触的事物有限,对他们所处的环境及当时的处境尚不能正确判断,对患病前后生活方式的变化难以接受。此时患儿往往表现沉默、暴躁、喜怒无常。
依赖心理:独生子女处于家庭重点保护氛围内,他们习惯于父母呵护,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他们对医护人员及周围环境高度依赖,多以一种等待的态度来回应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3~6岁儿童正处于儿童性格形成的最初阶段。他们的心理成长受到先天遗传、环境影响和经验的制约。患病过程中,患儿父母及医护人员等对他们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患儿的心理康复应从就诊之初就开始,积极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儿产生良好的就医心态,充分发挥患儿的主观能动性,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医护人员应尊重患儿,对待患儿应宽容、耐心,让患儿尽可能充分表达内心感觉,去除心理性防御,积极参与到治疗中来,承担治疗中应尽的责任。骨科患儿的心理在疾病治疗中有一定的影响,应列入常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