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材料科学 >

纳米胶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3)

时间:2021-05-30 22:48来源:毕业论文
1.3 纳米胶体的稳定性 纳米微粒高度分散,尺寸小,比表面积大,根据热力学原理,微粒会相互结合降低表面能,进而使体系自由焓降低,在热力学上胶体

1.3  纳米胶体的稳定性

纳米微粒高度分散,尺寸小,比表面积大,根据热力学原理,微粒会相互结合降低表面能,进而使体系自由焓降低,在热力学上胶体通常是不稳定的。通常会形成二次粒子,使粒子的粒径变大。

在粘性流体中胶体中的异相质点受到自身的重力、流体对质点的浮力、流体对质点运动的阻力的共同作用,如果质点的密度大于流体的密度的话,质点将沉降,经过计算,由于纳米胶体的粒径非常小,沉降速度很缓慢,在动力学上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相当是处于较为稳定的亚稳定状态。

1.3.1  沉降作用

悬浮液的稳定是在沉降作用与扩散作用的平衡下实现的。溶胶中粒子的比重,一般大于液体,在重力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会沉降。沉降是溶胶动力不稳定性的主要表现。沉降的结果,使得溶胶下部的浓度增加,上部浓度降低,破坏了它的均匀性。这样又引起丁扩散作用,下部较浓的粒子将向上移动,使体系浓度趋于均匀。沉降作用与扩散作用,恰好相反。沉降与扩散可以看作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构成了体系的动力稳定状态。

当粒子下降到某一程度,所产生的浓度梯度,使得沉降作用与扩散作用这两种作用力相当时,体系处在沉降平衡的状态。在平衡状态下,容器底部浓度最高,随着高度的上升,浓度逐渐下降。

如果粒子是均分散体系,通过测定粒子下沉的速度υ就能求得半径a,公式如下

a={9ηυ/[2g(ρ-ρ0)]}1/2={9η/[2g(ρ-ρ0)]}1/2(h/t) 1/2

而大多数体系是多分散体系,对于多分散体系的粒子大小测定方法如下。

首先是沉降天平法。

沉降天平示意图

图1  沉降天平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悬浮液的液面下,放一个轻而薄的金属盘,用极细的金属丝(或玻璃丝)将盘与天平相连,随时可称得其重量。盘子离液面距离为h,在t时间内落人小盘的沉积物之重为m。沉积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半径超过某一数值a1的拉子,在t时间内可以完全沉降在盘上的重量为ml,半径a1可以用距离h值代入上式计算得到。另一部分是半径小于a1的粒子,这些粒子只有部分沉降在盘上,设这部分粒子的沉降量的速度是常数,v=dm/dt,在t时间后这部分沉积物之重为tdm/dt,所以在t时间内两部分沉积的总重量为m=m1+tdm/dt

式中m1为在t时间内已经完全沉降在盘内的分散相中较粗的粒子,而第二部分只是部分沉降的粒子,以t对上式微分,得dm/dt=dm1/dt+dm/dt+tdm2/dt2

dm1/dt=-tdm2/dt2

又da/dt=-a/2t

得到粒子分布的基本方程式

dm1/da=2t2/a d2m/dt2

在实验中随时记录小盘内沉积物重量m,将m和t作图,如图2。

图2  沉降曲线

若在t’一点作一切线,与纵坐标相交的截距A,即等于m1,因为m1=m -tdm/dt

通过曲线上不同时间的各点,作出许多相应切线,就能得到各个时间的切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A,那么就可得到dm1/dt,可得d2m/dt2,取不同的时间代入,可算出相应的a,以dm1/da为纵坐标,以a为横坐标作图,可得粒径分布曲线。

纳米胶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3):http://www.youerw.com/cailiao/lunwen_7611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