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新形势下解决消费需求不足应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市化。
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增长9。1%。消费增长不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总体上不断走低成为经论文网济发展中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2003年,最终消费率下降到57%左右;而20世纪90年代,世界平均消费率超过78%。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状况和长期来看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总体态势,从根本上说是源于居民消费能力的结构性制约,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长期存在的必然结果。
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
制约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消费能力,取决于收入水平;二是消费意愿。居民的消费倾向并不低,以2002年为例,据测算,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为78。3%,农村居民为74。1%。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不均等化和增长不快造成的。
首先,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聚集于第一产业,收入较低,购买力严重不足。农村储蓄又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城市,扩大了城市的投资和全社会的总供给能力。20世纪80年代,在短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经济面临的需求约束还不明显。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农业效益下降,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加速拉开,成为抑制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农村居民消费额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不断降低,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7%,下降到2002年的37%。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比为3。1:1,消费水平之比为3。5:1。
其次,城乡分割的工业化战略造成城市化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导致服务业发展滞后,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影响着居民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实行城乡分割的工业化战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虽然在一定时间里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就业的压力,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总体上看,规模效益较差,同时加剧了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状况。2003年,城市化水平仅为40。5%,而世界平均水平接近50%,发达国家达到70%至80%。城市化不足导致第三产业不发达,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增加就业1个人,在服务业可就业3个人。与其他人均收入水平在1000美元的国家相比,服务业产值比重低20个百分点,就业比重低30个百分点,同时也加剧了消费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再次,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支劳动后备大军长期存在,压低了劳动力价格,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造成工资水平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水平增长缓慢。据测算,20世纪80年代,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按城乡人口比重加权平均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4。5%。8。4%和7。5%;90年代,这四项增长率分别为10。1%。6。8%。4。5%和5。2%。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低于经济增长,且二者差距呈扩大趋势。因此,低工资和廉价劳动力虽然使产品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低工资也成为国内消费需求扩大的阻碍。
此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是造成居民收入不均等化的重要原因。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在新形势下,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如不尽快打破,长期来看,将加剧消费需求不足。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这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人口的恩格尔系数呈迅速下降趋势,城镇居民对食品消费的支出增长放慢。需求缩小引起市场价格下跌,使农民收入增长与农业生产增长不能同步,农民增收更加困难。发达国家居民的食品支出一般只占15%左右,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因此若仅依靠农业,农民收入不可能获得大幅度增长。
[1][2]下一页
扩大消费需求的基本對策【1508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52289.html