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定位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颅脑外伤危重患者的治疗
颅脑外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该病患者具有病情严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等特点,其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院采用两种方式对收治的114例颅脑外伤危重患者进行静脉置管,以探讨超声定位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颅脑外伤危重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4例颅脑外伤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22例;年龄22~68岁,平均为(44.6±2.3)岁;其中24例患者为脑挫裂伤,16例患者为重型颅脑外伤,10例患者为高血压脑出血,7例患者为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24例;年龄20~69岁,平均为(42.9±3.1)岁;其中25例患者为脑挫裂伤,17例患者为重型颅脑外伤,8例患者为高血压脑出血,7例患者为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由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Groshong PICC穿刺包行穿刺置管,取肘正中静脉,常规消毒铺巾,然后行超声定位穿刺置管,将导管插入所需长度(一般术后有条件可行胸X线片检查,导管尖端到达第2、3肋间隙为佳),利用碘伏或氯己定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然后利用贴膜固定。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超声定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并在肩下垫枕,使锁骨下区域充分暴露;在右锁骨下常规静脉穿刺,利用超声探头对右侧锁骨下静脉区域展开检查,对锁骨下静脉位置及走行等进行观
http://www.youerw.com/察,选取适当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将无菌保护套套在B超探头上并对穿刺支架进行固定,在穿刺点以30°~50°进针,之后声像图上可获得进针录像,并可对进针深度及走向进行观察;在超声动态显示进至锁骨下静脉后将针芯退出,待出现回血后对穿刺针进行固定,取下注射器,利用穿刺针置入引导钢丝,退出穿刺针,然后插入扩张器,对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行扩张,然后退出扩张器,插入静脉留置导管,退出引导钢丝;在进针处固定无菌纱布,并固定静脉导管。
1.2.2 导管文护 操作者应定期利用0.5%碘伏常规消毒两组患者穿刺点周围皮肤,2次/周,消毒后定期更换贴膜,且每次输液前后应采用20 ml 0.9%氯化钠溶液冲洗导管,且应每半个月对可来福G2000型接头进行更换。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其中一次置管成功为一针见血。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的比较
观察组中57例患者采用超声定位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治疗后所有均一次置管成功,其置管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中57例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治疗后42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9例患者两次置管成功,6例患者三次置管成功,其一次置管成功率73.7%;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19~52 d,平均为(39.5±3.6) d;对照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13~38 d,平均为(21.5±2.9) d;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长期静脉输液治疗[1-2]。反复周围静脉穿刺极易增加患者痛苦,且会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现象发生率增加,因此,为提高颅脑外伤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临床上必须及时探讨更加安全有效的静脉置管方式[3-5]。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及锁骨下静脉置管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颅脑患者较常用的穿刺置管方式。
本研究显示,超声定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P<0.05),主要是由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穿刺点为外周表浅静脉,超声定位较易被发现,且穿刺点周围无重要组织结构,穿刺较为简单,从而可增加一次置管成功率[6-7];锁骨下静脉置管的静脉穿置管穿刺点则相对较深,且周围结构结构较为复杂,使穿刺难度增加,一次穿刺成功率较低[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能是因为锁骨下静脉置管位置较深,护理难度较大,且输液后续采用肝素盐水进行封管,操作较为频繁;锁骨下静脉位置较深,若穿刺不当则极易导致动脉损伤等现象发生,甚至导致患者发生血气胸,使并发症发生率增加[9-10]。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因穿刺点位置较浅,较易进行护理操作,因而可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然而因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血管内走行较长,且极易刺激血管壁,所以极易导致患者发生静脉炎[11-12]。本组57例患者中共4例患者发生静脉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现象通常在短时间内便可愈合,因而通常不会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留置造成影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主要是由于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极易发生导管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等并发症,使患者早期被迫拔管,致导管留置时间缩短;经超声定位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虽可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但其通常可在短时间内痊愈,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
综上所述,超声定位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颅脑外伤危重患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其穿刺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且可长期留置导管,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肖秀霞,蓝勇明,黄满华.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 20(16):2564-2568.
超声定位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颅脑外伤危重患者的治疗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